「家長退費無門,學生無課可上,教師欠薪數月。」這段時間,關於優勝教育和陳昊的新聞傳的可謂是沸沸揚揚,眾多家長在向優勝教育討薪。但是,目前來看,大家的錢是沒有希望要回來的,很有可能打了水漂。
雖然陳昊在直播中一再強調絕不跑路,活下來是為了還錢,但是很多人已經不信了,畢竟這麼大的窟窿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填補的,在直播中,陳昊把公司出現的問題歸因於疫情,稱優勝教育這幾個月一直是在虧損中度過的,在直播中陳昊還哭了。但是,很多家長並不買帳,很多人覺得這是鱷魚的眼淚,不值得同情。
在陳昊的自述中,他說,為了讓公司運轉,自己把房子、車子都抵押了,並且借了所有能借到的錢全部投入到公司中,媳婦貸款買的車,因為還不上貸款,被人家開走了,兒子也因此得了抑鬱症,現在更是讓三代人沒有房子住。
優勝教育成立於1999年,到今天已經有20年了,按理說,應該有很強的抵禦風險能力,陳昊在五六年前也曾說,公司越來越壯大的原因就是有較好的經營理念和財務管理制度,其中經營理念是良心+實力,如今看來,這個經營理念簡直就是一個笑話,欠家長和老師的錢,都是大家的血汗錢,如果最後真的還不上,良心上也說不過。
那麼,為什麼會這麼不堪一擊呢?有分析人士指出,不管做什麼都是為了賺錢,若是這個行業裡的蛋糕足夠大了,進來就沒什麼利潤了,競爭自然也就大了。如今,校外輔導機構已經處於飽和,蛋糕已經沒那麼多了,而陳昊和優勝教育還在搞擴張,沒有考慮風險承受能力,自然會出現崩盤和資金鍊斷裂。
因此,企業擴張還是要量力而行,審時度勢,不然很容易出問題,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