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鄉村醫生堅守大山 逆行抗「疫」

2020-12-26 紅網

李玉雲堅守在抗疫一線。

李玉雲穿著隔離服每天上門測體溫、錄數據。

紅網時刻記者 宋美君 通訊員 汪洋 唐協國 劉歡 衡陽報導

「既然來到了偏遠的查泉村當村醫,我的工作崗位就在這裡。面對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無論風險多高,我都要堅守都必須堅持,這裡的百姓需要我。」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衡山縣新橋鎮查泉村鄉村醫生李玉雲頂住壓力,直面疫情,堅守在大山裡履行醫者仁心的使命與擔當。

李玉雲家住衡山縣新橋鎮群英社區,2004年跟師學徒來到大山深處的查泉村,再後來就在這裡當了駐村醫生,承擔起該村25個組2173名村民群眾的疾病初診和體檢篩查工作,這一幹就是十六年。

「這裡距離家裡差不多有10公裡遠,開車也要半個多小時。」查泉村地處新橋水庫盡頭,通村十八彎是查泉村道路的真實寫照。也正是因為地處偏僻,交通不便,為了方便村裡人看病,李玉雲將自己的「家」搬到了村裡,吃住都在村衛生室,沒有特殊情況不回家,全年在家裡時間不超過一個月。

十六載的堅守,40歲的李玉雲把最好的青春奉獻給了大山裡的人民,自始至終無怨無悔。「自從選擇從醫,就是要給人看病,就是要付出!」話語中透著幾分堅韌,詮釋了一位鄉村醫生的使命。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李玉雲按照鎮村的安排部署,積極防範,沉著應對。作為鄉村醫生,她犧牲春節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堅守在村衛生室、堅守在抗疫一線,和村幹部一道擔起了查泉村防疫抗疫的「大任」。經過認真細緻的走訪摸排,全村需要醫學觀察人員8戶26人,他們分布在村裡的不同區域。

今年春節,這26人成了李玉雲最牽掛的人,她穿著隔離服每天上門測體溫、錄數據,宣傳防疫方法,化解大家的疑慮,告誡村民們防疫注意事項。有一家從湖北返鄉的姐妹,姐姐在測量體溫時發現有37.5℃,全家人心裡非常緊張,李玉雲也接到了周邊許多群眾打來的電話詢問情況。她一方面要向他們解釋安撫,同時還要加大對人員的測量,及時向上面進行反饋,一天下來身心很疲憊,壓力也很大。等到那戶人家體溫數據有點回落後,她才鬆了一口氣。截至目前該村沒有發現一起受染病例,群眾情緒穩定。

「面對疫情,我無法無動於衷,我的內心也無法平靜。如果有人出了問題,導致大面積的感染,那我就是罪人了。」在疫情突然來臨的時候,鄉村醫生李玉雲勇於擔當,全身心投入抗疫病保平安戰役,用行動化解群眾疑慮,用真情溫暖人心,鄉間的小道留下了她單薄的身影。沒有豪言壯語、沒有英雄壯舉,李玉雲用醫務工作者的良知與擔當贏得了村民的信任和尊重。

在新橋鎮像李玉雲這樣的鄉村醫生還有很多,他們默默奉獻,篤定前行,身著白色防護服的他們是這場戰役中最美的風景。

相關焦點

  • 四川瀘州龍馬潭:鄉村醫生的「疫」線堅守
    王希瑞汪靜 彭小琴 封面新聞記者 徐慶有這樣一群人,晴天,騎著摩託車,行進在不算寬敞的公路上;陰雨天,背著藥箱,頂著風雨徒步在鄉間小路,他們沒有精良的設備,沒有響亮的頭銜,但他們有一個最美的名字,叫做「鄉村醫生
  • 1937-2020,從「堅守」危城到「逆行」抗疫,一場跨越83年的人道主義...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廣大白衣天使挺身而出、勇赴國內外抗疫一線,他們逆行的英姿是抗疫前線最美的身影,他們的堅守是人道主義傳承的最好詮釋。在今年的疫情中,中日兩國互幫互助,悲憫共情,「風月同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一種特殊形式告誡世人,人類是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重大危機面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團結合作才是人間正道。
  • ...從「堅守」危城到「逆行」抗疫,一場跨越83年的人道主義精神傳承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廣大白衣天使挺身而出、勇赴國內外抗疫一線,他們逆行的英姿是抗疫前線最美的身影,他們的堅守是人道主義傳承的最好詮釋。在今年的疫情中,中日兩國互幫互助,悲憫共情,「風月同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一種特殊形式告誡世人,人類是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重大危機面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團結合作才是人間正道。
  • 文藝抗疫,以詩傳情!抗疫詩歌朗誦《如歌的逆行》
    近日,著名作家、音樂製作人宋乃裕抗疫詩歌音樂作品公益直播在騰訊·大粵網盛情開播,直播節目環環相扣,感人至深,傳播抗疫正能量,吸引眾多網友圍觀。直播活動由宋乃裕(北京)工作室、騰訊·大粵網湛江、湛江南渡河文化聯合主辦,分為「抗疫總動員」「閃光的腳印」「等你回來」三部分。主要集中宋乃裕抗疫系列六首詩歌及五首音樂作品。
  • 迎七一 • 頌英雄 抗疫精神永相傳
    徐善祥浙大二院援鄂重症救治醫療隊的隊員、急診醫學科黨總支書記在經歷了47天堅守,時代的塵埃落到每個人頭上那就是一座大山李珉 李靜 錢安瑜 盧驍 顏伏歸張紅兵 吳盛 施慶餘 陳一冰 嚴毛曉十佳最美抗疫醫生趙小綱 張根生 夏暘 傅濤 許志陽魯兗 陳佳琦 唐翠蘭 毛晉 唐滬強十佳最美逆行護士王小燕 孫紅燕 周家祥 方宇傑 付國路
  • 抗「疫」一線重慶「三支一扶」人員逆行群像
    疫情當前,這群人沒有因為危險而畏懼,沒有因為擔憂而逃避,而是把疫情當做命令,把崗位當做戰場,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線,用逆行的堅定姿態詮釋著抗「疫」青年群像。    毛楊:舍小家顧大家 主動請纓到疫情前線    面對剛出生的女兒,誰不想多看幾眼?面對臥病在床的奶奶,誰不想多陪在身旁?
  • 「E起抗疫」,逆行的郵政人最帥!為中國加油表情包請轉存!
    「E起抗疫」,逆行的郵政人最帥!為中國加油表情包請轉存!疫」戰爭打響以來中國郵政一直在與時間賽跑全力奮戰,貢獻力量今天中國郵政「E起抗疫」表情包發布快來轉存,一起為中國加油吧長按發送給好友即可擁有哦每天上崗前郵政小哥都會主動測量體溫
  • 重慶潼南:楊東入選「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抗疫特別人物
    中國網1月8日 近日,從潼南區衛生健康委獲悉,潼南區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長、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楊東在中央文明辦、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的「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中,光榮入選「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抗疫特別人物。楊東,男,48歲,畢業於重慶醫科大學,擅長多發傷、休克、呼吸衰竭、重症胰腺炎、嚴重中毒等危急重症的搶救。
  • 堅守武漢,當好抗疫「壓艙石」 ——來自商丘援鄂醫療隊一線的報導
    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你們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在寒風凜冽中,從黃河岸邊奔赴抗疫前線,與武漢人民一道,同時間賽跑,與死神較量……」3月21日,河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主要領導聯名發出的《給支援湖北武漢的河南醫療隊隊員的慰問信》在醫療隊的各個微信群快速傳播。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 秦團戰疫|王昱陽:堅守在抗疫一線的西外青年記者
    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後方暖流八方匯集逆行而上用專業與擔當治癒著一座城市他們是戰「疫」中的逆行者從大年初一至今,他一直堅守在抗疫一線的新聞報導工作崗位上。圖為大藝團換屆大會王昱陽發言並頒發聘書圖為王昱陽參加校歌賽和草地音樂節在校期間,不論是在管理團內部的工作上,還是在舉辦各大校級活動的幕後中,總會有他忙碌的身影。
  • 保供應惠民生 積惠多攜手全體員工逆行抗「疫」
    在積惠多相關負責人的介紹下,記者獲悉,截至目前,積惠多已在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開封市通許縣、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等多地開展了逆行馳援行動。 積惠多焦作武陟銷售團隊行動在抗「疫」戰線
  • 「內蒙古好醫生 內蒙古好護士」抗疫特別人物在烏蘭察布發布
    劉俊平 攝人民網呼和浩特11月23日(陳立庚)近日,由內蒙古自治區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和烏蘭察布市委、市政府主辦,烏蘭察布市委宣傳部、烏蘭察布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承辦,烏蘭察布市中心醫院協辦的「內蒙古好醫生 內蒙古好護士」抗疫特別人物發布活動暨烏蘭牧騎+健康義診啟動儀式在烏蘭察布市舉行。
  • 最美家庭的堅守(十四)妻子前方抗疫 丈夫後方支持
    最美家庭的堅守(十四)妻子前方抗疫 丈夫後方支持 2020-05-01 0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基層人物」青年醫生徐倩倩:勇敢逆行,戰「疫」中磨礪成長
    在戰疫中,我們展現了青年醫生該有的樣子!」回首今年年初抗擊疫情的那些日子,徐倩倩仍歷歷在目。徐倩倩勇敢逆行,迎難而上戰疫情。2020春節臨近時,徐倩倩正準備與從外地工作回家的丈夫、可愛的女兒好好團聚。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當得知醫院發熱門診患者爆滿、醫護人員工作壓力激增,她毅然放棄了與親人難得團聚的機會,請戰抗疫一線支援發熱門診。徐倩倩說:「疫情突然暴發,我也曾有過恐懼和焦慮,擔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但所想更多的還是自己的職責和使命。作為一名醫生,我必須頂上去!」發熱門診是疫情防控最前線,抗擊疫情期間也是與新冠病毒直接打交道的主要戰場。
  • 蘭大二院原創抗疫歌曲《逆行》向奮戰抗疫一線醫護人員致敬
    甘肅省第一部由臨床醫生作詞作曲的原創抗
  • 詩朗誦——《商丘中醫人,抗疫真英雄》
    詩朗誦——《商丘中醫人,抗疫真英雄》 2020-02-28 14: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特稿|抗疫戰場激蕩英雄讚歌
    「我是軍人,亦是醫生。疫情就是命令。別人衝上去是奉獻,對我,則是責無旁貸。」毛青主動請戰。是夜,毛青抵達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線。向險而行、逆行而上的,還有更多的「毛青」。「這個冬天很寒冷,是你的淚,把億萬民眾溫暖。」這是網友對84歲鍾南山院士的盛讚。
  • 堅守深圳抗疫一線的「候鳥」醫生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在深圳抗疫一線,有一群特殊的「候鳥」醫生,他們放下自己在香港的家,選擇逆行而上,在深圳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他們就是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的港籍醫生團隊。他們是香港人,也是深圳人,為了守衛深圳的抗疫防線,無私付出。
  • 逆行塞爾維亞援助抗疫 廣東專家收穫「鐵桿友誼」
    6月26日,中國赴塞爾維亞抗疫醫療專家組回家。 南方日報記者 張梓望 攝因新冠肺炎疫情再度蔓延,當地時間7月3日,位於巴爾幹半島的歐洲小國塞爾維亞,宣布首都貝爾格勒進入緊急狀態。3月21日至6月11日,整整82天,林炳亮都在塞爾維亞抗疫一線。他所在的中國赴塞爾維亞抗疫醫療專家組,是我國派出的援外抗疫醫療專家組中援助時間最長的一支隊伍,而他是隊伍中堅守時間最長的臨床醫生。回國的日程一再推遲。啟程時,塞爾維亞正風雪交加,疫情告急。回國前,當地已入夏,疫情漸趨平穩,復工復產火熱開展。
  • 「新時代文明實踐抗疫情」六號農場:共抗疫情,巾幗有擔當
    >幾乎讓所有人措手不及但,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基層婦聯主席始終堅守在戰「疫」一線政策宣講、走訪調查新時代文明實踐戰「疫」情 往期回顧:【新時代文明實踐抗疫情】沙日浩來鎮「疫」線,巾幗彰顯「她」力量【新時代文明實踐抗疫情】戰「疫」中的志願者——奈曼人,好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