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傑裡:被遼寧男籃忽視的球員,他將是球隊獲得總冠軍的關鍵。網友熱議一針見血地指出:遼寧男籃最理想的大外,應該是梅傑裡的身高和護框能力,莫泰的進攻和策應技術,但是能達到集成這個水準的攻守兩端的能力,至少可以在NBA混個第六人合約,打好了就是波爾津吉斯或約基奇,但是人家沒必要來CBA。因此,主要還是看球隊的體系,有大韓在,就是梅傑裡型,大韓退役了,又沒有優質內援引入,新人還沒有出類拔萃或劈面驚豔的,就得莫泰的類型。有了梅傑裡這類的,遇上季後賽強隊,對面從小外到國產頂級鋒線,都得躲到外線去賭手感,不中,有梅傑裡類的,籃板還是我們的,直接快攻打反擊。兩撥頂級國產後衛,就是靠跑,也跑死對手了。
有了莫泰這類的,外線有繼偉,內線有莫泰這類的,內外都能穿針引線,不出兩個賽季,大公子和吳、餘這類青年軍,就能被餵成CBA頂級鋒線。遼寧又會有新的體系風格出現。打熱身賽的時候,跟現在一樣,都是跟聯盟上報優先續約目標,但是合同還沒籤,找巴斯回來打熱身賽,他以不在合同期的理由,拒絕歸隊參賽,這也印證了當時並沒有籤署新的續約合約。此時,梅傑裡才出現,主辦方並沒有支付梅傑裡的工錢,人家又不是傻子,沒那麼卑微,這錢還是遼寧出的。因此,當時完全可以和梅傑裡籤約,何況當時聯盟的政策是允許多儲備外援,有4次更換機會。梅傑裡如果能來,下賽季4節4人次,除了墊底的三個隊伍可以有一節雙外援,其他球隊都是單節場上只有1名外援。
以遼寧的陣容,加上大公子、吳、俞這樣的實力青年軍,遼寧的本土優勢更具性價比,小外可以籤梅奧,但不能指望他能飛起來,當個儲備,某幾場針對對手打替補這可以,想奪冠小外必須有衝擊力。現在CBA後衛沒啥用,帶外援的比賽小外就得主打。趙繼偉換個內線行,第一後衛能走就不錯了,剩下啥都別想,而且第一後衛工資和性價比就沒啥意義,不如給別人鬧心去吧。們這個聯賽就是主打外援,尤其是12號位的外援。但是從一個遼寧老球迷的角度我接受不了你的話,我遼後衛線的強大對於聯盟現狀來說確實很尷尬。郭艾倫的得分能力和趙繼偉的大局觀,是高詩巖不能比的,高詩巖的強項是防守,為什麼我們在第四節有優勢,因為我們有趙繼偉和郭艾倫,第四節可以用大外,別的隊沒有好的後衛只能上小外援,內線用國產,這樣大韓就好打的多,趙繼偉、郭艾倫、大韓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
其實,外援就這位置,本土就在厲害沒意義比不過外援,然後又名工資高啥用沒有,國家隊應該帶外援因為聯賽就培養外援的,這樣就正軌了。按照目前的情況來說,需要一個三D小前鋒外援,不佔球權能防守,能突破能投進空位三分。還需要一個有護框有籃板,會中遠投的5號位,是人都能看明白的事,俱樂部就是不辦人事。大外符合要求的就是梅傑裡,小外其實就是心態良好願意防守的芬森。梅傑裡:被遼寧男籃忽視的球員,他將是球隊獲得總冠軍的關鍵。沒球就看別人鼓動,不行了給就得進,還的防守籃板,這樣外援nba就算有也的是球星級別的,所以這樣外援是悖論,出手和得分是成正比的,沒那麼多出手不可能得那麼多分。內線來說梅傑裡符合要求,外線的話咱們沒有,不過廣東那個馬尚是這種,你們隨便玩,給我打的話,我就能打進。
對此,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