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宜居家園

2020-12-26 瀟湘晨報

如今,在宿州各大公園,你會看到市民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或晨練健身,或駐足欣賞美景;在新汴河、環城河等河流周邊,兩岸綠樹成蔭,水面波光粼粼,風景如畫……

「這兩年宿州的水更清了,天更藍了。」12月18日,在宿城三八河附近,70多歲的李永安老人告訴記者,「我親眼見證了三八河的蛻變,昔日臭水溝,今日好風景,現在每天都要到這裡走一走。」

城市美不美,首先要看水!近年來,圍繞「水動、魚遊、景美、燈亮、步道通」的治理目標,我市實施「一河一策」,創新打造主城區水環境治理升級版。如今,水清岸綠的生態秀美畫卷已在皖北大地徐徐展開,一個更加美麗的宿州正在漸行漸近。

一河一策標本兼治

對症方能見藥效。治理伊始,針對主城區水體黑臭時間長、成因複雜、治理難度大等問題,我市因地制宜,一河一策,著力推進靶向治療。

在整治過程中,為了拿出切實有效的方案,我市通過實地調研,化驗分析,綜合各方數據,系統分析黑臭水體汙染成因,根據具體河道的不同特點,因地制宜制定水體整治和長效保持技術路線,最終確定了以清淤截汙、生態修復、活水補給、岸線整治、綠化美化、智慧管控等為手段,針對城區每條河流,實施「一河一策」的綜合整治方案。

在實際操作中,施工單位通過分段截流、分段築壩圍堰的方式,有效控制各河道的汙水源頭,再對每個河段抽取黑臭水體,清理河底淤泥,疏通整條河道,深入治理城市水體的「黑血管」。結合地形特點,通過打造溼地公園、採用天然以水換水、中水補水等方式,使得河道的黑水經過循環處理後變清,再利用種植水生植物、設計生態浮島等方式,逐步恢復河道生態,同時採取人工增氧等辦法增加水體氧量,最後對岸帶進行修復和景觀綠化。

正本清源確保根治

地下排水管網是城市的「毛細血管」。城市水體黑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毛細血管」雨汙混流、雨汙合流。因此,主城區汙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是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解決汙水治理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儘快實現汙水管網全覆蓋,汙水全收集、全處理,我市自2018年起實施主城區汙水治理工作,由市城管局牽頭組織實施,重點推進「十大工程」「十項任務」「十項機制」建設,有效控制汙染源頭。

及時完善地下管網地理信息系統,實行地下管網動態監控、智能管理。制定《宿州市住宅小區雨汙分流技術導則》,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排水管網、汙水處理廠運行標準。按照精準治理的原則,實施汙水管網及泵站提升、小區(城中村)和獨立排水戶雨汙分流等建設項目,有效控制前端汙染源。

以河養河實現長治

黑臭水體治理的目標是「長治久清」。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市建立長效機制,注重日常監管,確保整治成果不反彈。

據了解,目前我市城管系統組建了水治理執法中隊、園林河道執法中隊、市政設施執法中隊和環境衛生執法中隊等隊伍,通過狠抓水體源頭管控,安排巡查人員對沿河排汙口進行巡查,設置增氧曝氣等裝置,實施黑臭水體常態化監督管理。目前,主城區12個原黑臭水體的河道生態系統基本形成,「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景象已初步顯現。

不僅如此,我市還通過與中科院水生態研究所合作,在主城區河道制定「以河養河」的水生態系統再造方案;改良河底汙泥進行經濟水生植物種植,水中放養經濟價值較高的魚蝦等水生物,在改善水質的同時增加經濟收益。另外,充分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建設集「感知、分析、服務、指揮、監督」五位一體的河道智慧管控系統平臺,實現信息化、實時化監管,努力實現水傍人流、人依水走、人水相依的和諧畫面。 記者 劉金明

【來源:宿州市商務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巴音朝魯:忠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著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美麗吉林
    省委書記、省總河長巴音朝魯在會上強調,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環境之危、民族存續之危」的諄諄告誡,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建設,堅持河湖同治、上下遊同治、水岸同治、城鄉同治、流域聯防聯治,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堅決扛起河湖治理保護的重大政治責任,切實把治水興水這件大事抓實辦好, 著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美麗吉林。
  • 海澱發布「水清岸綠」行動計劃!5年新增千頃水面
    水清、河暢、岸綠、景美這番美好的生活場景將要出現在中關村科學城北區~7月15日上午海澱區「水清岸綠」行動計劃(2020—2025邁出「水清岸綠」行動計劃「從新出發」的堅實步伐海澱將建設綜合防洪排澇體系將防洪排澇和「水清岸綠」項目緊密結合確保安全度汛;完善中關村科學城北區供水基礎設施
  • 北京海澱「水清岸綠」願景將成美景
    7月15日,北京海澱發布《「水清岸綠」行動計劃(2020-2025)》。按照這份「行動計劃」,至2025年,海澱將增加千頃水面,主要河渠達到健康狀態,鋪設百裡傍水依林的慢行走廊,建設萬畝藍綠交融的生態水鄉,實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綠色生態水系景觀。
  • 吉首推進「河長制」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紅網吉首站9月17日訊(記者 陳生真)近日,在吉首市峒河國家溼地公園裡,河面碧波蕩漾,白鷺翔飛;岸邊綠樹成蔭,花草芳香;市民們沐浴著涼爽的河風,在綠道上健身行走,享受著時光的愜意……隨著「河長制」深入推進,吉首市一條條河流、一座座水庫歷經「洗禮」,重新煥發光彩,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多彩畫卷正徐徐展開。
  • 汕頭潮陽區水清岸綠井仔灣,生態和諧「新綠洲」
    河流變清了,環境變美了,群眾也樂了,逐漸呈現出「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景象。在井仔灣光明社區段,記者看到,河面波光粼粼,沿岸垂柳依依,長廊廣場相伴,成群的白鷺從水面越過,勾勒出一幅美麗的自然畫卷。以前,我走到這裡的時候,有時候會聞到一陣陣的臭味,這些水是非常渾濁的,現在的溪水非常清澈。
  • 內江高新區啟動小青龍河綠地建設,將建成水清岸綠、生態宜居長廊
    工程內容主要包括水處理工程和綠地建設工程兩個方面,將建成水清岸綠、生態宜居的樂活長廊。以綠地和河道為生態基底對兩岸景觀進行打造,同時設閘蓄水形成湖鏡,通過4m寬的綠道串聯場地各濱水空間,加強河道兩岸之間及場地與周邊地區的聯繫,提升區域價值。
  • 萬山:打造生態城市 建設綠色家園
    「這裡既是家園,又是景區。公園式居住環境,讓人幸福感滿滿。」登山市民陳仁斌帶著笑意,悠閒踱步,怡然自樂。投資3億元的仁山文化主題公園,以「一路、兩帶、三點、多片區」為規劃設計,不僅是銅仁城區最大的山體公園,最大的現代宜居小區,也是市民休閒、娛樂、購物、健身的新樂園。
  • 泰興耿戴村:打造美麗鄉村 讓鄉村更美麗更宜居
    「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站在耿戴中溝橋上左右眺望,清清的溪水一覽無餘,中溝兩岸的水杉樹高聳雲端,她承載著老一代林業人戰天鬥沙的綠色記憶,屈指數來,這批水杉守望在兩岸,風風雨雨也長達四十多年。
  • 外沙湖水果湖楚河「打包」治汙,明年將現水清岸綠美景
    外沙湖、水果湖、楚河「打包」綜合整治將大幅改善河湖水質,打造水清岸綠的生態景觀。「一湖一策」精準治汙,護住一湖清水27日上午,轟隆的機械聲中,外沙湖湖底的淤泥不停被挖起,通過管道輸送到岸邊的處理廠處理。沿著湖岸,記者步行到楚河漢街看到,商圈內遊人如織,步行街旁楚河裡河水已經被抽乾,多名工作人員手持高壓水槍,正在衝刷著淤泥,再由水泵將淤泥抽走。
  • 5年治水岸綠景美 一座水韻花園流淌在金陵城南
    能夠堅持近5年,得益於黑臭的紅花河得到治理,變得水清岸綠。5年治水造福百姓,這是秦淮區水系流域花園的一個縮影。俯瞰秦淮,河網密布,湖塘錯落有致,如同綠寶石散發出美麗光芒。12月1日上午,秦淮區主要領導調度水環境整治工作,記者現場獲悉,目前,秦淮正在持續打造「秦淮水系流域花園」,全力以赴向「全域四類水」進軍,最終實現「水清岸綠景美」的總體目標。暗涵「重見天日」,黑臭河變景觀河紅花河始於應天大街秦虹南路,下穿大明路,最終流入響水河。幾十年前,紅花地區是一片菜地,紅花河是一條灌溉渠,水質很好,可以直接澆灌蔬菜。
  • 安徽靈璧:打造優質水環境 展現水清岸綠高顏值
    近年來,靈璧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加強河流湖泊系統綜合治理,強力推進農村飲水安全、河湖水質提升、清河管護執法、防汛應急處置「四個工程」,聚力打造優質水環境。精準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以保障農村飲水安全為重點,堅持群眾導向和市場導向,全面提升農村飲水設施建設科學化水平。
  • 克克:嚴格落實河長制工作打造河暢水清岸美堤固的水環境
    克克:嚴格落實河長制工作打造河暢水清岸美堤固的水環境 2020-03-30 12:4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今天,宿州文明創建登上《安徽日報》頭版!近萬字報導史無前例!
    11月20日,被授予「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消息一傳開,宿州全城沸騰,市民奔走相告。 「從蚌埠到淮北,中間隔個垃圾堆。」多年前,這句順口溜讓宿州人抬不起頭。如今,「髒亂差」變身「淨富美」,宿州人終於揚眉吐氣。 一個有著5個貧困縣的皖北傳統農區為何敢於爭創國家級「金字招牌」?一個基礎差、起步晚的後發城市為何能在短時間內實現「逆襲」?
  • 水清岸綠 伊通河歡唱幸福之歌 | 長春榮獲「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水清岸綠 伊通河歡唱幸福之歌 | 長春榮獲「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亮點解析(五) 2020-07-22 0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河暢 水清 岸綠 景美 保稅區空港景觀湖榮獲天津市「最美河湖...
    近日,天津市「優秀河長 最美河湖」評選結果出爐,空港景觀湖以「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自然風景,獲得天津市「最美河湖」榮譽稱號。  據了解,空港景觀湖位於天津港保稅區空港區域核心位置,佔地40萬平方米,以中心大道為界分為西湖和東湖,以西四道溼地為水源,通過東湖循環管道向空港環河排水,是空港環河水系環狀循環的中心。
  • 決戰水汙染治理 | 觀瀾河全流域重現水清岸綠
    決戰水汙染治理 | 觀瀾河全流域重現水清岸綠 2020-01-12 1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島膠州:澄月湖內「龐然大物」專吃水草跑得快 足球小鎮水清岸綠
    水清岸綠  鎮環保辦、動監站、綜合執法多部門組成小分隊,深入到養殖業戶家中,要求他們建起了「三級沉澱池」和  通過採取一系列措施,目前鋪集鎮區域內的膠河、龍匯河、周陽河、胡家河四條河流水質越來越好,得到了社會和群眾的一致好評,打造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美麗生態環境。
  • 寶安「馴水·蝶變」全景圖:水清岸綠 魚翔淺底 鷗鷺齊飛
    如今的茅洲河水流清澈,龍舟賽在此盛大舉行龍舟賽現場從汙水橫流到水清岸綠,從「零敲碎打、分割治理」到全流域系統治理,從「全省汙染最嚴重河流」到「深圳水環境顯著改善的典型代表」,茅洲河(寶安段)見證著深圳治水蝶變,水環境的持續變好讓寶安居民重拾戲水摸魚的美麗鄉愁。
  • 貴州七星關區:全面推行河長制 水清岸綠惠民生
    隨著一場場清河行動戰役打響,一系列改革舉措落地生根,赤水河汙染的臭水清澈起來,斷流的河水歡奔起來,小時候的水清、岸綠、景美的畫面重回群眾的視野。赤水河的變化折射的是七星關區深入實施「河長制」的生動實踐。七星關區內共有區管以上河流30條,中型水庫一座,小(1)型水庫兩座,覆蓋40個鎮鄉(街道),流經194個村(社區),河流總長度635千米。
  • 福州獲評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
    記者 葉義斌 攝 臺海網12月15日訊 據福州日報報導 記者14日從市城鄉建設局獲悉,日前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簡稱「宜居委」)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709個城市有84個上榜。其中,福州市、福清市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