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澳門交通要怎樣規劃?一眾專家聚澳大探討

2021-02-17 澳大UM

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舉行「澳門城巿總體規劃系列座談會:交通基建智慧城巿」專場。座談會由澳大澳門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鳳副教授主持,多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就澳門特區《城巿總體規劃(2020-2040)草案》(下稱《草案》)的交通、基建、新能源、智慧城巿等領域提出建議,他們均認為澳門總體規劃在以上方面需要更多的思考和著墨。

澳大科技學院客席教授陳滿鋒認為,交通範疇中對外交通及公共運輸均引用「公共運輸導向發展(TOD)」模式。按《草案》文本的交通圖,對外交通的導向點(Transit Point)可應付從外到澳所需;但在本地公共運輸的角度而言,TOD的效能並不明顯,特別在澳門半島內覆蓋居住區很小。輕軌在目前的規劃對解決居民本土交通的壓力偏低,此情況應因人口密度增加而提高力度。澳門城巿規劃學會秘書長林天瀚表示,澳門總體規劃應就「公用空間增加但道路沒有增加」的困局提出解決方案,建議對道路無條件增容的舊城區應考慮用「公交+步行」系統作為交通主軸方向,鼓勵市民用公交或步行前往,減少駕駛私人車輛以緩解交通擠塞。此外,應考慮推動更多巴士專道作為輕軌未通車前的交通選項,以提升公交的營運效率。

澳大數據科學研究中心代主任、科技學院副教授餘亮豪則提出,可參考國家發展改革委的《綠色出行創建行動方案》,當中有新能源交通工具、公交優先等方面的指引,並發展智能化的交通管理系統,當中包括獲取準確的道路、出行等資料,使用智能化的方式管理、推出便利出行的措施等。澳大科技學院副教授黃承發亦關注智慧交通系統的建設,他認為需要有數據用於預測和規劃,不然目標只能是空想。例如要了解電動巴士的電力消耗,始能有規劃地去使用新能源於公交上。他亦表示需加入無障礙設施和環境的規劃,以適應有需要人士和長者的生活需求。澳大科技學院助理教授劉景榮認為《草案》對智慧城巿的規劃太少,未能達到積極建設澳門成為一個智慧城巿的目標。他表示規劃可補充一些階段性的發展目標及指標;規劃方案應針對本澳特色、去短留長,開啟如大數據資料庫等與智慧城巿有關的基建規劃,建設綜合能源系統等。

澳門工程師學會理事長蕭志泳表示,澳門是一個開放形的城巿,其城巿規劃應分城內和城外兩方面,城內關於本地居民,城外涉及旅客往來。他認為在基建方面,澳門總體規劃需更有前瞻性,不能著眼在現有已提出的方案上,需在法律、行政、技術上作出配合,這樣可達到設計創新、產業升級,惠及本澳經濟。此外,他提醒雖然現時政府財政充裕,但基建仍需考慮維護費用、成本效益及回收。澳門智慧城巿聯盟副理事長陳桂舜認為,澳門總體規劃應以數據為基礎,預計18個分區的人口比例、就業職位、容積率以及2040時的人口增減幅度等。隨著澳門更深度地融入大灣區及橫琴發展等條件,亦可預視未來20年通關人數必定倍增,在交通及口岸增設上亦應作出規劃。他認為如果大眾未能按照澳門總體規劃的20年計劃去考慮各區的變化並提出相應的意見,則不能達至全澳巿民參與規劃未來城巿發展藍圖的目的。

澳門巖土工程協會監事長李熙爗則關注輕軌東線問題,他大致認同走向,但對全程走地下有所保留。因為從工程角度而言,根據政府提供的有限「全天候」景觀、斜度要求等資料,認為未能提供足夠的說服理據。例如基於全球暖化和本澳以往的風暴潮資料,在8號風球以上的惡劣天氣風暴潮來臨之前,這個龐大的地下鐵路東線能否繼續安全地運行;此外,根據相似項目的資料搜集,東線走地下可能會是一個150億到200億的工程,如果東線全程用造橋式興建,成本應會減少一半,且工期也會遠遠快過走地下,政府應提供有關造價數據予巿民參考。會上,專家學者均表示澳門總體規劃應具有前瞻性,需要預視到技術革新在未來的應用和所帶來的影響,現時的《草案》較傾向使用現有的技術和設計去解決未來問題、規劃將來。此外,以往諮詢裡的一些好的建議如單車徑等,也應在總體規劃中保留。

出席是次座談會的還有澳大人文學院特聘教授朱壽桐、澳大澳門研究中心客席副教授吳玫、社會科學學院助理教授關鋒等。稍後,澳門研究中心將繼續就《澳門總規草案》舉辦「人文環境規劃」和「產業規劃」專題座談會。

相關焦點

  • 【複合版】學者籲輕軌延內港駁交通樞紐
    複合版包含2篇報道,分別為:1.學者籲輕軌延內港駁交通樞紐2.李熙爗:東線料耗150億應有更多資料【2020年09月23日-星期三-澳門新聞】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舉辦座談會探討「澳門城市總體規劃」,澳門大學科技學院客席教授陳滿鋒指,輕軌目前規劃對解決居民本土交通壓力偏低
  • 【綜合新聞(4大看點)】澳門自閉症協會探討以科技幫助自閉症兒童
    <圖片來源:網絡圖片>南美洲國家哥倫比亞週三(11日)一處發生爆炸,8名警員殉職,另有一輛警車損毀。警方交代事件,特別提及涉事地點屬毒販活躍區域,該批警員當時正護送政府土地規劃部門官員。事發於西北部聖佩德羅德烏拉巴,據悉事件中獲警方護送的官員正要出席一場會議,與曾被迫遷的鄉郊居民商討政府歸還土地事宜。
  • 東帝汶私立大學UNPAZ校長Lucas da Costa一行到訪澳城大 簽署合作備忘錄
    1月12日,東帝汶私立大學UNPAZ (Universidade Da Paz)校長Lucas da Costa, 副校長Dominggos Cairesi Bendito Bere Mau Gomes,行政財務部長Samuel Talo Bere Soares,國際事務部長Miguel Lucas Lay Costa在東帝汶駐澳門地區代表
  • 配合"大澳門",澳門機場將與珠海機場合併?!
    前段時間有香港媒體就「珠澳同城化」規劃進行大篇幅報導引述"權威消息"稱:未來澳門會正式跟珠海實行同城化澳門、珠海、中山、深圳以至香港將朝「大澳門」概念發展當中澳門機場將會與珠海機場合併使用嚇得群眾盆友們吃了一驚
  • 【澳門風雲】由「一二•三」事件反思澳門政治
    事實上,今時今日,由前輩所撰寫的涉及澳門歷史題材的文稿已買少見少,更何況歷來不論是官方還是民間甚不願公開討論這一定性為敏感事件的歷史,瞭解到這一層,有關民間自發的由專家學者發起、具公信力的紀念活動,難能可貴。「12·3」事件中,葡警毒打和拘捕澳門居民。(翻拍自濠江中學校史館)    我們來看看五十年前「一二·三」事件是如何發生的。
  • 港珠澳橋將開通,每日4000車經大橋入澳門!
    局方於人工島澳門口岸設五千車位供澳門市民停泊,加上從澳門各區前往口岸的公交、發財巴,以及跨境私家車、巴士、的士等相關車輛,友誼圓形地一帶之交通壓力勢再加劇。    就大橋開通時間,林衍新稱各方正密鑼緊鼓細化工作,仍要三地共同決策何時通車,「相信時間唔會十分長」。當局初步估計大橋通車後,每日有四千架次車輛經大橋來往澳港,預計四萬人次經澳門口岸出入境。車輛從人工島澳門口岸經過A區進入友誼圓形地,局方已在圓形地增設交通燈疏導。他承認黑沙環區交通壓力大,會適時公佈其他中長期改善交通方案。
  • 厲害了,澳門2018即將迎來這些大變化!
    >今後的澳門又將迎來怎樣的轉變呢?城市間的交通和基礎設施是城市成功、發展的關鍵。在澳門備受矚目的港珠澳大橋,預計今年7月1日前就能正式通車。從此我們去香港、珠海將會更快、更便捷,大橋也算是千呼萬喚始出來了。
  • 因為這個原因,澳門填海計劃或有變
    澳門的填海計劃分為A、B、C、D、E1、E2五個區域,當下A區已經完成填海工程進入沉澱期,其他區域的填海工程仍在進行。根據早前政府公布《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草案中提及,未來要在澳門半島東北角和A區的連接處進行填海,面積大約為41公頃。對此,澳門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日(8日)在立法會諮詢會議上作出回應。
  • 深珠通道+澳交所+地鐵…珠海「十四五」,深度解密!
    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規劃相比,這次《珠海十四五規劃》建議稿最大的不同是,既管5年還管未來15年,需要銜接2035年遠景目標。接下來,珠海將從交通互通互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升城市功能、推動珠海生態文明新特區建設、深度融入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高標準建設橫琴自貿片區等方面著手,推動珠海珠海經濟特區「二次創業」加快發展。
  • 減少掘路工程,澳門新城A區擬建共同管道
    考慮到澳電具有逾三十年地下設施建造和維護的經驗,且擁有一支富經驗和技術的專業隊伍,最後決定以豁免公開競投方式將「共同管道管理公共服務」批給澳電。共同管道由特區規劃及建造,管理則以專營服務的方式判給澳電。使用共同管道有利於日後維護,以及在發展過程中新增各種管線時,減少掘路工程造成的影響。
  • 青島上合示範區在澳門舉行投資推介會,共創青澳美好明天!
    青島市委常委、膠州市委書記、上合示範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建軍圍繞「膠澳上合約·葡就尚合篇」主題介紹了上合示範區發展概況及未來規劃。澳門青島同鄉聯誼會、澳門青島商會會長、青澳合創(青島)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連慶主持推介會。
  • 交通局應加強管理輕軌角色/加強輕軌運行管理前瞻建設規劃
    議員梁孫旭指出:輕軌氹仔線每年的開支分分鐘高於巴士服務的10億元補貼,政府軌道交通屬新手,對港鐵管理更見被動,由於現時輕軌管理存三角關係,很多時交通局都不能直接對港鐵作出管理,為此,他認為政府有必要進一步強化交通局對輕軌的管理角色,打破現時只能需要透過澳門輕軌公司間接管理港鐵的局面。
  • 共享單車來澳門了?!網友爆料,在氹仔、路環發現多輛共享單車...
    △23日顯示澳門已無車有澳門用戶對澳門亦擁有共享單車表示支持,認為是出行減碳之選,並建議市民要自律停泊在官方指定的泊車區。根據Gobee.bike官網信息,該公司早前曾招聘過澳門區域負責人,但目前已經停止。Gobee.bike公司在回覆記者查詢時表示,公司於21日和22日投放少數車輛在澳門做測試。問及是否知曉投放車輛被清走的情況,其表示需要相關部門再核實,並稱現時正在與當地政府溝通,希望未來可以在澳門推廣共享單車理念。
  • 【綜合新聞(5大看點)】澳門教區梁文燕託兒所及親子館開幕
    閻保平表示,在《計劃》的推動下,中國要勇於迎接新興技術的挑戰,面對當前的落後現狀,在下一代網際網路應用競爭中迎頭趕上。<編輯:Rose><圖片來源:科技日報>看點4:澳門教區梁文燕託兒所及親子館開幕
  • 在校園尋寶3年,澳大師生結下這「植物成果」!
    澳大位處橫琴島,校園佔地約一平方公裡,相當於1/30個澳門,屬於典型的南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校園內具有熱帶氣候特點的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校園管理及發展部在進行綠化規劃時,選擇的植物種類以本土性、氣候適宜、抗風能力、多年生植物為主。他們在維護植物生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為澳大人悉心打造一個綠色怡人的校園環境。
  • 「旅遊產業與城市更新」暨2016世界華人建築師協會澳門年會圓滿舉行
    競賽以「建築資源再利用」為主題,希望以此為契機引導學生們用資源建築觀思考未來的建築設計,引發當代及未來建築師的一些思考,予以其一些啟迪。 專題對話一:《旅遊區開發與規劃的若干問題》——吳偉  同濟大學教授、註冊規劃師、國家住建部專家、上海虹橋商務區常務顧問
  • 氹仔北安客運碼頭面積大 薪資電費開支不菲 議員憂成「大白象」工程
    氹仔北安客運碼頭佔地20萬平方米,面積比機場還大,有議員質疑面積如此巨大,電費及基本配備的人員,開支會是一筆驚人數字,但碼頭只是開放香港
  • 澳門「的士」改革:回歸公共領域的探討
    的士的違規行為屢禁不止,背後不僅涉及經濟利益的問題,更涉及的士服務的屬性問題。事實上,的士的屬性將會決定它的發展務方向及方式,但對於本澳的士服務的屬性界定,政府與業界似乎並沒有共識。一方面,我們可以從政府的網站資訊看到,的士被列為公共運輸的欄目當中;但另一方面,部分立法會議員又不認同現時的的士系統屬於公共運輸。
  • 【新生指南】求學路漫漫兮,請收好這份澳大交通攻略
    )就可以搭乘澳大校園的接駁巴士啦澳門有兩款的士,一款是黑色車身奶黃色車頂,而另一款是鮮黃色。具體怎樣收費呢?的士起步價(首1600米)收費澳門幣15元,之後每230米加收1.5元,大件行李會加收附加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