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22日),記者從江蘇省檢察機關依法保障和促進安全生產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2018年至今年10月,江蘇全省共受理審查逮捕危害安全生產犯罪案件165件316人,其中批捕87件162人,不批捕75件150人。受理審查起訴1540件2355人,其中起訴1258件1801人,不起訴163件311人。
案件集中在「兩罪」 工程建設領域事故多發
據江蘇省檢察院黨組成員熊毅介紹,2018年以來起訴的1258件危害安全生產犯罪案件中,重大責任事故罪1078件1504人,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134件189人,兩項罪名共佔危害安全生產犯罪案件總數的96.3%。其他起訴較多的罪名還有非法製造、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罪33件80人,危險物品肇事罪8件16人。
此外,工程建設和企業生產領域發生事故較多,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問題突出。2019年江蘇檢察機關審結的964件危害安全生產案件中,發生在工程建設領域內的有476件,佔總數近一半;其次為發生在企業生產領域的139件,佔比14.4%,二者相加共佔同期案件總數的75.74%。在工程建設領域,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工程違法轉包、分包,施工準入不嚴格等是誘發事故的主因。而在企業生產領域,未建立安全生產制度,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不夠重視,一線人員違規操作,無資質情況下冒險生產作業等是釀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打擊與保護並重 依法保障企業健康發展
安全生產涉及到各行各業,尤其在建築、化工、交通運輸和倉儲等安全生產風險較高的行業領域,企業是守好安全生產防線的第一責任主體。江蘇省檢察機關在辦理涉企危害安全生產案件過程中,秉持平等保護、審慎謙抑、輕輕重重和權益雙向保護理念,依法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保障企業健康有序發展。
對於嚴重不負責任,漠視員工生命安全或發生事故殃及其他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危害安全生產犯罪,依法從嚴追責。如宿遷市沭陽縣檢察院辦理的某木業公司粉塵爆炸案,事故造成3人死亡、3人受傷,針對實際承包經營人薛某某不在現場沒有責任的辯解,檢察機關查明該廠粉塵車間無任何除塵、防爆設備等情況,明確其作為負有組織、指揮、管理職責的人員,長期漠視安全生產,釀成事故並造成重大傷亡,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對偶發多發,只造成一般事故的案件,檢察機關落實「少捕」「少押」「慎訴」的司法理念,盡力防止「辦理一起案件、垮掉一家企業、失業一批工人」現象發生。如淮安清江浦區檢察院在辦理一起民營企業工人不慎落入破碎機的案件時,釐清事故責任,協調民事賠償,對公司法定代表人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審慎辦案與服務民企並重,避免了該企業的80餘名工人失業,同時在疫情期間助力該企業復工擴產,幫助企業新增了10餘個就業崗位。
依法辦案和治本預防並重 推動消除安全隱患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江蘇檢察機關堅持依法辦案和治本預防並重,完善辦案機制,提升辦案質效。今年初,江蘇省檢察院與省法院、省公安廳、省應急管理廳等五部門聯合會籤《江蘇省安全生產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實施辦法》,明確相關部門開展涉安全生產犯罪案件立案監督、證據收集、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程序銜接等工作要求,防止「有案不移」「以罰代刑」等情形發生。
近期,江蘇省檢察院出臺了《關於建立健全辦理危害城市公共安全犯罪案件工作機制,依法維護城市安全發展的意見》,從建立健全快速反應機制、提前介入機制、檢察一體化辦案機制等方面,推動提高危害城市公共安全犯罪案件辦理質量,推進城市公共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在依法打擊犯罪的同時,江蘇省檢察院多次下發通知,要求全省檢察機關積極配合黨委政府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通過逐案分析研判,制發檢察建議等方式推進安全生產領域社會治理。自2019年以來,全省在辦理危害安全生產犯罪案件中向涉案單位、政府主管部門制發檢察建議230件,推動消除安全隱患。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王敏 何其灼 楊爾希 編輯/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