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0月18日,由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人工智慧系和我校出版社聯合舉辦的全國農林院校第一屆專業建設研討會在信電學院237會議室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的主題為「共商人工智慧人才培養,協力建設特色人工智慧專業」。來自全國15所院校的院長、專業建設負責人相聚一堂,共商農林院校人工智慧專業發展問題。會議由信電學院人工智慧系主任安東教授主持。
中國農業大學本科生院培養處處長何志巍教授和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院長張漫教授分別代表本科生院和信電學院致歡迎辭。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孫富春教授通過視頻向大會表示祝賀。
國際學院院長李道亮教授提出了國際一流農林人工智慧專業建設的構想,倡議農林高校人工智慧專業從課程體系、培養方案、教材建設和實踐教學等環節應以習總書記在全國科學家座談會議上提出的四個面向為目標和遵循,方能無愧於這個時代。他談到人工智慧在農林領域的應用前景非常曠闊,農林院校有自身的特點,農林院校之間要加強合作,特別是目前各校人工智慧專業都在起步階段,定期就專業建設和教材建設進行交流研討是非常必要的。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院長、國家教學名師何勇教授指出,農業是人工智慧研究最重要的四大應用領域之一,因此農林院校設立人工智慧專業非常重要;同時建議作為人才培養重要載體和專業建設必要條件的教材應充分考慮理論與應用、線上和線下、教學和儀器相結合,努力建設高水平的具有農業特色的人工智慧專業和系列教材。
中國農業大學信電學院安東教授、華南農業大學人工智慧系主任鄧小玲副教授、雲南農業大學大數據學院副院長楊建平教授、河南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胡建東教授、湖南農業大學信息與智能科學技術學院陳義明教授、吉林農業大學智慧農業研究院院長於合龍教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工智慧系主任孫健敏教授等參會院校代表分別結合本校的人工智慧、農業智能裝備工程以及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建設進展情況和人才培養方案做了主題報告和大會交流。南京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瀋陽農業大學、河北農業大學和山西農業大學等院校代表,分別結合本校情況對人工智慧及相關專業建設問題發言,並進行熱烈的討論交流。
學校出版社作為本次會議的發起和主辦單位之一,全程參與會議的組織。出版社叢曉紅總編輯代表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對各位老師的到來表示誠摯的感謝和歡迎,並以《配合院校教學科研 出版精品教材專著——大學出版社的使命》為題做大會發言,介紹了我校出版社圖書出版成就、教材建設理念和對於農林院校共同建設體現農業應用的人工智慧系列教材的倡議和設想,宋俊果副總編輯以《新形勢下教材編寫要點》為題向與會老師介紹了新的教材管理辦法發布後教材建設新的要求。
與會人員對本次會議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本次會議的召開非常重要且恰逢其時,具有裡程碑意義。大家一致認為,農林院校人工智慧專業需要不斷加強交流合作,並有必要共同規劃農林院校人工智慧專業系列教材。
本次會議將籌建全國農林高校人工智慧專業建設委員會以及突出農業應用的人工智慧專業系列教材編寫委員會。第二屆會議定於明年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舉行。
來自全國15所農林院校的院長、人工智慧專業建設負責人、出版社以及相關企業代表共60餘人參加了會議。
責任編輯:姜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