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有娃的人扎心了!現在養的不是孩子,而是「碎鈔機」啊!

2020-12-23 騰訊網

養孩子=碎鈔機

粑粑麻麻在自己身上捨不得花

但花在孩子身上簡直視錢如糞土

最近論壇上的一篇帖子

深得網友們的心

大家紛紛表示

又扎心了

我發現我養的不是女兒

我養的是臺碎鈔機...

基本都要1w起跳

我看得血壓都高了

再看看網友們的評論

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花費一個更比一個高

何止是臺碎鈔機

還是垃圾製造工廠

苦不堪言

給孩子報班這件事情上

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決定權全憑自己

這個評價相當中肯

看完這帖子絕對有陰影

有孩子的父母在裡面討論行情

沒孩子的朋友們看完就是這個反應了

小時候就喝個奶粉

換個尿布的開銷

屬於小型碎鈔機

你以為進口奶粉尿布很貴

但是讀書後才發現

奶粉尿布真特麼便宜

補課費、學費、興趣班

這也花錢那也花錢才叫傷不起

成了個大型碎鈔機

大學畢業以後

又是出國留學

又要準備房子車子結婚

更是花錢如流水

堪比巨型碎鈔機

有的家庭還兩臺!

不開個印鈔廠

真是分分鐘要被壓死

2018年的中國家庭經濟統計數據顯示:

一個中國孩子的成長從懷孕到出生,

出生前,在產檢、生產、營養、護理、置裝上大約花費2-10萬元以上。

出生後,孩子奶粉、營養、早教等費用則需要20-30萬元以上。

幼兒園階段,教育、飲食和娛樂項目中花費大約為8萬-30萬左右。

從小學到大學的費用,更是不用多說。

據統計,一個中國中產階級家庭的養娃費用最低在200萬元左右。

養孩子肯定要花錢

這是必須要認清的現實

那除了開源節流

還有什麼更好的省錢方法呢

前兩天在微博上有個帖火了

真是妙啊

刪!孩!子!

刪一個還不夠

有幾個刪幾個

不過說到底

孩子是自己的

沒什麼好抱怨的

我是@寧波名校通

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寧波當地的教育升學內容

相關焦點

  • 中年夫妻婚姻實錄:我們養的不是孩子,而是「碎鈔機」
    電梯裡的一則廣告,展示了有娃家庭的日常狀態:媽媽美容,爸爸植髮,孩子要上補習班。結婚前,生活是詩和遠方;結婚後,生活是風花雪月;有娃後,生活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帶著一個鬧心的娃。自從有了娃,我就得了嚴重的近視,醫生問我近視到什麼程度了?我說:打開錢包都看不見錢了!結婚前,常掛嘴邊的一句話是:「走,咱們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有娃後,腦袋每天想得一句話:「等我有了錢。」你說,惆悵不惆悵?
  • 李玫瑾:三種興趣班是「碎鈔機」,沒必要給孩子報,別被坑了
    為了能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父母們會想方設法的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以此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攀比心。但孩子的興趣班真的是越多越好嗎,家長們不遺餘力給孩子報興趣班都是有用的嗎?可妍妍的媽媽也很委屈,自己拼命加班工作,賺的加班費全都給孩子報了興趣班,就是怕她落後於人。為了孩子的興趣班,加班費全都貢獻給培訓學校不說,除了加班就是趕時間送孩子去上課,連逛街買衣服的時間都沒有,結果換來的是孩子的抱怨和老公的責備,再看看妍妍的學習成果,除了一兩樣她喜歡的,其他的跟沒學一樣。
  • 「月入5萬依舊養不起娃」,雞娃父母也分等級:孩子是巨型碎鈔機
    「雞娃」一詞越來越火,形容父母拼盡全力,讓孩子和打了雞血一樣學習各種技能。生活條件確實上來了,可是教育成本也是飛速上升,你家孩子不上補習班,可能就融入不了集體,這樣的社會現狀讓「減負」成一種擺設。很多人想如果我月入過萬就能養活一個孩子,可是月入過萬的父母會想,如果我月入五萬,就可以送孩子上更多培訓班了。真正月入過五萬的家庭,卻在哭喊著對不起孩子。雞娃也是分等級,每升一個級別就像是換了一個世界,階級鴻溝似乎成了抹不掉的存在。
  • 為啥說孩子是「碎鈔機」?為了養娃,寶媽們成了最大隱形貧困人口
    大概就像是現在的精緻窮。朋友圈裡示的都是自己去過哪些好玩的地方、買了什麼好看的包包、去了多麼高檔的餐廳,但其實自己卻因為這樣的高消費而欠了很多的貸款。但現在這個詞不光形容當代年輕人,形容寶媽也很是恰如其分。
  • 這屆年輕人生娃太難,網友:養大一個娃,消滅一個百萬富翁
    有一個話題被熱議: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不想要娃了?關於這個問題,很多年輕人表示,不是不想要娃了,而是不敢要娃了,因為養不起。聽起來很誇張,很多人會理解成自嘲,或者一種謙虛,但其實,目前的社會,養大一個孩子真的很不容易。
  • 在上海養個娃,只要80萬?奧運跳水冠軍,胡敏霞:每天都是錢
    在上海,養一個孩子要花多少錢?你有算過嗎?>最近,前跳水奧運冠軍吳敏霞在網上發布了一條視頻,分享了「在上海養一個孩子,到底多費錢?」「給孩子買衣服,不要買貴了,有穿就行!」閔行區家長從孩子出生到初中畢業的平均經濟總投入共76.31萬元,其中教育投入52萬元。然而面對這組數據,無數寶爸寶媽家長吐槽:在上海養個娃,80萬何止??
  • 最強韭菜收割機、碎鈔機、老賴界的鼻祖,下周回國賈躍亭
    結果不到半年150億就被老賈給玩沒了,還連人帶錢都跑去了美國。留一下句千古絕唱:「下周回國」。猝不及防的變故,搞的孫宏斌一個大男人在發布會上泣不成聲,因為這時候他才明白老賈留下的坑在花150億也填不平。去了美國的賈躍亭也沒有閒著,而是創立了一家叫法拉第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品牌。買地建廠招兵買馬大手花錢搞宣傳,還拿著PPT四處找人投資。
  • 全職帶娃一年後,這位網紅奶爸離婚了
    下面,有一條評論扎心:原來男人帶孩子也會走到婚姻的盡頭。關於婚姻,或許有三個我們早該看破的真相。收到一封爸爸寫給兒子的來信,剛好是對此事的有感而發,我決定分享出來。有一次她不在家,替我們爺倆做好了飯,交待了注意事項才出門的,結果為了哄你吃飯,我都沒顧上吃一口。這才理解,養孩子千千萬萬件小事組成,單單一件小事兒,居然需要這麼多精力耗費,一天下來,她得多累啊。爸爸想告訴你,婚姻裡帶娃的那個,最該被捧在手心。
  • 娃作文寫的是爸爸,扎心了老鐵?為母的我卻拍手叫好
    因為孩他爸一反常態欣欣然地陪孩子玩了一天,而且沒有催著回家。這麼突然地轉變不是因為我苦口婆心地教育,也不是因為我「一哭二鬧三離婚」的威逼利誘,而是因為他兒子的一篇作文。展示如下:兒子把他寫的作文念給全家聽02 為什麼娃的作文裡更願意寫爸爸而不是媽媽
  • 李玫瑾:堪比「碎鈔機」的興趣班,最好別給孩子報,費錢還沒好處
    所以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孩子,明明年齡還很小,不過也就是剛上幼兒園的年紀,但是他們的生活已經非常忙碌了,他們需要奔波於各種各樣的興趣班。那這些興趣班真的有用嗎?宇航是我的一個學生,他有一個非常焦慮的媽媽。
  • 在孩子的眼中,奶奶和姥姥有區別嗎?孩子的回答雖扎心但真實
    聽到兒子這話,小羅愣住了,沒想到孩子居然是這麼想的,其實現實生活中這種事情真的很常見,被姥姥帶大的孩子卻更喜歡奶奶,小羅兒子的回答雖扎心但真實。 1)找晚上有託管的幼兒園 現如今很多幼兒園都會有託管,專門為那些不能及時來接孩子的家長提供,父母可以找到這樣的幼兒園,這樣孩子放學後就能有人看管。 託管一般都不是免費的,但也不會太貴,是父母能夠承擔的起的,父母可以不用著急去接孩子,下班了再去也趕趟。
  • 總和生育率破警戒線,什麼原因阻礙了生娃?24歲女研究生扎心自白
    什麼原因阻礙了生娃?提到生娃,很多人都會考慮到經濟問題,這是一個現實而無法迴避的問題。不能再信奉老人說的「兒孫自有兒孫福」這種觀念,這對孩子是極不負責任的說法。現在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起跑線是什麼?
  • 一家6口搞不定一個娃?養孩子不是「從來如此」,管教應該有邊界
    一邊給自己打雞血,起早貪黑希望抓住各種發育黃金期、養好孩子的習慣;一邊憂心忡忡,稍有差池就覺得好端端的娃被自己養"廢"了,還不能建號重練。家裡有長輩帶孩子的長輩抱怨我們這一輩養娃:"光奶瓶就五六個,衝奶粉要精確到克,就差用天平了。
  • 這說法已經過時了,養女兒的4大難題很扎心
    養女兒這麼多年了,我怎麼捨得把她當『招商銀行』?」現在像小李這樣的父母越來越多了,女兒是「招商銀行」的說法早就過時了。為了女兒嫁人以後不受委屈,父母備下豐厚的嫁妝,只是希望費心費力養出來的好閨女,將來在婆家不受氣。而且養女兒並不比養兒子輕鬆,兒子可以「放養」,但女兒必須「精養」。現如今,養女兒也面臨4大難題,現實又扎心。
  • 「我生那麼多孩子,就是為了逃避上班」,家庭主婦的想法,很奇葩
    我想大部分寶媽都願意出去上班,畢竟上班比在家帶娃更有地位,更有話語權。但是見過寶媽用生孩子來逃避上班的嗎?寶媽偷偷生下老三老四,就是為了不上班認識一位寶媽朋友,家庭條件一般,老公是跑長途的,收入也就那樣。
  • 陳情令:魏嬰只給思追景儀禮物,卻沒有給金凌,真實原因很扎心
    於是,魏無羨就住進了雲深不知處,雖然叔父不是很開心,但是因為藍忘機喜歡,所以也就默認了。自從夷陵老祖魏無羨住進了雲深不知處,那麼小輩們的3觀就徹底震碎了。因為在藍忘機的寵溺下,魏無羨變成了當年那個愛鬧愛笑的少年郎。無聊的時候,就抓幾個小輩們過來鬧。
  • 「窮養」孩子也要有度,父母不正確的養育,只能養出「自卑娃」
    孩子有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小時候一直都是接受父母的付出,所有的物質都是父母提供的,這讓孩子對於金錢觀並沒有太多以及正確的認知,很容易就會養成大手大腳的性格。窮養孩子是讓孩子有正確的金錢觀,明白金錢來之不易,要懂得珍惜,並且去通過自己的雙手去努力創造,而不是一直讓孩子「節儉」,什麼都不能買。
  • 扎!心!母親節專用表情包來了,笑著笑著就哭了……
    扎!心! 有了「每個人必須為自己人生負責」的覺悟 不是鬧鐘,也不是太陽 難道是夢想? 不 是娃戳進鼻孔的魔爪
  • 那些老人不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第二個家庭看了很扎心。
    她說,你儘管生,我來給你養,給你帶。可生下二胎後,出了月子她就回了老家,說什麼都不願意幫我們帶娃。」 可能很多人會說:「老人沒有帶孩子的義務,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這句話沒錯,但它是一句正確的廢話,說的人多了,讓人膩味。
  • 不是娃沒人帶,3個原因更戳心
    其中一個讓人非常氣憤的片段,是全職媽媽金智英帶著孩子到公園曬太陽,難得的閒暇時光,她買了一杯廉價的打折咖啡,身後有幾個上班族在議論她:「媽蟲」真是好命啊!拿著老公的錢到處閒晃,什麼都不用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