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不是冷門詩人,他的愛情詩很美,詩句背後的愛情故事更悽美

2021-01-11 幽蘭笑一笑

文·幽蘭笑一笑

李商隱是一位晚唐詩人,一生短暫坎坷,感情經歷卻絕非尋常。

在仕途上,李商隱是牛、李黨爭的犧牲品。牛黨的令狐楚賞識李商隱,讓他高中進士;而李商隱卻娶了李黨王茂元的女兒,因此牛黨認為他忘恩負義。牛黨掌權後,他在政治上一直備受排擠,潦倒終身,46歲時便去世了。

李商隱一生為情所困,為情所累,留下了許多經典詩篇,真可謂:詩人不幸,詩家幸。李商隱的很多愛情詩句常常被我們引用,但有的人並不知道是他寫的而已!

一、「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和「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詩句背後的愛情故事。

當寫到老師甘於奉獻的時候,我們常常引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詩,其實它最初是一首愛情詩。

在唐時,人們崇尚道教,信奉道術。李商隱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就被家人送到玉陽山學道。這期間,他與美麗的宋華陽相識了。

宋華陽是侍奉公主的宮女,美麗多情,年輕聰慧。兩個人郎才女貌,彼此吸引,雙雙墜入愛河。

宋華陽後來跟隨公主入道,成為了一名道姑,他們的感情就不符合禮教和教規了。這段超出常規的愛戀,在兩個多月後終止,兩人的感情無疾而終。但短暫的歡娛,無望的戀情,卻在李商隱的心中留下了永遠的傷痛。他寫下了兩首無題詩,都是與這次愛情有關。

無題(其一)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因為「相見時難」所以「別亦難」,這使備受情感煎熬的人就像春天凋謝的花一樣沒了生氣。

詩人以象徵的手法寫出自己的痴情和對感情的生死不渝。 「春蠶到死絲方盡」中的「絲」字與「思」諧音,意思是,自己對於對方的思念,如同春蠶吐絲,到死方休。「蠟炬成灰淚始幹」是比喻自己為不能與愛人相聚而痛苦,仿佛蠟淚直到蠟燭燒成了灰方始流盡。相會無期,思念不止。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將終生相隨。

追求是無望的,無望中仍要追求;思念是痛苦,但痛苦中仍然思念。這就是李商隱執著的愛戀,綿長的相思,這就是他的南柯一夢。

還有一首無題詩也與宋華陽有關:

無題(其二)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這是李商隱回憶他和宋華陽約會的情景:他們有時在畫樓見面,有時在桂堂相約。他們愛戀仿佛就在昨天,像星光璀璨,像炎夏中的涼風拂面。他們雖然不能比翼齊飛,內心卻像靈犀一樣,感情是息息相通的。這首詩辭藻華麗,音韻悠揚,深情眷念,悽婉動人。

我們可以相信李商隱和女道姑宋華陽的戀情既纏綿沉痛,又極其真誠。李商隱的心靈深處永久留下了她的身影,終生難忘。

二、「何當共翦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背後的愛情故事

李商隱是多情之人,又是忠貞之人。他愛上王茂元之女,娶她為妻,夫妻恩愛,感情很好。

有一首思念愛妻的《夜雨寄北》,仍然為現代人稱道。

《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翦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這首詩像和久未謀面的妻子話家常:你問我什麼時候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來啊!我此時能告訴你的,就是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瀝瀝,雨水漲滿了河池。

如果我回到家鄉,我們一起坐在家裡的西窗下共剪燭花,相互談心。那時我再對你說說,今晚在巴山綿綿的夜雨中,我是多麼寂寞,多麼想念你!這明顯就是寄給遠方妻子的情詩啊!

很可惜,李商隱的妻子早逝。每逢良辰美景,特別是七夕,他必寫一詩悼念他的愛妻,直到四十六歲鬱鬱而終。

【本期話題】你還記得李商隱的哪些詩句?或者他的哪些故事嗎?關注留言。

我是幽蘭笑一笑,請關注我,讓我們一起笑對人生。

相關焦點

  • 戲說李商隱的愛情詩,纏綿悱惻,讓人心碎
    不知道為什麼之前有人說李商隱是一個「冷門的詩人」,如果將唐朝詩人按照粉絲量進行排名的話,恐怕大多數人都會輸給李商隱吧。因為李商隱的詩受眾非常廣泛,李商隱的詩寫的實在是太美了。李商隱擅長寫情詩,年輕時候的李商隱可是很多年輕姑娘的夢中情人。他風度翩翩,而且情話張口就來,這樣的他寫的愛情詩怎麼不讓人心碎。李商隱在玉陽山遇見了生命中的一個姑娘,名作華陽。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在萬千紅塵之外,李商隱跟華陽四目相對,那一刻,電光火石。
  • 「冷門詩人李商隱」上熱搜,這些最戳心愛情詩句,你還記得多少?
    近日,「冷門詩人李商隱」的話題上了熱搜,小編感覺三觀受到了衝擊,李商隱一直是小編心中描寫愛情最戳心的寶藏詩人,到底怎麼回事,當我拿好鍵盤準備回擊時,才發現是誤會一場。原來之前有疑似霹靂布袋戲粉絲髮微博稱,不識我國古代著名詩人李商隱:「這個叫李商隱的是誰啊?抄襲了霹靂的夜雨寄北。姐妹們知道他微博嗎?必須爆了他……什麼阿貓阿狗都能碰瓷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了。」
  • 唐朝詩人元稹和李商隱,都善於寫愛情詩,誰的藝術成就更高呢
    唐朝是個開放浪漫的時代,期間有兩位以寫愛情詩著名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元稹,一個是李商隱。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
  • 為何李商隱的愛情詩耐人尋味?
    古往今來,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相關詩句舉不勝舉。但沒人可忽略李商隱的存在。李商隱是唐代乃至整個華夏文化史上,為數不多的愛情詩方面的大家。他的詩構思新奇、對仗工整、風格穠麗、纏綿悱惻,耐人尋味,廣為傳誦。
  • 李商隱的愛情詩
    詩人就是在這樣一個充滿女性呵護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對於女性有著天然的親近和依戀。因此,他愛寫情詩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實。 李商隱的愛情詩,多有《無題》這種獨創形式,作品多用典故,辭藻瑰麗,詩旨隱晦,意境空靈: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
  • 君問歸期未有期,這句詩竟是李商隱抄的?網友:難怪他是冷門詩人
    然而,這位博主在道歉時竟然說,李商隱是個「冷門詩人」。這下網友們徹底炸鍋了,而「冷門詩人李商隱」也順勢登上了熱搜。不得不說,現在這屆年輕人實在太難帶了,李商隱終究還是步了「辭藻堆砌李清照」、「不夠古風曹雪芹」、「水平一般李太白」等大詩人的後塵,從此被掛上了「冷門詩人李商隱」的名號。
  • 李商隱最悽美的一首詩,道盡愛情的堅貞,感情真摯,堪稱千古名作
    聽聞和愛情有關的故事,我們總會感動落淚,或者替別人惋惜、遺憾詩人李商隱在和喜歡的人分開時,是用怎樣的情感波動?把感情的真摯存在一方天地,使它縈傳九霄,今天一起來欣賞一下吧。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 拿李商隱和愛情詩開玩笑是傷感和傷心的
    我不知道為什麼有人說李商隱是「冷門的詩人」,如果把唐代詩人按粉絲數排序,恐怕大多數人都會輸給李商隱。因為李商隱的詩很受歡迎,李商隱的詩真的很美。李商隱,易山,尤西生,懷州河內人。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被稱為「小李杜」。這位李商隱擅長寫情詩,年輕時,李商隱是許多年輕女孩的夢中情人。
  • 元稹VS李商隱,誰的愛情詩更深入人心?
    元稹對這位陪著自己吃了不少苦的妻子,還是很有感情的,最直觀的表現是,自妻子身亡,元大詩人寫了一系列懷念她的悼亡詩。題主所列的這句,便是《離思》組詩5首中的第四首。這一首不僅是《離思》中最著名的一首,也是整個詩詞史上愛情詩的標誌性篇章之一。
  • 李商隱《無題》詩的感傷情調,體現了他怎麼樣的胸懷?
    無題詩為李商隱首創, 李商隱因無題詩奠定了他 在中國詩歌史上的地位。李義山的無題詩大多寫得 朦朧哀婉, 若即若離, 因為詩歌的無題, 再聯繫詩人 不幸的人生際遇, 給了讀者更多想像的天地。有人說, 李商隱的無題詩所展現的內容不外乎 兩種: 一是隱晦朦朧的愛情, 一是借戀情而寄託激 憤, 抒發感慨, 正如他自己所說, 「為芳草以怨王孫, 借美人以喻君子」。也有人說, 其實李商隱的無題詩 寫的就是一種情致, 一種不平的心緒。詩歌是詩人心 靈狀態的藝術外化, 結合詩人的經歷, 覺得後一種說 法更合理。
  • 竹馬青梅、兩小無猜源自一首詩?其實是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這句著名的詩句其實是唐朝著名的詩人詩仙李白寫的,這首詩被後世之人總結為兩個成語即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描述的是一男一女從小一起嬉戲玩耍、親密無間的長成的感情,一般都是用在兩個長大以後結成夫妻的異性身上。
  • 「現代詩人」李商隱:唯美、神秘且永恆丨周末讀詩
    是美的嗎?甚至說是完美的嗎?相信很多讀者對此是有共識的。在此意義上說,李商隱通過直覺和語言天才,做到了千年以後詩人們意識到以及想做到的事。本期周末讀詩,就與你一起閱讀這位前衛、極具現代性的晚唐詩人。所有的詩都無題所有的詩都無題,所有的詩都是情詩。
  • 「冷門詩人李商隱」抄襲現代詩被罵上熱搜?年輕人不讀書有多可怕
    前兩天意外的看到一個熱搜,話題叫做#冷門詩人李商隱# ,說實話看到的時候有點摸不著頭腦,李商隱怎麼就成了冷門詩人了?抱著好奇心點進去看了看,結果卻讓我瞠目結舌,估計李商隱要是本人能看到這條熱搜的話,估計都能氣的吐血。
  • 晚唐大詩人李商隱名詩《無題》背後是真實含義
    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也有部分詩歌卻過於隱晦迷離,令人難於索解。李商隱有一首《無題》詩。其中有兩句著名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但凡受過教育的國人都讀過,背後,對這兩句詩都耳熟能詳。
  • 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隱無題詩中耐人尋味的句子,不只是愛情
    說到無題詩,可能我們接觸最多的就是李商隱,這位晚唐詩人在詩歌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才情不輸於唐朝的每一位詩人。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並稱「溫李」,詩歌風格沉婉。其中他的《無題》詩更是意蘊深刻,被後世作為愛情詩的典範。
  • 唐代詩人與妻子失散,寫下一首悽美的愛情詩,最終收穫了好姻緣
    詩詞之美在於真情流露,情詩之美在於感人至深。那些優美的情詩往往來自人生最本真的生活。有些情詩是詩人對故人的思念:「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有些情詩是對遙遠傳說的感念:「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有些情詩則是來自於真正的傳奇人生、現實生活。
  • 李商隱一首經典無題詩,寫出了愛情中的心意相通
    李商隱的詩寫得情詩總是給人朦朧迷離,纏綿悱惻的感覺。不像一些詩詞中寫得非常大膽直接,比如韋莊的《思帝鄉》說道:「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寫在杏花爛漫的春天郊遊,看到一位中意的少年郎,大膽地說就算被無情拋棄也在所不息,由此可見古人追求愛情的大膽直接。
  • 李商隱的一首無題詩,意境深遠,更有難以言傳的朦朧之美
    可是從此以後,李商隱就陷入了難以自拔的牛李之爭的漩渦之中。仕途失意也許並不是最痛苦的事情,不被人理解和信任,也不是壓倒李商隱的最後一根稻草。妻子的過早離開,終於讓李商隱痛苦萬分。他從異鄉急切地趕回家,睹物思人,他百感交集,既感到悲哀,更覺得有愧。
  • 李商隱「一寸相思一寸灰」,這首詩中的愛情要從一把鎖講起
    作為晚唐詩壇上最富有個性、成就最高的詩人,李商隱的出現,引起了整個詩壇的矚目,他在有生之年,把自己仕途的失意,顛沛流離的生活,以及充滿苦澀的愛情追求,都寫進了詩中,加之他非凡的才華和敏銳善感的情思,使得他的詩歌,具有一種無比打動人心的迷人魅力。在李商隱的詩歌中,有一類詩歌最為大眾所津津樂道,那就是他以「無題」來命名的愛情詩。
  • 李商隱一首《無題》,達到了愛情最高境界,膾炙人口、廣為流傳
    尤其是關於愛情的作品,每個文人墨客都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比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還有「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等等,在眾多描述愛情詩詞作品中,個人比較欣賞的是李商隱的《無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