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地球一開始是不存在生物的,更別說已經達到比較高級發展水平的人類文明了。既然人類原本不存在,那人類是從哪裡來的?
為什麼說地球一開始並不存在人類?
我們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而目前的主流觀點認為,大約在46億年前,太陽系才形成,隨後才出現了地球。現在我們看到的地球家園水陸分布很明顯,有各種地質地形,但是在地球誕生之初,並不是這樣的。科學家推測,在距今大約42年到46億年之前,地球是一個由主要為巖漿這些熾熱液體物質組成的熾熱星球,早期的地球顯然是不存在生命的,更不存在人類了。所以地球一開始本來不存在人類,那第一個人類是哪裡來的?
第一個人類是哪裡來的
說到人類的起源,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不少相關的傳說,其中一個就是上古神話「女媧造人」。在這個傳說中,女媧仿照自己的形象用泥土來造人,並制定了婚姻制度,青年男女進行婚配後可以繁衍後代,最終讓人類文明得以延續下來。
傳說終究是傳說,想證明人類是女媧造出來的,那必須拿出能夠說服人的依據,事實上也沒有證據證明女媧存在,更沒有證據證明女媧造人這個事件。後來達爾文提出了進化論,認為人類是進化的產物,和其他的生物一樣,都可以找到共同的祖先。雖然很多人都不接受這一個觀點,但科學家確實是找到了很多生物仍在進化的證據,進化論是目前比較主流的觀點。
按照進化論的觀點,生活在大約2300萬年至1000萬年前的森林古猿是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這些森林古猿和黑猩猩一樣過著群體生活,善於爬樹,過著樹居生活。至於這些樹居的森林古猿是怎麼演化到我們人類的,有一個觀點認為,隨著地球氣候變化,地球的森林範圍逐漸縮小,在曾經的樹林區域開始出現一些空地,有一些森林古猿就下到地面活動。當然,一開始下地的森林古猿需要適應地面的生活,所以身體需要出現一些變化。由於進化的方向是隨機的,所以可能會出現各種進化的情況,只有能夠適應環境的變化才能有效延續下來。經過漫長歲月以後,下到地面生活的森林古猿的身體開始出現變化,下肢的變化也更加有利於它們直立行走。
而且,這些下地的森林古猿也慢慢開始學會使用工具、製造工具,藉助這些工具,在這些森林古猿能夠更好地對抗天敵,也能夠更好地捕食,它們從最初的以水果為食慢慢地轉變為吃肉,意味著有更多的能量來發展智力。特別是當古人類學會使用火後,更是促進了大腦的發展,腦容量越來越大,進而產生了語言。所以,從森林古猿過渡到人類的過程是很緩慢的。由於這個過渡階段很漫長,每時每刻的變化也是非常微妙,沒法確認哪一位古人類正式脫離森林古猿變成人類。只能說,大概經過大致的時間後,古人類已經與森林古猿之間的差異已經非常明顯,越來越像人類了。所以,根本就找不到所謂的第一個人。隨著人類學會用工具、火,生活條件也大大改善,靜靜地人口越來越多,慢慢地就發展出了文明社會。
可能有一些朋友有疑問:既然人類是進化而來,為什麼現在的大猩猩、猴子不進化成為人類?這是因為現在的大猩猩、猴子和我們一樣都是進化後的產物,並不是我們人類從現在的這些猴子、小猩猩進化而來,兩者之間並沒有因果關係。再加上進化的方向是隨機的,也就是說,就算未來小猩猩、猴子需要進化,也不一定要進化成為人類這樣。
人類仍在進化的證據
科學家的研究發現,我們人類仍在進化,而且是在加速進化,進化的速度比過去250年內都更快。其中的一個發現就是越來越多人的手臂上保留了「正中動脈」這一條動脈。一般情況下,當人類寶寶出生8周左右後,這一條正中動脈就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橈動脈和尺動脈。但是現在越來越多人手臂上同時保留正中動脈、橈動脈和尺動脈。在19世紀80年代前後,出現這樣情況的概率僅為10%,到20世紀出現這樣情況的概率達到30%,現在的研究發現,有35%的人手臂上都保留了正中動脈。按照目前的趨勢,預計到2100年,絕大多數人手臂上都會有這一條動脈。
除此之外,科學家還發現有一些人天生就沒有智齒的原因也是人類進化的結果。因為在遠古時代,古人類的食物很粗糙,甚至以樹皮、樹根為食,為了幫助消化這些粗纖維,人類發展出了智齒。隨著人類的食物越來越好,再也不需要啃食樹皮,臉部慢慢變小,隨著臉部縮小,意味著留給長智齒的空間就越來越小了,最後慢慢地,智齒就消失了。
雖然我們人類現在確實是仍在加快進化的速度,但是至於未來我們人類會進化成什麼樣子,現在是沒法預測的。因為進化的方向沒法預測,是隨機的,而且還需要經過自然選擇,也就是說,就算進化出了某些特徵,但是環境出現變化以後,某些特徵可能沒法適應環境,最後還是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