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科普,想很多人想到的都是「枯燥」、「無聊」、」知識性太強「、「看不進去」……
那麼說到人體,我們會想到什麼?想到器官、細胞、血管,這都是屬於醫學的範疇,
而很多人對於人體都不是很感興趣,甚至一提起掌握這方面的知識,本能的就會覺得很難,很抗拒。即使是有很多相關的科普書籍,但是其中也會有很多專業名詞,讓人看得「雲裡霧裡」。
最要命是每次給孩子解釋這些原理的時候,更是頭疼。
例如:
孩子:「為什麼蘋果掉在地上了不能吃了?」孩子:「媽媽,我們為什麼會咳嗽?」孩子:「我們摔倒受了傷,為什麼會自己癒合?」孩子:「我們吃進去的食物是怎麼變成便便的?」媽媽:「……」
每次想要教育 一下孩子,讓孩子懂得一些知識,但是最後都被孩子一個又一個的為什麼給打敗了!
給孩子解釋一件事情的時候會發現,要麼是自己不了解,要不然就是這個問題的知識性太強,說了孩子也理解不了。
讓孩子自己看先關書籍?說實話,即使是科普這樣入門級書籍,孩子也未必能看得懂,而且也不愛看。
但是!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子對於圖畫的理解能力都會強於文字,文字需要用500字來介紹,而圖案一張圖就概括出來了。
漫畫書很顯著的一個特徵就是圖畫生動、鮮豔,而且情節間接,可以通過畫面準確傳遞信息。
尤其是當孩子正處在一個渴望閱讀內容、吸收更多知識量,但是其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又不足以支撐他們去閱讀純文字、純知識點作品的年齡時候,漫畫正好就可以起到一個銜接的作用,成為培養孩子閱讀興趣最好的一個載體。
而且漫畫中的人物會非常鮮明有特點,或者熱血衝動、或者迷糊可愛,漫畫書中的場景切換,人物的動作表情,更都像是一場場電影的分鏡頭,這都可以讓孩子很輕易的就將這些場景印刻在腦子裡面。
圖片來自絕境生存系列—人體歷險記
最重要的是,漫畫書在製作之初,就是站在孩子的視角上去製作,更貼合孩子的眼光。這也就是為什麼漫畫形式的科普對孩子來說效果會更好,更容易被記住。
科普漫畫書《絕境生存系列—人體歷險記》就是從韓國有名的出版社,大韓教科書出版社引進,匯聚了韓國專業的主創人員,用幽默、冒險,曲折生動的漫畫形式詮釋著豐富新奇的科學知識。
幾年來,這套書是在市場上人氣飆升,累計熱熱銷超過10000000冊,並且好評如潮,豆瓣評分中也有9.1分的高分評價。
整個故事就在喜歡冒險的智伍,喜歡研究的腦博士、溫柔的腦博士助手凱恩和不講衛生的少女皮皮4個人之間展開。
故事從主人公智伍因為一時好奇,登上了怪才醫生腦博士發明的納米大小的飛船,然後被困在了皮皮的體內,開始一系列冒險的故事。
智伍駕駛著納米大小的飛船來到皮皮體內的各種器官,但是皮皮又是個不講衛生的少女,所以身體內會有很多危險狀況,需要智伍和「疾病」鬥智鬥勇。
整個故事豐富多遠,情節緊張精彩,可以讓孩子跟隨主人公一起 展開刺激的大冒險,讓孩子了解了身體的各個器官以及對我們身體的重要性,而且還會讓孩子知道如果不講衛生,會給我們的身體造成什麼樣的危害。
所以這是一本科普漫畫,同時也能讓孩子養成好的衛生習慣的書籍,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