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籃球比賽中,防守能力一向是很難用數據去精確衡量的,一些防守基本功紮實,球場站位意識強烈的球員很可能搶斷數和蓋帽數並不好看,比如2008年的最佳防守球員凱文-加內特,而一些防守數據非常豪華的球員,卻往往難以幫助球隊在防守端有所建樹,比如現在的哈桑-懷特塞德。
在波特蘭開拓者隊本賽季場均失分高達115.2分排名聯盟倒數第五的情況下,大白邊卻有場均16.3分14.2籃板1.2助攻3.1蓋帽和61.8%命中率的頂級防守型中鋒數據,這種個人表現和團隊成就極度不匹配的現象之下,到底存在著什麼樣的本質原因呢?
定海神針還是數據刷子?懷特塞德的防守迷局
其實早在熱火隊的時候,懷特塞德就已經遭遇了個人防守數據無法代表其真實防守能力的質疑,14-15賽季,剛剛失去詹姆斯的熱火隊百廢待興,他在波什賽季報銷的風口下完美扮演了一名防守型內線的角色,場均僅僅上場28.3分鐘,就能砍下11.8分10.0籃板2.6蓋帽的優秀數據,從CBA棄將到穩坐球隊首發位置,演繹了一出草根逆襲的好戲。
到了15-16賽季,懷特塞德更進一步,場均上場29.1分鐘,得到14.2分11.8籃板,蓋帽更是達到了恐怖的3.7次高居聯盟第一,配合一身強壯的肌肉,乍一看還以為是下一個本-華萊士,可在最佳防守球員的評選中,他一直都沒有進入過評委們的法眼。
事實上,懷特塞德的防守理念就是不斷增加自己獲得籃板和蓋帽數據的機率,而不是以阻止對手投籃不中為目的去做出一切可能的幹擾措施,所以他幾乎很少走出禁區,而是守株待兔一般等著對手殺進內線,然後奉獻精彩的空中大帽,這種比賽風格一方面更容易刺激球迷的腎上腺素從而獲得喝彩,另一方面則利於打出好看的數據獲得大合同,不過付出的代價就是球隊防守端不斷遭遇漏人的尷尬。
去年休賽期,在熱火過得並不如意的懷特塞德轉會到波特蘭,對於開拓者管理層來說,進行這筆操作主要有三點考慮:一是在努爾基奇因傷不能上場的時間裡令球隊有足夠的內線保障;二是希望身高臂長的懷特塞德成為後場雙槍的強大後盾,彌補球隊防守端的不足;最後,他快要到期的巨額合同確實是難以拒絕的誘惑,足以緩解球隊原本就不靈活的薪金空間。
本賽季,在雙槍組合掌控大量球權的前提下,球隊還引進了以個人單打為主要得分手段的35歲老將安東尼,懷特塞德19.8%的個人使用率達到了近六年的新低。
不過這並未影響到白邊的個人數據,他以64.1%的生涯最高真實命中率場均出手11.1次,其中籃下命中率高達74.3%,和利拉德的擋拆配合打得有聲有色,經常可以得到順下吃餅的機會,得分效率反而節節攀升,在開拓者的進攻體系內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而被球隊寄予厚望的防守端,懷特塞德同樣打出了看得見的搶眼數據,他的封蓋率高達8.3%,場均搶到並列聯盟第二的10.3個防守籃板,33.4%的防守籃板率則是聯盟第三,場均幹擾對手投籃數高達14.8次聯盟第三,當對手在籃下對抗懷特塞德之後出手投籃時,命中率平均下降13%,這些數據都在說明他就是開拓者內線名副其實的「定海神針」。
但實際上,開拓者隊防守爛已經是全聯盟人盡皆知的事情,懷特塞德的存在並沒有改善球隊原先的不足,反而令防守成為了開拓者沉淪的源頭,這個結果令他再次成為了眾矢之的。
從高階數據來看,當懷特塞德在場時,球隊每100回合淨勝2.1分,而當他下場,球隊每100回合的淨勝分反而增加到8.1,這種數據反差更加令他坐實了「數據刷子」的名號。
一名基礎防守數據無懈可擊的內線到底是不是一名優秀的防守球員呢?這個看起來似乎有點可笑的問題,至少在懷特塞德的身上,已經成為了多年來的無解迷局。
懷特塞德為何成為開拓者沉淪的買單人?
在分析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不太可靠」的數據,那就是防守效率,懷特塞德在這項數據只有106.0,僅僅排在聯盟第五十位,和他基礎數據相仿的兩屆最佳防守球員戈貝爾則是103.0排名聯盟聯盟第十三,而籃板和封蓋都一般的大洛佩茲則是99高居聯盟第二!
眾所周知,防守效率無法精確衡量球員個人的防守能力,畢竟籃球是五個人的運動,懷特塞德顯然在開拓者全隊不高的防守水準下不幸成為了最後的買單人,因為他的責任就是守護禁區,保證內線防守的強度和硬度,但我們卻大大高估了他帶動整個防守體系的能力。
後場雙槍防守漏人是常見的畫面,鋒線上的安東尼足夠努力,但是腳步早已跟不上時代的速度,曾經的頂級3D阿里扎也早已過了盯防對方箭頭人物的鼎盛期,所以懷特塞德需要不斷擴大自己的防守面積,但是礙於自己的防守習慣,他在禁區過於收縮,往往令對方的外線球員抓住空隙中距離投籃得手,開拓者很容易陷入防守覆蓋面上的死局。
作為首發陣容裡唯一的內線大閘,懷特塞德在防守體系中還有一件事情做的不夠好,那就是在搶防守籃板時幫助隊友卡位方面,據統計,他每36分鐘的搶籃板卡位次數只有3.5次,大多情況下,他都是自己搶到籃板,而不是將對手擋住,提升全隊搶到籃板的機率。
所以開拓者能夠搶到全聯盟第十的45.5個籃板,但是防守籃板率只有70%左右,在首發陣容平均身高不足的前提下,如果只能依靠一名中鋒去拼搶籃板,那麼無疑會讓對手得到更多的二次出手的機會,一來一回間接失去了很多的控球時間,自然很難掌握比賽的主動權。
其實單論防守貢獻值,懷特塞德達到了3.0排名聯盟第十六,排在他前面的全部是處於防守強隊的球員,而他的DBPM雖然只有0.7,卻已經遙遙領先開拓者其他的隊友,這種內部防守能力上的巨大差距,或許才是開拓者防守沉淪的真正原因所在。
懷特塞德防守端還有什麼改進空間?
大多情況下,環境確實是每個人都無法選擇和改變的因素,懷特塞德現在的處境確實不夠理想,他已經在防守上達到了預期值,開拓者的防守問題是全局型,並非個人之過,更何況如何沒有白邊的存在,他們的防守很可能還會繼續下降幾個檔次,這樣的現實只能讓有能力的人繼續走在摸索的前沿,那麼懷特塞德到底還需要做出哪些防守上的改進呢?
一、根據外線的防守移動,提供即時性的補防
在開拓者的比賽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對方的後衛正面突破利拉德或者麥科勒姆輕鬆上籃,而這時候他們的禁區完全是一片真空的,懷特塞德此時已經被對位的中鋒逐漸拉到了高位。
按照常理,懷特塞德應該繼續守在禁區,但是在猶豫之間往往失去了防守的最好位置,隨時隨地出現該有的防守位置上確實是過於難為他了,不過只有不斷根據外線的防守軌跡去移動,才能最大程度彌補雙槍在防守上的先天不足。
二、擴大防守區域,換防時全力阻擊對方後衛的中距離出手
開拓者本賽季在14英尺內的中距離區域場均被對手出手9次,命中率是44%,這些數據都排在聯盟的前列,當對手擺脫外線防守時,懷特塞德並沒有及時出來撲防,而當他意識到對手已經得到了充足的出手空間做出防守動作時,早已過了幹擾的最佳時機。
其實「防不出去」是很多防守型大中鋒的通病,不只是懷特塞德,戈貝爾也沒少在這方面吃過虧,不過換個角度想,如果懷特塞德可以做到戈貝爾都沒有做到的事情,不僅僅有利於球隊達到更高的上限,更是能夠徹底扭轉自己在防守端「數據刷子」的形象。
總結
最佳防守球員獎盃一直都是懷特塞德追求的目標,但從球隊的防守指標來看,現在的開拓者還給不了他足夠高的平臺,已過而立之年的大白邊或許仍然會成為這個獎項的陪跑者。
但只要懷特塞德能夠持續正視自己在防守端的付出,以球隊利益為先,在個人數據上做出合理的犧牲,便能在成為「頂級內線大閘」的道路上逐漸邁入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