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釐米缸開缸過程,看大神造景,又漲知識了!

2020-12-16 綠意怡然

前些日子,我寫過一篇關於莫斯在草缸造景中的應用的文章,引起了許多草友的關注。最近,我在爬貼學習的過程中,無意間看到一位大神的莫斯草缸開缸過程,竟與我之前的文章內容遙相呼應,大有知己之感。於是分享出來,供草友參考。

下面的開缸實例,是天湖葵大師在ADA大賽上的作品,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尤其是在細節上的處理,更見功力深厚。事先沒有徵得大神的同意,引用了部分圖片,敬請大神諒解。如有不妥之處,請告之,本人會及時處理。

先發一個成景後的效果圖

本次開缸硬體配置:

缸:120×50×50;

燈:金滷150w*2(13:00-15:00)+T5HO54w*4(10:00-16:00)距離水面高度30cm;

過濾:CF-1200;

底床:亞馬遜水草泥;

造景材料:溪流石、鵝卵石、青龍石、杜鵑根、泰國沉木、化妝砂;

水草:莫斯類有翡翠、垂淚、火焰、美鳳、珊瑚、小三角;迷你椒草、咖啡椒草、迷你青椒草、鹿角鐵、青木蕨;

生物:紫羅蘭三角燈/黑殼蝦/黃金鬍子;

下面是開缸過程。

根據沉木形狀,選擇三角構圖方式。關於構圖方法,我之前的文章有過介紹,在此不再多說。

不知什麼原因,上面材料清單中提到的青龍石,在這次造景中沒用到。沉木下面擺放的應該是溪流石。我查閱了大量資料,最後得出結論(不一定正確,感覺有道理):青龍石對水質的PH值和GH值影響較大,不利於莫斯的生長。因為青龍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大量充足的CO2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可溶於水的碳酸氫鈣,從而導致水質變硬,而大部分莫斯是喜歡軟水的。溪流石多為矽酸鹽石頭,不與CO2反應,對水質沒有多大影響,也許這就是高手不用青龍石的原因吧!

繼續在上面標紅的地方粘上一些細小的枝幹,既可以使原來的位置不會過於空洞,還會另變化更豐富一些。效果看下圖,比對一下不同地方,對造景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為了增加布局的穩重感,也是讓構圖更加自然,作者又在下面幾個位置作了調整。

調整後的效果如下:穩重平衡的感覺是不是明顯多了!

請注意下圖中的幾處位置,作者一直空著。

這是一個很巧妙的處理方式,中國畫講究「留白」,園林景觀講究「景眼」。顯然,如果把這幾處填上沉木或石頭,結果就像一堵牆,讓人感到「撐心」,而且也缺乏通透之感。

骨架搭好以後,開始粘莫斯、種草

關於水草的位置,既要根據造景布局的需要,也要照顧真實自然的感覺。我的經驗是種草之前,打開燈,前後左右細細觀察,哪裡光最強,哪裡光照不到,做到心中有數。光線最強的地方,是整個缸的亮點所在,一定要種最吸引眼球的草。光線暗的或光照不到的地方,就不用種了吧,既不利於水草生長,也有悖於自然規律,給人不實之感。

七天之後,水質變清,水草開始適應環境,展現生機

20天後,水草明顯開始生長,發白的莫斯膠已經看不到了。

58天後,成景!大家現在能看出我之前說的幾處留白的效果了吧

相關焦點

  • 水草造景開缸詳細圖文步驟!
    成景照 造景過程 6 在此加放火山巖作為造景裝飾 (造景石材可以依據個人愛好來選擇
  • 佗草造景開缸種植指南
    4.轉水:上文提及,佗草是在工廠大棚裡面半水種植,求的是它快速生長,根系發達,為日後快速造景、快速成景創造條件。因此,佗草造景後需要有一個轉水適應水質的過程。事實上,目前市面上是基本不存在水下葉的佗草,其實很簡單的道理,水上葉的佗草比水下葉的佗草更加厚實抗壓,沒事造景之前轉它幹嘛?
  • 為什麼要在家裡擺放魚缸,談談經驗,幫助新手小白開缸
    作為不久前剛成功開缸的新手,分享一些我個人的經驗,僅供參考。下面就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聊聊①魚缸給我生活帶來的改變和快樂,②挑選魚缸時的一些小訣竅,以及③魚缸造景時的一些心得體會。一.在新房購置魚缸,我做的最正確的決定,魚缸給我帶來的改變和快樂。
  • 接地氣DIY的樂趣,從做缸開始到開缸養水!
    會養魚,造景,懂生活的人都關注了水族圈!
  • 120公分牛毛氈草缸造景:寶蓮燈在牛毛氈原野中穿梭
    所謂大道至簡,很多事物越是簡單,反而越是能提現出原本的真諦,放在水草造景中亦是同樣的道理,縱觀如今很多造景風格,紛繁複雜、造型奇詭,越來越多的工匠之氣摻雜其中,失去了大自然的本真。本篇所介紹的水景,是一個120公分的牛毛氈石景草缸,全缸只用了牛毛氈一種水草,配合單純的石組,群遊的寶蓮燈魚,雖然簡單,卻給人一種返璞歸真般的舒適之感。這組水景僅僅使用了5個被稱之為有「蟲眼」特徵的八海石,忠實再現了「天野流派的石組」造景風格。巨大的「蟲眼」八海石帶來的震撼力,被單一種植的牛毛氈弱化,融合。
  • 「南美風魚缸」開缸教學,乾貨分享!
    文丨宇辰爸爸 點擊右上方【關注】,更多精彩養魚小知識與大家分享,您的肯定是我堅持的動力。
  • 草缸造景常用的素材
    這篇文章我們講一下水草造景所需要的一些素材。要想造出一款美麗的水景,素材是必不可少的,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些素材包括底床、石頭、木頭、水草、化妝沙等。1、底床。底床有很多種,往往作為基質供水草紮根並提供養分。常見的有水草泥、赤玉土、峨眉仙土、陶粒砂、矽砂、巢湖砂等。
  • 1.5噸容量魚缸造景多霸氣?看國外造景大師7個步驟完美演繹
    相比於國內,國外的養魚大神們都喜歡玩一些高端的,看上去很6的,今天在圈內看到這位歪果仁的1.42噸水容量的魚缸造景,簡直酷炫了,看掉了瘋瘋人的眼睛,不禁感嘆,歪果仁真會玩!都喜歡大的東西!哈哈哈!我們先看下用的造景素材:底砂:水草泥+粗粒化妝沙+細粒化妝沙水草:細長水蘭+爪哇莫斯石木素材:沉木+松皮石+鵝卵石
  • 家居水景丨天然迷你矮蝦缸造景教程(附水草種植方法)
    缸體:50*24*30 總容量36L,燈光:5w Led燈光0.14w/L過濾:雅博120外掛式濾筒,
  • 草缸造景,為什麼離不開莫斯?原因很簡單!
    但無論怎麼折騰,總有一種水草,是每次開缸必須的,那就是----莫斯。其實,不光我對莫斯情有獨鍾,ADA大賽獲獎者也多有採用莫斯造景的。為什麼莫斯有那麼大的魅力?受到那麼多人的青睞?我來說一說。一、養殖難度低。莫斯屬陰性草,對光線的要求不高,有沒有CO2都可以活,號稱十大養不死的水草。只是想出狀態的話,還是要稍微下點功夫。
  • 新手小白開缸記:全部350元,滿足你對養魚的嚮往
    寫在前面的話:以下內容來自一位魚友的投稿,他的初衷是為了表達開缸的過程,連標題都給我想好了:「新手小白開缸記」。我覺得他所經歷的過程也可以作為新手朋友的參考和借鑑,因此,我儘可能完整的還原他的養魚故事,希望能引起魚友們的共鳴吧。(全文超過4500字,請大家耐心閱讀!)
  • 莫斯開缸的幾點體會、注意事項
    關於莫斯在草缸造景中的應用,我之前專門作過講述。今天,我就說說莫斯開缸需要注意的地方。莫斯缸可以說是最適合窮人、懶人的水草缸,因為它對硬體要求不高。也許你只需要一隻缸就夠了,當然,這是理想中的概念,必要的燈光還是需要的,畢竟你還要欣賞美景,沒有燈,黑乎乎的看什麼?網上一直流傳一種說法,就是一升水一瓦燈。
  • 圖文並茂,為您講述開缸養水全過程!
    △有魚友的地方丨就會有魚友匯整個詳細的開缸記錄過程
  • 草缸造景中常見的中後景水草有哪些
    所謂新手開缸,是指初次玩草缸或者玩草缸時間不長,打算新開缸或者翻缸。瓶子在這裡給新手們推薦幾種水草,既可以滿足造景需要,還容易養活,有利於新手培養自信心。中後景水草,一般都是可以長得比較高的有莖類水草。
  • 參加世界水草造景比賽你需要準備什麼?
    Fate 2018120x60x60Lighting: ONF FlatOne 120cm x1, T5HO 38w x2, 8 hoursSubstrate: Prodibio AquaDreamOn 2019120x60x60Lighting: ONF FlatOne 120cm x1, Life Aqua Maxlite x2, 8 hoursSubstr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