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純璽,2013年從永順縣人大常委會主任職務退休後,服從組織安排,擔任縣關工委主任。7年來,他把關心下一代工作作為自己一項新的職業,以身作則,親力親為,默默奉獻,團結帶領關工委班子,主動作為,創新工作,吸納社會各方力量,促進本縣關心下一代工作上臺階,不斷取得新的成效,得到上級關工委和縣委、縣政府的肯定。2016年永順縣關工委被評為湖南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
情系青少年,總想做點事
劉純璽從基層教師做起,先後擔任縣委辦主任、縣委副書記、縣政協主席、縣人大主任,工作幾十年,非常關注青少年的成長,為青少年做了不少好事實事,並與青少年結下了深厚的情感。退休時他本有四種打算,還來不及與家人商量,時任縣委書記找他談話,要他為在職領導分擔擔子,擔任縣關工委主任一職,當時他也有些猶豫,但考慮到自己是個共產黨員,應該服從組織安排,於是毅然接受這一任務,並表示不幹則已,幹就要幹好。為了做好工作,劉純璽帶領班子的同志經常深入學校、農村,不知疲倦地工作。有人問他:「你都做了25年縣官,退休後工資也不少,你還圖什麼?」,他說:「我不求官也不圖錢,就是想為青少年做點實事。」看到青少年弱勢群體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問題,讓他不安,同時也看到一些青少年行為失範,倫理道德缺失,違紀違規,違法犯罪,更使他心焦。他想,我是個老幹部,不能坐視不理。本著對青少年負責的態度,想青少年所想,急青少年所需,他為幫助那些急需幫助的人忙碌著。
主動作為,求實創新促成效
劉純璽到縣關工委工作後,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創新求實,主動作為,做好關工委各項工作爭取各級黨委政府和全社會的重視和支持。為創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成效,他帶領關工委一班人,深入基層聽取意見,集思廣益。並根據黨委政府工作的中心和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調查研究,結合本縣實際,提出意見建議供縣委、縣政府決策。他親自起草了《進一步加強全縣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見》《動員全社會力量資助貧困學生》《把關愛留守兒童列入精準扶貧考核工作內容》等建議意見,得到縣委、縣政府的重視和採納。
在推進關工委工作中,他注意創新工作方法以點帶面,親臨指導,總結經驗,推動全局。在2014年的工作調研中,劉純璽和班子的同志了解到全縣有2萬餘名留守兒童,佔小學、初中學生人數42%,他們很多人存在親情缺乏關愛、生活缺乏幫助、學習缺乏輔導、心理缺乏疏導、安全缺乏保護等現象,為探討解決留守兒童「五缺」問題,劉純璽及時向領導匯報和有關部門溝通,爭取黨政的重視和部門的支持配合,親力親為抓試點,並通過研討會、經驗交流會、現場參觀等形式推廣點上經驗,推動全縣關愛工作的開展。在全縣開展了「手牽手、一幫一、結對子」活動,並做到「五清楚」「三不」要求,在全社會形成了關愛留守兒童的濃厚氛圍。他帶領班子發動各級關工組織和廣大「五老」創辦留守兒童之家、示範兒童之家、四點半學校等學習活動場所60餘所,周末和節假日組織學生開展圖書閱覽、文體活動、興趣班培訓、參觀教育基地等校外教育活動,既豐富了學生校外活動內容,又使學生校內學習成果得到鞏固和提高。這些做法得到了省關工委和省婦聯領導的肯定,州關工委在永順縣召開了全州關工委基層建設現場會,推介了永順的做法和經驗。
熱心幫扶,奉獻一片關愛心
劉純璽在工作中,以一個老共產黨員的責任感和一個長者的愛心關注著青少年弱勢群體。他感到,青少年中的弱勢群體最為困難,需要社會的關注和幫助。他把這一群體列為縣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點,盡己所能,傾情關愛,熱心幫扶,使他們在同一藍天下,共享陽光的溫暖。
劉純璽先後組織募集資金180餘萬,資助貧困生1500餘人。在寒冷的冬天,他心系邊遠貧困地區的留守兒童,每年都親自組織「五老」深入到本縣最偏僻的鄉村開展「老少手牽手、寒冬關愛行」活動,走訪留守兒童。2017年他在基層調研中了解到最弱勢、最需要關愛的群體,是社會散居孤兒,而且這一群體需要長期的、經常性的、全方位的關愛,於是他組織縣直7個有關部門和3個志願者協會成立關愛團隊,建立關愛長效機制,即每年兩季助學,「兩節」走訪,一次體驗,四次心理健康輔導,一對一結對「愛心媽媽」,並對監護人的監護實施監督和教育,使這些孤兒充分感受到黨的溫暖和全社會的關愛,不再孤單。
劉純璽就這樣7年如一日,無私奉獻,默默耕耘在青少年成長沃土中,和他一起工作的同志都被他那種嚴謹、務實、正直、坦誠的作風所感染,被他那種同情弱者,樂於助人的愛心所感動。
(州委老幹部局供稿)
( 稿源:湘西網-團結報) ( 作者:州委老幹部局) ( 編輯:孫瑩)
【來源:湘西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