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蚌埠9月26日消息(記者 徐秋韻 通訊員 蚌宣)9月26日,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後第三天,蚌埠片區首批總投資逾100億元的8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為打造世界級矽基和生物基製造業中心、皖北地區科技創新和開放發展引領區再添助力。
作為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三大片區之一,蚌埠擁有良好的創新資源、開放條件、產業基礎和發展優勢。這裡不僅是安徽省第二科教資源大市,還擁有4家主板上市公司、12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3家央企、12家跨國公司和32家行業龍頭企業。自貿試驗區掛牌後,這些企業紛紛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率先開工,形成了你追我趕的良好發展態勢。
「這是繼自貿試驗區掛牌當天,蚌埠片區實現首批項目籤約、首批入駐註冊企業頒證、首單國際貿易交易『三首』開門紅後的又一重要行動,充分體現了蚌埠市委、市政府搶抓自貿試驗區重大發展機遇、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策源地建設、大力發展『雙基』產業的強烈願望和積極作為,我們對能趕上首批開工,倍感振奮和榮幸。」安徽豐原集團董事長李榮傑說。這次集中開工的重大項目中,豐原年產50萬噸乳酸、30萬噸聚乳酸項目總投資達45.6億元,佔據了籤約項目總投資額的一半左右,項目建成後能夠形成年產50萬噸高光學純乳酸和30萬噸聚乳酸生產能力,滿足下遊包裝、注塑、紡織、3D列印等各個行業的需要。而前不久,該企業剛剛實現了國內首條全產業鏈聚乳酸生產線順利量產。李榮傑表示,隨著國內「禁塑」工作的加速推進,以及歐美國家「禁塑令」的相繼實施,環保、無毒、可降解的生物基新材料對傳統塑料大規模替代的產業浪潮即將來臨,作為20年深耕生物基新材料產業化技術的頭部企業,豐原集團已做好了一切準備迎接這片產業藍海,企業藉助自貿試驗區東風,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助力蚌埠打造全國領先的生物基材料之都、國際化的聚乳酸產業集群。
從「開單」到「開工」,自貿試驗區掛牌後,國顯科技顯得十分忙碌。兩天前,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蚌埠片區首單140萬美元國際貿易交易,就來自蚌埠國顯科技有限公司。今天,國顯觸控顯示模組技改及檢測中心項目又成功坐上首批開工的快車,計劃建設3條筆記本觸控顯示模組生產線和一座觸控顯示模組檢測中心,主要為韓國LG公司配套。蚌埠國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蚌埠成為安徽自貿試驗區三大片區之一,為企業對外合作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平臺,企業將用好這一平臺,加強技術攻關,努力拓展外貿市場,爭取實現更大發展。
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蚌埠片區處於蚌埠高新區和禹會區的核心區域。這次集中開工的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項目就位於禹會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內,該項目建成後,預計可年產LED顯示屏等60萬臺以上,實現產值超38億元。「選擇在這裡建廠,來對了!」前兩天得知企業位於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蚌埠片區內,企業負責人十分興奮,這次項目開工建設,該負責人希望能夠加快建設進度,早日享受自貿試驗區帶來的發展紅利。
安徽自貿試驗區蚌埠片區正式掛牌,給予蚌埠企業極大的發展信心。記者從市有關部門了解到當前,越來越多的項目等待開工建設,越來越多的企業期待來蚌發展,在實現自身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為建設世界級新材料產業基地、打造「創新之城·材料之都·製造高地」注入源源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