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年07月31日 10:19 來源: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 關前裕 張歐亞 通訊員 寇華鑫 付瓊
凡是過往,皆為序曲。十堰市車城路127號,從此再無東風總裝配廠。很難想像,這個由蘆席棚演進的東風公司總裝配線,創造了中國汽車製造業的奇蹟。
1970年,原二汽人用榔頭和臺鉗,在這個四面透風的蘆席棚裡打造出第一輛軍用越野車。東風汽車,暢行全國。中國人不能自己造汽車的歷史宣告終結!
自此,不斷推陳出新的車型源源不竭地在這裡走下裝配線,開往大江南北,走向世界。到今年6月,這個當年原始的生產車間,共裝配汽車五百萬輛!
見證了半個世紀的榮耀與輝煌,見證一個邊遠的小山村成長為「中國卡車之都」,這是東風和十堰幾代人共同的記憶。
今年6月28日,這條生產線靜悄悄關停,退出歷史舞臺。
這是一座功勳累累的工廠 結束我國不能自己造汽車的歷史
行走在十堰市車城路,那座高大的銅塑鹰鵰,引人注目。走下第一輛軍用越野車的東風公司總裝配廠,就緊鄰這裡。
今年84歲的黃宗漢老人是第一代東風人,也是東風總裝廠第一代建設者。1969年,33歲的黃宗漢帶著妻兒從長春一汽,來到十堰這個偏僻小山村支援二汽建設,他主要從事描圖和設計工作,參與總裝廠前期建設。
一條山溝建一個廠房,27個工廠都以代號命名,分布在二十多條山溝裡。總裝廠代號是43號,人們稱之為四三廠。二汽生產的所有汽車都在這裡裝配下線,然後走向全國。
當時,黃宗漢一家住在蘆席棚裡。他們幾個搞設計的沒有辦公桌,就在床鋪上畫圖紙。黃宗漢回憶說,當時十堰還未通電,建設者們夜晚就掛起馬燈,在蘆席棚裡製造汽車。1970年,二汽人用榔頭和臺鉗,在四面透風的蘆席棚裡打造出第一輛軍用越野車——EQ240,其以馬力大、速度快、輕便靈活、視野開闊等特點聞名,是我國生產第一代軍車中的重要車型。
這個蘆席棚車間,就是東風總裝廠的雛形。1971年6月10日,總裝配線在廠房內試裝車成功。當年7月1日,第一條生產線首次試裝汽車,二汽擺地攤組裝汽車的歷史結束。1978年,二汽調集5噸載重車和2.5噸越野車各1000輛,在保衛祖國邊疆的戰鬥中一戰成名,二汽車因此被譽為「英雄車」「功臣車」。
裝配二班班長王忠2000年當上班長,在這裡見證了十萬輛、百萬輛、五百萬輛汽車的下線,裝的車從EQ140到153再到如今的天龍,車子越來越高級。
在東風猛士車原總工程師孫鐵漢看來,長春一汽結束了中國人不能造汽車的歷史,十堰二汽則結束了中國人不能自己造汽車的歷史。
這是一條聞名遐邇的風景線 湖北工業旅遊由此發源
記者日前走進總裝廠裝配一線車間,生產設備已全部搬離。下線口「中央企業青年文明號」的牌匾,見證著這個生產線曾經的輝煌。
車間生產臺上,幾張遺落的生產排班表,時間定格在2020年6月28日。當天11時28分,隨著最後一輛東風天錦VR鳴笛下線,1971年建成的東風公司第一條生產線——裝配一線完成歷史使命,光榮退出歷史舞臺。
夏勝濤2010年至2011年擔任總裝廠黨委書記,他說這條生產線是一條功勳線,每5分多鐘裝配一輛車,80%以上的東風車在這裡裝配下線,是我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最先進的生產線。它也成為了一道風景線。隨著東風車暢行全國,總裝廠接待了無數外賓和國內遊客來參觀考察,「不到總裝廠,就不敢說到了二汽」。
凡是到東風汽車公司視察的中央領導,都要到裝配一線參觀。記者在採訪中正好遇到57歲的孫福東,他是總裝廠裝備管理科管理員,是東風二代,6歲隨父親從長春來十堰,16歲到工廠上班,在這裡堅守了31年,是工廠的最後一個留守者。
他印象最深是溫家寶總理。那天他正好當班,溫總理來參觀,不停地向裝配線員工揮手致意,非常親切,讓人感到特別溫暖。
1993年,湖北省開啟工業旅遊試點,東風總裝廠成為湖北工業旅遊發源地。為此,工廠專門安裝了空中觀光走廊,這樣參觀生產互不幹擾,隨著遊客的增多,現場員工也慢慢習以為常。遊客參觀一次收取5元錢,後來漲到10元錢,直到2010年結束。
如今,參觀通道上不再有人經過。
這是一次發展中的鳳凰涅槃 東風人在新的起點續寫輝煌
1985年,第30萬臺東風汽車下線。兩年後,第50萬臺汽車下線,實現了年產量十萬臺的目標。1992年,第二汽車製造廠正式改名為東風汽車公司。
在工業4.0智能製造的背景下,東風總裝廠也完成了歷史使命,所有總裝業務搬遷到十餘公裡外的現代化西坪工廠。如今,東風總裝廠已更名為東風商用車車輛工廠,由原來的一條裝配線,發展為目前的十條裝配線。
隨著《中國製造2025》的發布,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型,東風作為國際化的央企,順應趨勢,走在了改革發展的前列。
2011年9月,東風商用車重卡新工廠建成,裝配八線投產;2019年6月,裝配九線建成,實現雙班生產;2019年12月,裝配十線建成試生產,2020年6月28日,裝配一線搬遷到西坪裝配十線,至此,車輛工廠整體搬遷宣告完成。
「我一直在這裡工作,真是難以割捨。」50歲的雷向明在裝配一線幹了32年,他在離開時十分捨不得。
「告別總裝廠區,標誌著東風商用車淘汰落後產能、升級製造工藝、打造高效現代化工廠又邁出關鍵一步。」東風商用車車輛工廠裝配十線車間副主任霍震環說,「一線關停,大家都很捨不得。但這是改革發展必然趨勢」。
總裝廠老生產線關閉,東風商用車全面開啟新十線生產。
記者日前走進位於十堰市茅箭區的西坪新廠區,車間內,機器簇新,工人精神狀態飽滿,電腦操控,生產工序自動傳輸,一輛輛新車次第下線,濃鬱的現代化氣息撲面而來。
十堰市車城路再無東風總裝廠,但那座銅塑鹰鵰依然高高矗立。
(編輯:裴春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