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首發評測]從AMD重新執刀設計X570主板晶片組開始,我們其實已經可以看到AMD的決心,要在Zen 2系列重新讓大家認識現在的AMD。
TRX40晶片組的所有資料也與三代線程撕裂者同時解禁,正值首發的日子,今天超大陸就以技嘉的TRX40 AORUS MASTER為例,給大家分析一下TRX40晶片組主板帶來了哪些新玩意。
TRX40晶片組:與X570幾乎一樣的結構
TRX40晶片組與X570晶片組同為AMD親自操刀之作,並且經過先前消息確認,TRX40的結構跟X570非常「相似」(AMD答覆是「very similar to X570」,但其實大家都知道什麼意思了)。
下面就羅列TRX40相對於X399升級了的地方。
1、新的主板使用TRX4接口,散熱器可通用
新接口與TR4一樣為LGA 4094接口,但是雖然名字只差了一個X和s,但TRX4針腳的定義與TR4卻截然不同,因此舊主板不能支持新U,新主板也不支持舊U。
因為接口同樣為LGA 4094,所以新主板散熱器安裝孔位與X399一致,此前的TR4散熱器、扣具可以直接兼容新主板。(不過就算換接口的話散熱器廠商應該都會補發一個新接口扣具)
2、主板通道數提升,PCIe 4.0版本,傳輸速度UP
·X399平臺
技嘉X399 AORUS GAMING 7
X399平臺的80條PCIe通道其實主要依靠於前兩代線程撕裂者本身提供的64條PCIe 3.0通道,可用60條,提供給M.2接口和PCI-E接口,其餘4條為與PCH通信使用。
而X399晶片組自身只提供了16條通道,4條與處理器通信,3.0規格的通道都被拿來用作SATA接口,剩下的2.0規格通道就被用作背部各種I/O接口等等。
·TRX40平臺
技嘉TRX40 AORUS MASTER
TRX40平臺有88條PCIe 4.0通道,同樣主要由線程撕裂者提供,具體為48條通道自由分配,4+4條連接NVMe或者SATA,8條連接主板,這裡CPU就提供了共64條,56條可用通道了。
而TRX40主板晶片組提供8+4+4的PCIe通道,還有8條是連接CPU的,加在一起就是24條通道,實際可用通道為16條,與X570是完全一致的。
對比一下X399、X570和TRX40晶片組的結構圖。
X399晶片組
X570晶片組
TRX40主板晶片組
對比著看下來,可以發現這幾代的通道分配結構其實差不多,其中X570與TRX40除了通道數量不同,簡直就是同一個模子裡印出來的,超大陸也不想多說什麼了。。
與上代一樣,部分主板可以通過如此多的PCIe通道分割成多達4條全長PCI-E插槽,一般為兩條滿速X16,兩條X8,另外還會有3個M.2接口。
與此同時,背後的I/O口由於有了大量通道數與高傳輸速度的加成,擴展接口多已經不是什麼稀奇事了,USB 3.2 Gen 2,Wi-Fi 6與5Gbps網卡應有盡有。有些主板還會標配Intel X550AT2雙萬兆網口網卡,工作室互相傳輸超清視頻時會有更高的效率。
3、處理器規格升級,主板供電能力增強
二代線程撕裂者核心數封頂32個(TR 2990WX),而三代線程撕裂者核心數封頂是64個(TR 3990X),所以供電區域加料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我們收到的各品牌TRX40主板,它們的供電規格相對於X399都增強了不少。
這裡以技嘉TRX40 AORUS MASTER為例。
看到這密密麻麻的電感就知道散熱片下的MOS管是什麼情況了
TRX40 AORUS MASTER CPU供電使用了16+3相英飛凌直出式供電,相對於上代同定位的技嘉X399 AORUS Gaming 7 8相合金數字供電,供電相數翻了個倍,但能不能壓得住3990X這個問題還要等到時首發了才能做測試。
CPU供電處引出的熱管連接至左下方音頻模塊散熱片
散熱模塊也獲得增強,不僅是MOS管上方散熱片有熱管連接增大散熱面積,甚至這條熱管還延伸至左下角的網卡與音頻模塊,模塊上又加了一塊散熱片,在CPU滿載烤機時超大陸用手感受了一下這塊散熱片的溫度,有點燙手,證明確實有散熱效果而不是擺設,不過也說明了這代線程撕裂者滿載時給主板供電帶來的壓力是非常大的。
Threadripper搭配TRX40性能實測
TRX40:技嘉TRX40 AORUS MASTER
本次就使用技嘉TRX40 AORUS MASTER作為首測代表,主板之間的差異主要在於接口擴展性與發熱量的高低,CPU性能方面如果不是主板自身有缺陷性問題是不會有多大差異的。
該項目主要以測試主板發熱為主。
主板供電發熱測試就使用Prime 95裡的Smart FFT項目烤機10分鐘測試主板供電溫度。
16+3相供電的TRX40 AORUS MASTER在對付3960X時供電溫度上升至86.8°C,對比常溫46.1°C高了40度,如果是64核那個怪物的話可能就會直飈100°C了。
不過以目前的樣子來看,16相CPU供電可能只是TRX40的標配,以後或許會有更強供電規格的主板出現。
主板PCH溫度測試方面,由於主板的4條PCI-Ex16通道均為CPU直出,所以接顯卡反覆測試帶寬讓PCH負載的方法就沒有可行性了。
我們嘗試過接SATA硬碟,PCIe 4.0硬碟至最後一條M.2接口,外接移動固態硬碟互相對拷數據,但PCH風扇紋絲不動,最後測出最高溫度為47.2°C。
如果能模擬出工作室超大量數據傳輸的使用場景,這裡產生的負載應該能讓PCH的溫度有所變化,但受限於我們手上的硬體,很難做出這樣的效果,這裡的PCH溫度就當一個參考好了。
PConline 評測室總結
一套研究評測做下來,TRX40主板並沒有像當初X570初登場的時候帶給我太多的驚喜,因為新技術已經在X570的時候就已經見識得差不多了。
但對比於X399,它的提升可以說是革命性的,當時X399還有PCIe 2.0通道的存在,再看現在的TRX40全部都是PCIe 4.0通道,簡直是脫胎換骨。
這次TRX40新主板就不存在AM4平臺「X570主板可換可不換」的問題了,雖然接口一樣,但針腳定義不同,想用三代線程撕裂者就一定要換新主板。
可能有人會說「AMD怎麼也玩起換接口了」,要知道Intel的HEDT,從7980XE到10980XE一路都是擠牙膏一般的性能提升,而這次的三代線程撕裂者性能相比起前兩代可謂是頂穿天際,要配起它換一塊用料與設計更好的主板也是無可厚非。
好馬配好鞍,目前比酷睿至尊更值得選擇的HEDT平臺
消費級入門平臺的過家家遊戲已經完畢了,AMD的Zen 2肌肉產品逐漸露出真面目,無論是AM4平臺的旗艦16核Ryzen 9 3950X,還是HEDT平臺24核Threadripper 3960X,都展示出了驚為天人的性能。
Intel的HEDT平臺已經無法抵擋三代線程撕裂者的猛烈攻勢,如果不是Intel至強鉑金系列有針對工作站的特別功能(ECC內存、長時間不關機穩定性好等),這次AMD線程撕裂者甚至都可以「手撕」英特爾的至強系列了。
而再深看AMD的PPT,又能發現一個奇怪的地方:ECC內存支持會在使用特定的TRX40主板時啟用支持。
目前並沒有介紹說哪款TRX40主板會支持ECC內存,這還得留到以後再看了。
按現在的價格,組建一套TRX40平臺需要的花費雖然比一套X299略高,但帶來的性能收益也要比後者高很多,對有需要組建高性能電腦的人來說AMD確實是更值得的選擇。
IODie與CCD集成在CPU中,主板晶片組作用或減少
Infinity Frabic確實是一樣好東西,IODie與CCD結合在CPU裡其實都是歸功於Infinity Frabic,一條高速的晶片內外互聯通道。
藉由CPU直接管控PCI-E4條插槽與若干I/O接口,硬體與CPU之間會因為減少了PCH這條轉接點,通信損耗會變得更少。
現在集成了IODie,以後會不會將掌管其他IO接口的PCH也整合至CPU裡面,這個就要讓大家發揮一下想像力了。
TRX4接口將會長期支持,AM4接口的接班人會帶來什麼變革?
AM4接口只支持到2020年,而TRX4接口AMD聲稱會長期支持,並不會過早更換接口。這次最先出現的TRX40晶片組只能說是線程撕裂者系列中的弟中弟,後面的大哥TRX80和WRX80還在蓄勢待發,AMD的HEDT產品線估計不久後又會有一場好戲看了。
現在各方面的消息都指在DDR5開始量產的時候,AMD才會更換AM4接口。到時除了DDR5之外還會有什麼新技術呢?PCIe 5.0?原生雷電3接口?(估計Intel不會開放)還得到時才能見分曉。
技嘉TRX40 AORUS MASTER圖賞
最後放一下大雕TRX40的靚仔圖給大家看看。
外包裝還是那隻銀雕,設計跟X570是差不多的。
TRX40 AORUS MASTER的配色依舊很大雕,銀黑風格配上一隻顯眼的雕,唯一不同的就是PCH風扇更加顯眼了。
配件包,說明書、信仰大雕貼紙、SATA線、測溫線、天線與理線魔術帶非常齊全。
I/O外殼頂部
I/O外殼下方,可以見到密集的散熱片
I/O接口外殼,外層為裝飾用的一層,有金屬雕圖案和一塊小燈條,下面則是厚實的CPU模塊散熱片。
頂部散熱片,同樣非常厚實。
CPU插座外觀與X399一致,但內部針腳定義已經更換,所以只支持三代線程撕裂者。
左下角音頻與網卡的模塊也有覆蓋散熱片,CPU處引出的熱管連接至此。
PCIe 4.0基本操作:PCH配散熱風扇,只不過這風扇看著比X570的大。
配有4條全長PCI-E X16插槽,其中兩條為X16帶寬,兩條X8帶寬,全部為PCIe 4.0規格。
背後接口為兩個USB 2.0,6個USB 3.2 Gen2,其中有一個為Type-C,一個千兆網卡,一個5Gbps網卡,Intel AX200 Wi-Fi 6網卡與鍍金音頻輸出口。
8個SATA接口,對一般人來說還有多餘,但對有工作需求的人來說可能只是剛剛夠用。
90°轉向的主板24PIN供電接口,可更好走線。
雙8PIN供電並使用實心供電針腳設計,有效降低傳輸損耗與發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