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奔赴小康,教育先行。為繼續貫徹落實湛江市委、市政府與柳州市委、市政府籤訂的《湛江市—柳州市「攜手奔小康」扶貧協作協議(2016—2020)》和《湛江市—柳州市「攜手奔小康」扶貧協作工作方案》以及相關會議精神,紮實推進湛江市—柳州市教育扶貧協作工作,推動教育均衡發展,繼2019年送教活動圓滿完成後,2020年11月30日—12月4日,湛江市教育局又組織教育系統高級教師前往柳州市開展了為期五天的送教活動。
送教活動全家福。
高度重視
縝密部署做好精心準備
湛江市教育局非常重視湛江—柳州的送教活動。活動前,市教育局領導縝密部署,各教研室緊鑼密鼓地做準備工作:挑選優秀授課老師,指導教師精心備課、細心打磨,力求臻於完美;隨隊的教研員也針對各科授課的主題著手準備自己的講座。領導的高度重視、精心準備,學科老師持嚴謹的態度,為送課活動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本次活動,湛江市共派出由中小學12個學科,由骨幹教師、湛江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及學科教研員共26人組成的湛江市高級教師送教團隊,由湛江市教育局林宇主任帶隊,分別到柳州市三江縣、融安縣、融水縣各活動一天。活動期間,柳州市教育局派出了相應學科的教研專家和骨幹教師14人,全程陪同研討交流。本次活動分為小學組、初中組和高中組,分別針對小學科學、數學、語文、英語、道德與法治,初中生物、數學、化學、歷史,高中地理、化學共12個學科進行活動。具體內容為送教老師與活動地老師各上一節課(同課異構)以及專家評點交流並作專題講座。
教育局教研室劉劍老師進行《基於核心素養的初中歷史教學》專題講座。
亮點紛呈
創新教學讓人耳目一新
漸濃的冬意迷醉著柳州,當地層林盡染,五彩斑斕。但送教團隊無心戀著沿途的風景,而是一路奔馳,不遠千裡,不顧舟車勞頓,直奔柳州最偏遠縣城三江縣,而後輾轉到融安、融水兩個縣,進行送教。
教育局教研室劉劍老師進行《基於核心素養的初中歷史教學》專題講座。
湛江市第十二小學陳燕芬老師授課。
■小學組
湛江市第二十五小學科學老師龍文婷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從同學們乘坐的交通工具自然而然地引入課題,讓科學和生活緊密聯繫,隨後龍老師拋出一系列層層遞進的問題讓學生思考,不僅讓學生掌握了科學的實驗方法,更是打開了他們探索知識的大門。
小學科學隨行專家、湛江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湛江市第二十五小學李曉耘主任對本次送教活動進行了點評:授課老師在執教過程中,無論是指導思想還是課堂的設計都充分體現了科學課程標準的理念,體現了科學學科的本質。課堂上教師創設了問題的情境,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引領學生在探究中體驗,在體驗中探究。
隨後,李曉耘以《讓思維進入教學,讓課堂具有靈魂》為題做講座。她指出,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開展對學生科學思維的訓練、培養,是科學課程標準賦予的一項基本要求。講座圍繞巧引善導,點燃思維火花;注重探究,增加思維含量;數據分析,提升科學思維;科學表述,發展學生思維這四個方面,並結合詳細的課例展開闡述。
湛江市第二小學數學老師李茜茜與柳州市三江縣民族實驗小學、融安縣第三實驗小學、融水縣民族小學三所學校的老師進行了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植樹問題》的同課異構活動。李茜茜運用「化繁為簡」的教學思想推導教學,把複雜數學從簡單數字推導出找出規律,為學生滲透推理問題的思維方式,從而達到讓學生找到解決複雜數學問題的方法的教學目標。
小學數學隨行專家、吳川市小學數學教研員凌連霞老師做專題講座《如何讓學生愛上數學》。凌老師以言簡意賅的理論知識,豐富有趣的案例,生動活潑的小遊戲向老師們展示了如何讓學生愛上數學。講座中,主講與聽眾互動熱烈,精彩紛呈。凌老師獨具特色的教學手法打破了數學傳統枯燥乏味的課堂模式,讓老師們聽了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受益匪淺。
湛江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湛江市第八小學梁桂雲老師在柳州市小學語文兼職教研員林雪玉校長、遂溪縣教育局龐彩虹老師的陪同下,走進了三江縣民族實驗學校、融安縣第二實驗小學、融水苗族自治縣民族小學,與三所學校的老師進行了統編版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少年閏土》(第一課時)的同課異構。梁老師的課注重滲透方法,關注表達,體現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教育理念和小學語文高年級「指向表達」的教學理念,得到了柳州市小學語文教研員和小學語文老師們的好評。
隨行專家遂溪縣小學語文教研員龐彩虹老師作專題講座《新教材,新意識》。龐老師基於統編教材的實踐,與老師們一起探究從「緊扣雙線,定準目標」「凸顯重點,長文短教」「讀寫結合,授之以漁」「關注銜接,螺旋上升」四個意識進行備課。
柳州市小學語文兼職教研員林雪玉校長對梁桂雲老師的課做詳細的專業點評,認為梁桂雲老師的課有七個意識:有目標意識,有文體意識,有語文要素意識,有教材意識,有創新意識,有學生的意識,有備課的意識。
湛江市第十二小學英語老師陳燕芬上的是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Read and write。陳老師的課精心設計,基於閱讀素養,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和閱讀技巧。通過層層問題的設計,以任務為驅動,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和思維特點,搭建各種必要的支架,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篇章主題,引起思考,激發孩子表達欲望,拓展思維的廣度和深度,逐步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隨行專家、湛江市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湛江市第十二小學副校長李小會做專題講座《基於核心素養的小學高年段英語讀寫結合策略探究》。李老師聚焦英語核心素養,分享了她聽小學英語複習課的所學、所思,並從對英語學習活動觀的理解和如何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兩個方面,基於陳燕芬老師上的讀寫課與大家進行了理論與課例分析相結合的分享。柳州市教科研究所教研室蘭冬梅主任說,李小會老師的分享和陳燕芬老師的示範課給予了他們理念上的衝擊,為他們做了一個很好的」基於核心培養的小學英語教學活動觀」下的讀寫教學的示範,每一位參與者有了清晰的以核心素養培養為目標的「英語教學活動觀」下的讀寫課課堂教學模式。
霞山區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湛江市第二十五小學的陳豔華老師在柳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唐麗副所長、兼職教研員吳玉萍主任、霞山區教育局教研室薛茁老師的陪同下,與柳州市三江縣江川小學、融安縣實驗小學、融水縣第三小學三所學校的老師進行小學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第六課《人大代表為人民》的同課異構活動。陳豔華老師運用了音樂、視頻、體驗活動等手段,使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於輕鬆愉悅的課堂氛圍中主動探究,在體驗中完成學習任務。
霞山區教育局教研室薛茁老師做專家講座,帶來了新的理念:道德與法治課的五個評價目標分別是教學內容的適切選擇,教學目標的精準設計,教學活動的智慧實施,德育意義的巧妙通達,教學倫理的自覺彰顯。
湛江市第二中學李華女老師授課。
■初中組
初中數學陳惠娟老師在本次送教活動中,立足學科思維,落實學科理念,採取新穎的授課方式為學生講授了《點和圓、直線和圓的位置關係》的複習課。採取任務驅動的形式,將知識問題化、問題系列化,圍繞兩個基本圖形,引導學生創設一系列的問題情境。在問題情境的創設中,陳惠娟老師做到知識覆蓋面廣、知識間聯繫深、滲透方法多,讓學生從簡單到複雜的情境中提煉知識點、總結數學方法,教學目標達成度高,教學效果顯著。
湛江市兼職教研員、霞山區教育局教研室方建波老師,在送教前組織霞山區李虹名師工作室和湛江市第二十中學數學教研組,針對送教課題展開反覆的鑽研,不斷地磨課,力求達到最高標準。送教課後,方建波老師對每位教師的授課進行了精細的點評,在肯定的同時也提出了一些改進建議,並開展了《立足學科思維,構建高效課堂》的微專題講座,為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明確了方向。
初中化學老師韋妮以假黃金新聞導入課題,通過複習法、指導朗讀法、演示實驗法幫助學生理解金屬與氧氣的反應;利用柳州當地資源引出金屬的化學性質,緊接著通過小組實驗探究幫助學生掌握金屬與酸反應的化學性質。有趣的是,韋妮採取音樂的方式形象地描述幾種金屬與酸反應的劇烈程度,既豐富了課堂氛圍,也加深了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與記憶。這節化學課讓學生耳目一新,得到當地聽課老師和專家的充分肯定。
戴志娜老師開展了《鞏固基礎,厚積薄發》的中考複習講座,從「張弛有度,紮實根基」、「追根溯源,培育素養」、「知識梳理,構建網絡」、「因材施教,培優輔差」四個方面全面分享了中考複習策略,幫助廣大教師明確複習工作的方向。
此外,湛江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趙君老師給融水縣學生上生物課;湛江市教育局李遂梅老師分享其對初中生物教學的思考;湛江市二中海東中學陳婷老師給學生上歷史課;市教育局教研室劉劍老師進行了《基於核心素養的初中歷史教學》專題講座。
湛江市第二十中學陳惠娟老師授課。
■高中組
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學高中地理老師張修宜為送課點帶來的新課是 「觀天氣,識鋒面」。張老師通過創設情境、設計探究教學過程,以問題鏈形式和課堂實驗,引導學生分析冷鋒這一常見天氣系統,引導學生結合新舊知識比較聯繫,聯繫生活實際,培養了學生思維能力和地理素養,發展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隨行專家、湛江市教育局梁景培老師對《鋒面系統》這節同課異構進行點評,認為四位老師教學風格特色盡顯,特別點評了來自三江中學的胡素丹老師從學習目標與知識體系入手,課堂上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究的形式突破教材的重、難點,通過聯繫生活實際升華學生的情感態度,通過分層訓練來鞏固和提升學生的地理能力。隨後,梁景培老師做《支柱式教學促進綜合思維進階》講座。
湛江市二中高中化學李華女老師與三江中學的何老師、融安縣高級中學黎釗良老師、融水苗族自治縣中學梁柳瓊老師進行必修一《鐵的重要化合物》的同課異構。送教前,李華女老師立足於新教材素養為本的指導思想,精心設計課堂,並在二中進行了提前授課。在林宇老師和王桂容老師的指導下,李華女老師對課堂內容進行反覆修改,精益求精,力爭把課堂每個細節落實到位。
湛江市二中化學備課組長王桂容老師作為隨行的專家,則精心準備了題為《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視野下的人教版高中化學教學探討》的講座,旨在加強兩地新高考新教材交流,促進共贏。課後科組研討中,王桂容指出何老師以學案的方式進行教學課堂效率高,李華女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基於分類觀和氧化還原反應觀設計課堂,有助於培養學生學科思想;林宇老師分享了以高考命題為導向的高三試題研究,和當地老師就上課前全班齊讀的方式是否有助於理科的學習以及課堂中小組討論的方式是否有效這兩個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湛江市二中、湛江市袁勇名師工作室成員裴姍姍老師為送教點帶來的同課異構課程是高中物理《靜電場複習》,通過回顧靜電電場的基本內容,利用問題引導的方法深挖學生的迷思概念,將學生對靜電場的認知外顯出來,抓住學生不確定的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和判斷,一步步引導學生鞏固對靜電場內容的理解,特別釐清易混概念。
隨行專家、湛江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湛江市二中袁勇老師結合所至學校物理科組教師的意向,在三所學校進行了《如何讓核心素養落地》《基於新高考評價體系的高三複習策略》《科組建設》的專題講座,並結合核心素養的要求對授課教師的複習課進行點評,內容豐富多彩,受到物理組教師的熱烈歡迎。
送教效果得到
與會老師和專家的肯定
本次湛江到柳州為期5天的送教活動,繼續貫徹落實了湛柳兩地攜手奔小康的會議精神。送教活動,特色展示,精彩紛呈,意義重大。富有深度的課堂,渴求發展的學生,積極參與的同行,恰到好處的教學設計,先進新穎的教育觀點,思維火花的熱烈碰撞,叩問心靈的會心一笑以及緊鎖雙眉的掩面深思,無不透露著這一次送教活動的精彩與價值。
●高水平示範推進教學研討不斷深入
此次活動,各位送教老師都展現出較高的業務素養,使參加活動的教師得到了一次研討學習的好機會,學到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課堂教學經驗,為自身實踐提供了借鑑。生動、新穎、精彩的授課,充分發揮了優秀教師的示範、引領和帶動作用。在課後交流中,不少老師用「示範」「榜樣」「完美」「精彩」「新課程的典範」等詞來描述各授課教師和做講座專家給大家帶來的深刻啟迪和良好示範。
●多元化輻射引領青年教師專業成長
參與此次觀摩活動的老師以年輕教師居多,他們中大多數是偏遠地區縣、鎮級教師,在理論素養、實踐經驗、教學水平等方面參差不齊。此次送教活動,精彩的課堂示範,精闢的專題講座,既有理論指導,又有方法引領,及時解決了他們在教育教學中的疑問,這對促進青年教師特別是偏遠縣、鎮中小學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技藝和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全方位展示推動教學改革縱深發展
此次送教活動,充分展示了我市所送教的12門學科教學研究的水平和現狀。通過同課異構,共72堂展示課,72場課後點評和研討,代表著我市12位名教師和14名專家在課堂教學改革方面的研究方向和成果。此次活動,營造了研究課堂教學改革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激發了老師們的研究與實踐熱情,更為縱深推進柳州三江、融安、融水三個縣的課堂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範例。
「一筆一划皆是情,一字一句皆是意。真幫實扶暖人心,送教下鄉傳真情。」集中送教活動送去的是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課改信息、教學方法和有效教學技巧,廣大教師在相互交流學習過程中得到了共同提高。此次送教送教活動得到與會老師、專家的高度評價,他們反饋:這一送教活動帶給他們的是一種思索,一種提高,一種巨大的影響,一種量的升級。同時,利於湛柳兩地教師攜手成長,利於教師們在交流共研中得到提升,對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此次送教活動還充分展現了湛柳兩地的友好關係,較好地完成了助推教育扶貧的目標,推動教育均衡發展,有利於教育事業的改革。相信在兩地的攜手共同努力下,兩地的教育一定會越來越好,未來探討出更多優秀的教學方法,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