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好談二代接班:傳承的是體系

2020-12-27 新浪財經

來源:時代周報

原標題:劉永好談接班:傳承的是體系

時代周報記者 章遇 發自成都、上海

中國第一代知名民營企業家劉永好對女兒劉暢的誇讚毫不吝嗇。

「由劉暢直接管理的新希望六和今天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飼料企業和豬雞鴨生產加工的主要企業。公司市值也得到極大提升,說明投資者也是明白的,他們用自己的方式來投票支持。我對這樣的格局感到很高興。」10月21日,在成都召開的2020(第四屆)天府論壇上,劉永好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稱。

新希望六和(000876.SZ)是老牌農牧巨頭新希望集團旗下最大的上市公司。近年來,劉暢越來越多地走向臺前,被外界視為中國民營企業二代接班人中的代表性人物。

自出任新希望六和董事長以來,劉暢在內部不斷推行新的戰略布局與組織變革,推動新希望從「飼料大王」向「養豬大王」和「食品王國」轉型,從飼料向產業鏈兩端的養殖及食品消費領域不斷延伸。

如今已是劉暢執掌新希望六和的第八個年頭。從財務數據上看,劉暢交出的「成績單」頗為亮眼。從開始接班的2013―2019年間,公司的營業收入從694億元增至820億元;歸母淨利潤從19億元增至50.4億元;市值也由原來的270億元左右,一路衝突千億元大關,7年間上漲了6―7倍。

「傳承不是傳一個人,是一個體系。劉暢正在帶領一幫人做創新、做變革。在她背後,是2000多位30歲上下的新希望中層以上管理者的成長和進步。」劉永好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二代接班

新希望是國內較早作出傳承接班安排的民營企業之一。將新希望交由女兒打理的那一年,劉永好62歲,而劉暢僅33歲。

出生於1980年,劉暢16歲赴美留學,2002年回國後進入新希望集團,擔任新希望農業辦公室主任、新乳業辦公室主任和四川南方希望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等職務。

關於可能接手父親創辦的企業,劉暢也曾有過迷茫與猶豫。作為80後女性,她愛美愛唱歌,追求時尚,對養殖場、屠宰場有種天然的「牴觸情緒」,花了很長時間做心理建設。早期,她嘗試過自己創業,賣過首飾開過店,做過廣告諮詢。「原本想按照自己的興趣來過,後來發現興趣不一定是事業。」劉暢說。

2006年,劉暢重回新希望。在內部歷練期間,劉暢一直很低調,在她看來,自己那時候年齡尚小,「父母不希望我的一些幼稚想法和缺點過早被曝光放大」。

直到2011年全國兩會期間,劉永好在媒體發布會上主動將女兒介紹給媒體,劉暢才首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不久,劉暢就任新希望集團團委書記。同年11月,隨著新希望資產重組完成,劉暢首次進入到公司董事會。那一年,劉永好剛好60歲。

經過一番調整鋪排,2013年5月,33歲的劉暢正式出任新希望六和董事長,劉永好退居二線。為了扶女兒上馬,劉永好請來了國內管理學界知名學者陳春花擔任聯席董事長併兼任CEO,手把手地「輔佐」劉暢。

劉暢上任後,大力推進養豬戰略布局的同時,對內部管理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最初那幾年,新希望的業績起伏不定,外界對這位80後少掌門的質疑聲不斷。

事實上,劉暢接班的時間點非常尷尬。彼時,新希望以飼料業務為主,受禽流感、速生雞事件等衝擊,2012年公司淨利潤大幅下滑35.4%,內部又面臨與六和集團重組後的複雜整合問題。

「變,是新希望的文化。創新是被逼出來的。」劉暢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稱。她回憶說,自己接手新希望六和時,公司營業收入和利潤增速都在放緩,「當時我們整個商業模式已經延續了很多年,上遊和下遊看不到大的變化,必須用新的方式、新的模式來重新看待這個企業。」

近兩年來,順著豬周期上行之勢,新希望的養豬戰略成效顯現。10月13日,新希望發布的三季報預告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48億―50億元,同比增長56.27%―62.78%,前三季度的盈利已相當於去年全年的利潤。

「小鬼當家」

在公司低谷期安排女兒接班,劉永好也是經過一番考量的。經過30年發展,新希望遇到了增長停滯的瓶頸期,整個飼料產業也處於飽和狀態。如何調整航向,更新運作體系,將80後的女兒推到前臺成為變換局面的關鍵一步。

「新希望就是要『小鬼當家』。」劉永好說。他希冀通過劉暢的接班,全面推動新希望管理團隊的年輕化,打造新的運作體系。

「我們創業者年齡都大了,對待新經濟、網際網路數位化的轉型,我們的理解顯然不如年輕人。所以怎麼樣培養一批年輕人,怎麼樣讓年輕人成為公司的領導者和主要骨幹,這是考驗我們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最核心的問題。」劉永好對時代周報記者指出。

據新希望相關負責人透露,截至2019年年底,公司中層管理幹部90後佔比23%,85後佔比高達59%;中高層管理幹部中,90後佔比7%,85後佔比29%。

「小鬼當家,肯定也闖過禍,也幹過不靠譜的事情,但是好在我們這個決定做得早。」劉暢對時代周報記者坦言,新希望特別講究用新青年,也給了新青年犯錯的機會和容錯空間。「這7年我不能說是執掌(新希望六和),我是跟大家共同成長過來。跟這些人一塊犯過錯,一塊鬥過嘴,一塊哭過笑過,對我來說有很強的親近感。」

對「最年輕總裁」張明貴的火線提拔,也是新希望體系邁向年輕化的一個縮影。

張明貴出生於1982年,比劉暢小兩歲。2008年畢業後即進入新希望集團,曾任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團委書記、辦公室主任等職位。2014年起,年僅32歲的張明貴開始擔任新希望地產總裁。在其掌舵期間,新希望地產進入快速上升期,從原來的TOP100榜單之外一路殺進TOP50序列。

今年9月7日,張明貴從新希望地產調任新希望總裁。履新不足一個月,張明貴又升任新希望執行董事長,跟劉暢正式搭班子。

「張明貴跟我幾乎是同齡人,我們是在一起成長過來的,我可以像照鏡子一樣隨時去看自己哪點長哪點短,然後知道應該如何取長補短。所以我與張明貴的搭配是非常有基礎的,我們彼此非常了解,也知道他的能力在哪裡。」劉暢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在劉暢看來,對張明貴的任命體現了新希望在重要戰略時期的人才迭代。新希望將養豬視為「1號工程」,而當下養豬產業囊括了拿地、工程建設、標準驗收等一系列複雜的專業工程。

「張明貴之前在地產板塊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拿地、整合資源、快速周轉。今天養豬做的也是同樣的事情。」劉暢認為,養豬本質上還是一個以完全成本來爭奪絕對競爭力的行業,必須兩手抓,一方面抓發展,另外一方面要抓精細化運營。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這也是新希望第一次設置「執行董事長」這一職位。

「張明貴非常善於做團隊溝通和認知的達成,這個能力在我們持續做組織變化的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劉暢對時代周報記者說,「我希望跟他不是上下級的關係,而是相互商量的關係。這也吻合90後、00後的處事方式,我們更早去適應這種『去大王化』的環境,可能會讓自己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相關焦點

  • 「川渝首富」劉永好出手!或為兒子接班鋪路?
    02  近幾年,隨著新希望體系的大力發展,劉永好家族財富也水漲船高。  根據胡潤百富榜數據,2017年,劉永好家族財富為425億元。到了2019年,劉永好家族財富已經大漲至800億元,排名中國百富榜中第26位。
  • 視頻|劉永好吐槽自己「命苦」:羨慕跳廣場舞的同齡人
    來源:中國企業家劉永好從傳統的農業白手起家,三十餘年橫跨農牧與食品、化工與資源、地產與基礎設施、金融與投資四大賽道,坐擁3家上市公司。作為第一代民營企業家中的「常青樹」,他為何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自嘲命苦,羨慕跳廣場舞的同齡人?
  • 利用傳承契機促進家族企業的創新
    數十年的風雨兼程,第一代創業的企業家們漸漸老去,中國的家族企業進入了代際傳承的高峰期。不同於西方的家族企業,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家族企業傳承時間較短,且第一代中國家族企業的創始人們經歷了中國社會制度環境的一系列變遷,見證了中國從一個最不發達的經濟體成長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個體私營經濟的地位也從原來的不被承認到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 劉永好「川劇變臉」收長女股權,新希望地產負債800億
    此外,劉永好的「變臉」大戲除了在集團業務中上演,集團的股權架構近期也有大幅調整,引發外界對新希望繼承人生變的種種猜測。【一】傳承生變?劉暢也在此前接受採訪時暗示,因為自己是女兒,父母在接班問題上沒有明確回復她。對脫胎於家族企業的新希望集團來說,劉永好一直有明確規劃:不僅企業傳承要早,不能等到繼承人20多歲再接班;還要給繼承人一個年輕化的管理層。
  • 2020創二代力量 | 賴建堯:接班半路去創業
    家族企業傳承向來是世界難題。家族企業能否成功傳承,不僅事關企業個體的興衰存亡,更關乎國家經濟的穩定與發展。近幾年中國民企逐步進入新舊交替的傳承期:老一代企業家輝煌依舊,但不容忽視的是,創二代群體逐漸崛起,登上時代舞臺。創二代如何引領企業再創輝煌?打江山者與守江山者,孰易孰難?
  • 「企二代」接班大掃描:探訪青島上市公司的「後浪們」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矯月「企二代」接班正成為中國各行各業公司的「一景」。據《證券日報》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備受關注的青島上市公司群體,近年來悄然掀起「企二代」接班熱,越來越多的「企二代」進入上市公司核心管理層,從而進入公眾視野。
  • 桔子財經|「創二代」的接班考卷:年輕化和網際網路化
    山東「創二代」看重資本和傳承當下,第一代企業家正在老去,甚至已經逝去。接班的兒女,似乎更願意被稱「創二代」,而不是外界喜歡叫的「富二代」。眾多二代企業家開始接班,他們的成長關乎企業發展方向,備受關注。兩個年代的人和思維,必定經過碰撞和交融形成一個全新的思路,引導企業繼續前行。然而,能否做好傳承,直接決定了未來的發展。在波濤洶湧的商海中沉浮,掌舵人需要創新,更需要穩中求進。中國是世界上白手起家富豪最多的國家,九成多的中國企業家是真正的「富一代」。
  • 神秘接班人大盤點!廣東36大地產家族二代,誰最低調,誰最能幹...
    「80後」正成為粵系地產家族接班的中堅力量,「90後」即將完成接班的臨門一腳。25歲前後出道,30來歲登頂,40歲前完成接班,是「地二代」的普遍節奏。在家族觀念傳統的廣東,家業傳承並不存在明顯的「傳子不傳女」現象,巾幗不讓鬚眉,女兒甚至更受父輩器重。
  • 富二代們不願接班?中國家族企業集體面臨代際傳承
    (原標題:富二代們不願意接班怎麼辦?中國家族企業集體面臨代際傳承) 經濟觀察網 胡群/文 中國當代第一代企業家即將退出商海。
  • 挖地球、揉湯圓,三全二代接班十年,陳氏父子上演反轉劇
    通常,接班的二代更會做出陳澤民的那種離經叛道的舉動。現在反過來了,已經交權的、70多歲的父親要拿幾千萬去打一口井,作為自己所謂的地熱新能源發電的二次創業。大兒子陳南和二兒子陳希覺得「想起一出是一出的不靠譜」,竭力往回拉。按陳澤民的話說,他考慮得已經很周全了。他年輕時對半導體無線電專業的熱愛讓他對溫差發電半導體發電潮汐發電十分痴迷。
  • 跨代對話 一場關於製造業的接力賽
    然而,無論是珠三角還是長三角地區的民營企業都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是:改革開放後,「洗腳上田」的第一代企業家正在或即將退休,不少民營企業都面臨著傳承與接班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企業能否順利交接、能否在新的經濟大浪潮中保持屹立,二代能否守住企業創新,也間接影響著當地的經濟根基。
  • 兒子、女兒齊上位,考驗德力西胡成中二代接班續航力時刻來了
    兒子、女兒齊上位,考驗德力西二代接班續航力時刻來了德力西創辦人胡成中溫州樂清的柳市,領改革風氣之先,被譽為「溫州-台州」模式的發源地,如今是中國著名的低壓電器之都。一代會老,二代當立,傳承無小事。同樣,正泰和德力西這二家溫州老牌民企也都啟動了交班。2019年春天,德力西開啟代際交替的「扶上馬」第一程,胡成中兒子、女兒均正式邁上前臺,在傳承布局上有什麼可圈可點地方呢?兒子胡煜鐄,已頂替父親胡成中,成為德力西集團總裁,負責日常經營管理,女兒胡煜清,現為德力西集團執行副總裁。
  • 【中國夢·踐行者】80後海歸接班10年助公司業績增長四倍,熱心傳承...
    【中國夢·踐行者】80後海歸接班10年助公司業績增長四倍,熱心傳承華僑文化金羊網  作者:孫晶 王丹陽  2020-06-13 雖然如今企業營收已是
  • 富二代們不願意接班怎麼辦?中國家族企業集體面臨代際傳承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胡群/文 中國當代第一代企業家即將退出商海。「當前執掌家族財富的這一代人的平均年齡為55歲,55歲以上人群佔比超過一半,他們正在考慮財富的傳承規劃,這與目前全球正在經歷的重大世代過渡趨勢相符」。
  • 王石:我不服氣劉永好
    第一,我剛才聽到了劉永好的演講,他是我非常好的朋友,他開始時大談房地產,嚇我一跳,後來他又轉到談農業、談養豬,我就鬆口氣了。他要做房地產,我們就沒飯吃了。我記得十年前,《中國企業家》就給我發終身成就獎了。一般來講,應該是我到了坐著輪椅的時候,把我推上來發這個獎還比較合適,怎麼我年紀還沒到坐輪椅的時候就發了?
  • 「地產二代」走向前臺
    來源:斑馬消費上周,合生創展集團炒股浮盈超30億的消息刷屏,外界再次見識到地產二代朱桔榕的手法。「接班」近1年,北上拿地王、押注投資、看好商業地產……朱桔榕試圖帶領這隻沉睡的「華南虎」由「慢」向「快」。朱只是中國房企二代接班的一個代表。
  • 當大力養豬遇上豬價下跌,接班劉永好七年的新希望董事長劉暢:下跌...
    期初,「接班不暢」、「資產縮水」等外界質疑不斷,彼時的劉暢也一度被這種消息所困擾,「非常忐忑、興奮、非常累,腦子裡一直惦記著昨天哪些事情沒做好,哪些話沒有說好」。但她很快調整好了心態,將精力集中到公司的經營管理上。七年來,劉暢按照自己的想法打造出了一個全新的新希望:一方面夯實飼料主業,另一方面向產業鏈兩端延伸,大力布局豬養殖、食品業務。
  • 金融圈「話題女王」新光公主吳欣盈接班記
    吳火獅去世後第三天,大家長吳桂蘭在關鍵時刻挑起了丈夫留下的重擔,並召開了家庭會議,指定大兒子吳東進接班,出任新光集團旗下主要企業負責人。許多傳承領域學術文章,將大家長吳桂蘭這次「倉促」安排,列入缺乏規劃、倉促接班的失敗接班案例,其理由是為日後吳氏兄弟鬩牆埋下隱患。 事實上,這種認識是錯誤的,理由有三:(1)做好傳承規劃,是需要時間的。
  • 藍光「二代」走向臺前!「地產二代」們迎來接班大年
    在30歲的藍光發展迎來25歲的副總裁、營運長之前,早已有大批「地產二代」走入公眾視野。而當「地產二代」走向臺前趨於普遍,觀察這些「後浪」的動向,或許也就可以窺見整個地產界未來的某些跡象。撰文/ 姚悅編輯/ 盧泳志近日,藍光發展(600466)董事局主席楊鏗之子楊武正正式走向臺前,擔任公司常務副總裁、營運長,分管投資體系、經營體系。
  • 創二代來啦│三連升!佳兆業二代郭曉群正式接棒
    不到一年之後再次調整,本次人事變動「接班」意味則更加濃重。低調蓄力 佳兆業二代蟄伏已久與大多數的「創二代」相似,今年28歲的郭曉群是一個不折不扣的90後,有著海歸背景。天眼查資料顯示,郭曉群畢業於埃塞克斯大學管理學專業、倫敦大學社會學專業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