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小白,3條潛規則要記牢,第一條就是不要把同事當朋友

2021-01-13 心理蘇庸子

職場不是走秀場,而是鬥獸場。比的不是誰更厲害,而是誰能生存下去,誰能活得更久。

首卷語

每個人都會從校園走到職場。沒有人會一直受到父母或是學校的保護,我們總要走出來自己面對社會,面對職場。

初入職場的人少不了走一些彎路。新人總會更困難一些,往往幹活最多,拿的工資最少。但這些還不是最辛苦的,最難的是要處理和同事的關係。

有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一個很好的規劃,但是投了幾份簡歷,面試了幾次就會發現,遠比想像中要困難得多。

遇到一些不公正的對待,有的人會選擇頻繁的換工作,有的則是忍氣吞聲,因為不能保證自己的下一份工作就會比這個好。

那麼剛進入職場的新人要注意哪些事情呢?下面給大家三個小忠告,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一、永遠不要和同事就交心

剛進入職場的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和同事搞好關係,他們會很友善的對待同事,不單單是想在工作上得到對方的幫助,更希望能和他們成為朋友。

如果這個時候有個人願意向自己伸出援手,就會把對方當成自己的好朋友,並且很信賴對方。

空閒的時候也喜歡和同事待在一起,聊聊八卦,談談心事。有些比較實在的朋友,甚至會把自己的家庭情況都全盤託出,從內心深處想要得到同事的認可。

但是這種做法是非常不正確的,因為同事之間難免會有利益的衝突。這樣建立起來的關係是很脆弱的,如果有一天涉及到你們的利益問題,那麼這段友誼就會戛然而止了。

如果你曾和對方表達過對工作,對老闆的不滿,這些就會成為一個導火索,他們很容易將你說過的話告訴領導,自己卻渾然不知。

職場中很難有真正的友誼,大家的關係都建立在互利互惠的原則下。

就像人際交往中的經濟人假設(Economic Man Hypothesis)強調的:人類是一種經濟動物,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獲得最大的利益。

人們關係的好壞取決於立場的相似,我們可以從同伴中獲得潛在的好處,同時會給出相應的回報。

反觀職場之中,同事之間大多都是競爭關係,不滿足互利交往的情況。當你和同事之間同時競爭一個職務的時候,對方很有可能會在暗處捅你一刀,而你還在傻乎乎的當對方是朋友。

所以在職場中不要和同事交心,也不要什麼事情都和對方說。

二、不要和老闆作對

初入職場的新人總會帶著一些傲氣,對老闆的一些指令或者想法不認可。或者是自己很認真地完成一項工作,卻沒有得到上司的肯定,這個時候本能的想要爭論,想要為自己辯解。

這種做法是很不可取的,往往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工作要重新做,還會給老闆留下不好的印象。不如冷靜下來,參考一些讓老闆滿意的方案,按照老闆喜歡的風格去完成。

這樣一來不但節省了時間,還能讓老闆滿意,給對方留下一個好印象。

雖然阿諛奉承讓人不齒,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們按照領導的喜好辦事,這樣一來你的職場生涯會更加順利,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三、不要在職場中強調公平

新人在進入職場的時候大多都會犯這樣一個錯誤,希望在工作中受到公平的對待,認為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萬事無憂了。

其實職場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我們除了要完成本職工作之外,還要應付各種突發情況。

比如領導突然要求加班,或者是要休息的時候接到修改方案的通知,又或者身邊的同事得到了重用,自己都會產生強烈的不滿情緒。

如果你一直要求「絕對公平」,那麼只會對工作不滿情緒不斷增加,形成惡性循環,開始消極對待工作,讓自己會越來越痛苦。

與其每天愁眉苦臉,不如放平心態,認清職場的規則,努力地去融入。

心理學家認為,情緒對我們工作效率的影響是很大的,如果一直沉浸在消極的情緒裡面,也不會做好自己的工作。

如果工作環境給我們帶來一些「心理落差」,不如努力去調節,告訴自己職場中就沒有絕對的公平,努力保持情緒的穩定,在遇到機遇的時候努力去爭取,也會得到上升的機會和領導的認可。

結語

初入職場的小白要牢記上面提到的三個職場潛規則,保持一顆平常心。在遇到不公的時候積極去應對,而不是逃避和怨懟,認真做好本職工作,才會讓自己越走越好。

作者|陶庸子

編輯|陶庸子

圖片|來源網絡

參考資料|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相關焦點

  • 職場的潛規則,同事不等同於朋友,理解這些在職場當中如虎添翼
    在職場當中要分清朋友和同事,同事不等於朋友我們在進入職場之後,常常都喜歡先結交一個和自己性格、品質相同的人來成為朋友。但是,我想告訴你的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因為,我們在進入職場之後。就沒有學生時代的朋友了,我們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
  • 被忽略的6條職場潛規則,早知早受益
    其實思來想去,是不是發現混職場也是有潛規則的,那些不為大多數人知的職場潛規則,往往可能就是決定你職場混得好不好的關鍵因素,今天就告訴大家6條容易被大家忽略的職場潛規則。 2.六條職場潛規則
  • 職場中,獲取權力的五條「潛規則」,不懂得的人,再能幹也是白幹
    在職場,有許多人認為權力是領導層提供給下屬的,認為獲取權力是被動的。其實,從本質上講,權力是你自己爭取的,是憑藉自己的能力去獲得的。以下分享職場中,獲取權力的五條「潛規則」,能悟透,就不愁不能出人頭地,而不懂得的人,再能幹也是白幹。
  • 職場禁忌:不能把同事當朋友,否則受傷害的是自己
    工作場所就像一個大熔爐,各式各樣的人都有,每個人的性格也不一樣,所以在和同事相處時,一定要克制,不要冒犯。但是又不能因為害怕接觸就把自己封閉起來,那樣也不利於自己在職場上的發展。在工作場所,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是,是否可以把同事當成朋友?我覺得值得做朋友。
  • 與人相處時,有3條「潛規則」不可不知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人越是長大,社會閱歷越豐富,也越來越不懂社交,身邊的朋友更是越來越少。的確,日常生活中,我們少不了和各色各樣的人打交道。但職場有職場的潛規則,商場有商場的潛規則,社交中自然也有要注意的潛規則。因此,與人相處時,要切記下面這三條「潛規則」:言行無忌,易生禍事常言道,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 用微信與領導聊工作,注意這3條潛規則,免得被領導冷眼相待!
    用微信與領導聊工作,注意這3條潛規則,免得被領導冷眼相待!用微信與領導聊工作,這算得上是職場人生活中的常見事項了。但是當你與領導聊工作的時候,也要注意這3條潛規則,因為稍不留意也許會讓你的工作發展比較艱難,什麼事情都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要對工作上的事情太粗心大意了。以下三方面的內容大家可以仔細去閱讀以及借鑑,儘量防止自己在工作中被領導冷眼相待。
  • 職場潛規則:同事關係再好,也不要炫耀這3個行為,越低調越好
    越是炫耀的人,越容易暴露自己的缺點,職場上要多加小心。關係好的同事偶爾互相分享好消息很正常,但不要過度在人前炫耀。你要知道同事都是競爭對手,都有攀比之心。聽多了,心裡難免不平衡,一旦他們在背後搞事,就會給我們帶來各種各樣的麻煩。
  • 劉愷威和陳都靈主演的《這就是生活》:職場小白的避坑指南
    在電視劇裡,陳都靈扮演證券公司的職場小白「葉小白」,剛剛通過轉正的她,雖然能力長相跟能力都很出眾,但是因為缺乏對職場的了解,搞出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下面鵬哥就說一說,職場小白「葉小白」到底犯了多少職場上不該犯的錯。
  • 人際交往的3條「潛規則」,越早知道的人,往往能夠混得越好
    其實,人際交往有3條潛規則,如果你能遵守,你也同樣能搞好人際關係,並且越早知道的人,往往能夠混得越好。第一條潛規則:追求共贏是人際交往的基礎。為什麼我們總是希望和別人搞好關係?難道真的僅僅只是為了和別人友好相處嗎?
  • 工作中只有同事,沒有朋友,同事之交淡如水,不要深陷太深
    都說知人知面不知心,想看清一個人是很難得,想了解一個人的關係網更難,所以好多職場人在無意中得罪人是常有發生的。歸根結底,就是以下這幾種原因:職場中,人際關係錯綜複雜,很難讓人捉摸對於職場小白來說,初入職場上的第一堂課就是怎麼理解這個「情」字。小李剛來公司,對一切人和事都不是很了解,領導讓公司老人小張帶帶她。小張這個人有個毛病,就是總愛在背後議論別人。剛開始的時候,小張跟小李說同事之間的八卦,小李聽了只是一笑置之。
  • 劉愷威和陳都靈主演的《這就是生活》:職場小白有幾件事不能做
    在電視劇裡,陳都靈扮演證券公司的職場小白「葉小白」,剛剛通過轉正的她,雖然能力長相跟能力都很出眾,但是因為缺乏對職場的了解,搞出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 職場上,自己暴露出的弱點,在某些關鍵時刻,難免成了別人攻擊的點。 因此,職場法則第一條,別隨意暴露自己的底牌給別人。
  • 工作想要人緣好,就不要跟同事炫耀這3件事,否則很吃虧
    在職場中,要謹言慎行,尤其是跟領導之間的交流和談話,自己一定是要做到心裡有譜兒,跟同事之間的交流有一點兒非常重要:管好自己的嘴巴。尤其是下面這三件事兒,無論如何都不能跟同事講的,哪怕你們關係再鐵也要注意。1、不要炫耀自己跟老闆交情這種炫耀是最需要警惕的。
  • 明白人只幹不說的7條職場潛規則,話雖不多,但很重要
    明白人不說但都知道的7條職場潛規則,初入職場最怕一個人苦苦摸索,工作不是你幹得越多越好,人緣也不是一味忍讓就好,不要只低頭拉車,還要注意抬頭看路,有些規則知道越早越好。一是要見人下菜碟,不要對誰都客氣,職場上沒有稜角的人容易受欺負,而且時常會被人忽略;也不要對誰都發脾氣,你不是領導,也沒有人欠你的,特別是對領導身邊的人要客氣,他們的一句添油加醋可能讓你日子不好過。
  • 醫院的潛規則有哪些?醫生或不會告訴你,很多人第一條都不清楚
    小編因此前往醫院實地考察,經過小編的不斷調查發現,看病的不愉快經歷很有可能與我們不了解醫院的潛規則有關。所以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一看在醫院時有哪些潛規則吧。醫院的潛規則有哪些?醫生或不會告訴你,很多人第一條都不清楚提起潛規則,小編就想到了醫生朋友跟小編提起的這樣一件事。
  • 朋友之間關係再好,也不要忽視的10條潛規則!
    所以,朋友之間不管關係有多好,也要留心一些潛規則,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很多時候並不是單項選擇,並不是有你沒他,而是多項選擇,可以雙贏。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存在這著潛規則,了解這十條潛規則,會讓你與朋友相處的更好。1修養:懂一點人情世故很重要。不論你們的關係有多鐵,都不要忘記禮儀。
  • 蒲黃職場潛規則:做不了朋友也不要成為敵人
    職友總抱怨職場路途充滿艱辛與坎坷,到處是危機與陷阱,躲開明槍又遭暗箭,趕上倒黴的時候躺著也能中槍。凡事有因必有果,職場上如此狼狽皆因平時樹敵太多,導致自己處處被動。同事關係需要自己努力經營與維護,交個朋友多條路,增個敵人添堵牆。
  • 生娃後,媽媽若是不懂這條「潛規則」,活該在家裡受累不討好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潛規則:娛樂圈的潛規則人盡皆知;職場的潛規在不斷探索中也能窺見一斑;但是,當媽媽的潛規則,你知道嗎?在育兒這條路上,沒有明文規定、隱形一樣的「潛規則」,讓很多寶媽不會輕易看到,稍有不慎就會踩坑,造成寶媽灰頭土臉,娃也沒教育好的尷尬局面。
  • 教你小心職場上的10條「潛規則」
    在這時候,學習厚黑學就是大多數人的一個選擇,民國年間,李宗吾創作了《厚黑學》,闡述了臉皮要厚而無形、心要黑而無色,將「厚黑」發展至一門學問。在本書中,他以劉邦、項羽、曹操、劉備、孫權、司馬懿等人物實例為主線,探討論證厚薄與黑白如何影響成敗得失。
  • 【職場】經驗分享:八條職場心得!
    第一:走出「心靈的舒適區」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舒適區域」,但總待在私人的區域中,不關心以外的任何事情,不願在工作中提出自己的任何看法和建議,消極地完成上級交代的事,很快你就會成為同事中默默無聞的「墊腳石」,當與你並肩工作的同事成為你的上司時,後悔就已經晚矣了。
  • 職場潛規則:和同事關係再好,也不要聊這3個話題,很多人不在意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江湖的特點就是充滿紛爭。身在職場有些話題即使你跟同事關係再好,最好也不好去聊。今天我就來與你分享,這3種話題爛在肚子裡也不要和同事去聊,看看你有沒有中招。所以,在職場上不要與同事討論領導是非的話題,每個人都有缺點,領導也不例外。多學學領導的優點,不要圖一時爽快,而將自己置於不利境地,實在是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