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2月期間,為豐富第十二屆廣西體育節活動內容,同時推動全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發展,提高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水平,豐富群眾體育項目的活動內容,自治區體育局決定在12月23日來賓市武宣縣職業技術學校舉辦2020年廣西「民族團結進步杯」「民族體育炫」系列線下線上比賽,第十二屆廣西體育節閉幕式將同期舉行。除已舉辦的龍舟邀請賽,其餘的板鞋競速、高腳競速、陀螺三個線下體育項目將於12月23日在武宣縣職業技術學校舉行。這將是一個民族文化傳承發揚的舞臺競技性、觀賞性、趣味性這是一場精彩紛呈的體育盛會!板鞋競速是一項集群眾性、娛樂性、競技性於一體的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同時也是一項非常獨特的健身娛樂活動。板鞋競速的發展與壯族人民生活的自然環境、生產特點和風俗習慣密切相關。它既是壯族人民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智慧結晶,又是人們強筋健骨、鍛鍊身體的一項傳統體育運動。比賽板鞋以木料製成。每隻板鞋配有三塊分別固定在規定的距離上,護皮以套緊腳面為宜。運動時步調一致,行走靈活,協調自然,所完成的每一個運動項目都離不開齊心協力,協調配合。2005年,國家民委、國家體育總局批准將「板鞋競速」項目列為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高腳競速又稱高腳馬、騎竹馬,是流行於湖南、湖北、貴州、雲南、廣東等省區的土家、哈尼、布依等多個民族的傳統體育項目。早期是作為一種交通工具而產生的。如今,作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騎竹馬」是一項加長腿快速奔跑,同時又是一項在木桿上展演技巧的高腳舞運動,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深受廣大青少年兒童的喜愛。在2003年的第七屆運動會上,首次被列為競賽項目,並根據其特點定名為「高腳競速」。高腳杆為竹、木或其他硬質材料製成,高度不限,從杆底部向上30-35釐米處加制踏鐙。高腳競速運動員不僅腳要踩在腳蹬上,而且手也要握住竹竿,是順步跑。由於竹竿比較細,接觸點比較小,因此這項運動對運動員的靈活性、協調性和平衡性有較高的要求,也因此極具觀賞價值。陀螺,又稱打陀螺,是彝、壯、佤、瑤、傣、黎、畲、白、基諾、拉祜等少數民族喜愛的傳統體育運動,在雲南、貴州、湖南、廣西、福建等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廣泛流傳,其玩法依不同民族、不同地區也多種多樣。1995年,在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打陀螺被列為比賽項目。自此陀螺逐步由民族民間遊戲登上了中國民族體育競技的大舞臺。比賽一般採用非金屬平頭陀螺。陀螺不得上色,除錐尖的金屬釘外,不得填充或裝飾金屬或其它材料。從古至今,陀螺都是一項深受人們喜愛的健身運動。陀螺集休閒、娛樂、運動於一身,想讓陀螺轉得又快又穩,需要有強健的身體,還需要有高超的技巧。陀螺比賽極具觀賞性,運動員矯健颯爽的身姿,近乎舞蹈般的優美動作,以及高超的技巧和高命中率,令人眼花繚亂,大開眼界。可以說,觀看高水平的陀螺競賽,是精神上的一種愉悅享受。
民族體育早已與「仙城」一齊成為了武宣縣的靚麗名片
壯、苗、侗等少數民族在此繁衍生息
孕育了一方文化珍寶
那這「仙城」從何而說?
仙城之仙,從古至今有之
且聽我慢慢道來……
大藤峽全長90多公裡
具有山雄、峰秀、水急、灘險、景美的景觀特色
素有「小三峽」之稱
是廣西最大、最長、最著名的河道峽谷
「有石自江右山麓橫突江中,急流倒湧,遂極滿澒洞之勢」
「兩岸山勢高聳,獨冠諸峰,時有山峰懸峙」
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曾放舟於此
沉醉於壯觀之景象中
傳說原有大藤橫跨江面,晝沉夜浮,可以渡人過江,故名大藤峽。
丹霞地貌的風光旖旎數十裡
三十七道彎,十多處瀑布,七處深潭,數以百計的側谷
谷間古藤懸吊、清溪流瀉
可聞百卉溢香、綠野清新
可聽鴛鴦瀑、西王瀑聲聲激蕩
可賞峰巒險峻、峽巖逼空
最讓人心動的是純淨……
百崖大峽谷
被譽為廣西「九寨溝」的百崖大峽谷
傳說洪荒時代,水泡天門,玉帝派八位仙姑抱一葫蘆漂來拯救生靈,事後見此地山美水美,民風淳樸,不願再回上界,化作八座玲瓏小山。
黃肇熙莊園青磚砌就的柱子筆直挺立
左右嚴格對稱,布局完整,功能齊全,面積宏大,氣勢莊嚴肅穆花海中的劉炳宇莊園
12月23日
一場民族體育運動盛會即將在此舉辦
第十二屆廣西體育節將在武宣劃上完美句號
體育的熱情氣氛會給「仙城」帶來的可不止是靈動活潑的「仙氣」
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