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不會掉餡餅
按照貴陽市公安局黨委「向網際網路違法犯罪全面發起總攻」的要求,雲巖分局結合實際,重點做好落地打擊工作。
3月25日,雲巖公安分局經偵民警開展大量偵查工作,破獲一起網絡傳銷案,涉案金額超過300萬元。
案發:16.8萬元「投資款」沒了
2019年12月25日上午9時許,貴陽市民王梅(化名)到雲巖公安分局經偵大隊報案稱,其先後在一個名為「普頓外匯」的平臺投資了16. 8萬元,現在網站打不開,投資的錢也無法提現。隨後幾天,公安機關又先後接到了多名群眾報案,他們的遭遇和王女士如出一轍。
面對民警詢問,王梅說起了事情始末。2019年1月,她經朋友介紹認識了「精英人士」熊某某。59歲的熊某某口才極佳,在雲巖區九華路中央國際10樓開設了一個「普頓外匯工作室」,專門炒美元等外匯。其自稱是某大型國有銀行退休高管,投資外匯不到一年,利用所得收益已經在貴陽購買了2套房屋,還有幾百萬元存款。
苦於無投資渠道的她有些心動,很快投資了2000美元,加入到了炒外匯的群體中。沒多久,王梅發現外匯「收益」並不高,她只收入了200餘元人民幣。熊某某隨後告訴她說,要想高收益,就多拉一些親戚朋友進來。如果拉滿5人,便可以領取到團隊成員總投資金額的1%作為提成。在提成誘惑下,王梅先後以身邊多名親友的名義,共計投資了16.8萬元。
2019年10月中旬,原本可以每日登錄,查看即時收益的網站連接不上了。王梅等人找到了熊某某,對方卻稱是網站遭遇黑客攻擊,不日即可恢復。12月下旬,網站遲遲沒有恢復,熊某某及員工不知所蹤,連自己之前投資的錢也無法提現後,他們才意識到不對勁,於是選擇了報警。
偵破:網絡傳銷太具迷惑性
民警隨後調查發現,王梅所說的這個「普頓外匯工作室」位於雲巖區九華路中央國際10樓一間出租屋內,未辦理營業執照等任何合法手續。其房屋已經退租,租客熊某某及工作室的另外4名員工均不知去向。
經過走訪調查,民警先後又找到工作室的其中30餘名「投資人」。根據這些「投資人」的描述,民警發現這個所謂的「外匯工作室」更像是一個網絡傳銷機構。
據調查,每位參與者至少繳納1000美金才能獲得加入資格。交納2000美元,發展5人後,可以達到A級,然後便可以提取到自己所發展人員總投資金額的1%作為獎勵金;再往上有AB、MAB、PAB以及2星PAB等更高層級,每一個層級均對投資金額、發展下線人數、總投資額有明確規定。可能是為了穩住大家,熊某某提供了一個網站,「投資人」們可以在網站上看到自己的投資金額和收益,但是卻沒人提現成功過。
經進一步偵查,民警很快核實了熊某某的身份。59歲的熊某某並非某大型國有銀行退休高管,只是畢節市金沙縣城某單位的一名普通退休員工。今年3月24日,民警成功將熊某某抓獲。
面對審訊,熊某某仍然執迷不悟。據其交代,她是2018年2月在某外匯買賣微信群裡面認識了一名男子,男子稱其正在代理印尼一家外匯公司,收益十分可觀。繳納了2萬美金後,熊某某成為了這個公司在貴陽的一個代理商,並按照對方提供的經營模式,開始四處拉人頭。為了取信別人,她將自己包裝成了「精英人士」,租房開設了工作室,然後大肆發展下線。截止案發前,工作室已經吸納投資人200餘名,涉案金額達300餘萬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熊某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還在進一步辦理當中。
「只要你投錢進入,什麼都不用做,自然有外匯投資大神帶你飛......」,和其他騙局一樣,熊某等人利用投資者的貪婪、無知和輕信,利用下一個人的資金補足上一個人的收益,把一波波心懷發財夢的人套進來,墜入不法分子的騙局,不但導致自己血本無歸,更可能連累親友。
雲巖公安再次提醒
1、網絡投資要謹慎,承諾高額回報,固定返利,與正規公司有時顯差距,不符合常理的多為虛假投資項目。
2、如要選擇投資時,特別是自己不熟悉的公司或平臺,務必查詢其工商註冊資料等,判斷其是否具備相關資質。
3、多渠道了解自己所投資產品或項目,不盲目追求高利益。
請收藏、轉發告訴身邊更多朋友
!!!
審 核:楊 文 任 珂
編 輯:吳 蓉
來 源:雲巖分局
原標題:《警惕!200人炒外匯被騙30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