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搖滾之王的庾澄慶,曾4張專輯沒能引關注,直到這首歌的到來
一直很太器張的庾澄慶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在同學與朋友的學習西洋音樂的潮流中,庾澄慶不甘落後,也要在搞西洋音樂方面在同學中出人頭地。十三、四歲時他著迷西洋音樂,他潛在的音樂才能不斷地展出。起點就是擔任搖滾樂隊「艾迪亞」的主唱。這首歌具有濃鬱的據滾風格,為他以後成為「 臺灣搖滾之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學畢業後,他面臨兩個選擇,要麼做一個「早九晚五」的上班族,要麼專門學習音樂。湊巧,在他服兵役時,認識了一個對音樂有同好的年輕人。這個年輕人後來做了福茂唱片公司的經理。他邀請庾澄慶到他公司去搞流行音樂。雖然唱片公司是經營古典音樂的,但年輕的老闆也想拓展一下範圍,庾澄慶接受了他們的邀約,成為該公司第一個唱國語流行樂的歌手。
剛入道的庾澄慶沉醉於實現自己的音樂理想,做音樂對他來說相當有成就感,他在音樂上放入了很多自己的觀念,把自己喜歡的那種搖滾音樂填上詞,希望與聽眾進行直接的溝通與交流。他一連出了四張個人專輯,都是他自己一個人擔任作曲、作詞、編曲、製作。這幾張專輯以重金屬搖滾為主,西化色彩濃鬱,個人特點沒能很好地表現出來。歌迷們喜歡聽些比較流行的, 排行榜上的東西,庾澄慶的重播滾沒有引起聽眾的太多關注和喜愛。庚澄慶也發覺自己用的搖滾風格太過了,每首歌從頭到尾都是說話,叫喊,也沒太大意思。再加上做這種風格的歌手越來越多,他決定改變風格,樹立一種自己的,乃至整個臺灣國語搖滾樂壇的新特點。
1989 年他推出了《讓我一次愛個夠》,直到這首歌的到來,改變了以前重搖限的風格,重樹一種輕搖滾、藍調搖滾。他加深了音樂內涵,給人以成熟感,至此,庾澄慶登上了他音樂事業的巔峰,他被50位著名音樂節目主持人共同推舉為「1989年最多才多藝歌手」,而有臺灣音樂才子之稱的童安格只能屈居第二。《讓我一次愛個夠》可以說是庾澄慶得到廣泛認可的流行歌曲。
庚進慶以他多才多藝的藝術才能為臺灣樂壇所看重,90年代初,這位臺灣歌壇的鬼才又開始追求自己的新目標。他隻身搭乘飛機來到美國洛杉磯開始親身接觸美國搖滾樂。他進人葛羅夫音樂學校進修聲樂、作曲及和弦理論3門課程。經過幾個月的訓練,他那寬厚而具層次感的嗓音更加飽滿。同時,他在美國開始了第6張專輯唱片的製作。他邀請了83年勇奪葛萊美6項大獎的託託樂隊的成員參與這張唱片的製作。整張唱片的風格採取流暢輕鬆的抒情搖滾路線;配器上大大減弱了合成器的作用,更多地採用非電子樂器,傳統色彩更濃。
鬼才庾澄慶得到了廣大聽眾的認可。這張專輯90年4月在臺灣發行,僅一周內就躍居「臺灣金曲龍虎榜」榜首,而且連霸一個月之久。庾澄慶多年來孜孜以求的華語搖滾樂終於贏得了廣大歌迷的心。在專輯中,庾澄慶別出新路,表現出對青少年問題的專注,他的歌聲喚起青少年朋友正視自已存在的問題,樹立自信心,確定追求目標。以真情的鼓勵來贏得青少年心,正是這張唱片成功的關鍵。庾澄慶的成功,的確令人羨慕。而他把一切歸於自己的幸運,因為他從中得到了最寶貴的東西——自信心 和滿足感。除了唱歌以外,他還經常在電視的演藝節目中露面,他那全方位的才能在這裡表現得非常充分,觀眾們特別是年輕人總是能夠在他身上找到一些啟發。對於音樂,他保持著多年以來從未改變的執著與追求。他認真地說,只要活著,他是不會離開音樂的。
激情的庾澄慶在服兵役時的一次演出中做下了最傻的事。在服兵役期間,庾澄慶的部隊裡進行聯歡,司令官也親自到場。庚澄慶準備了他最拿手的節目。當他登上舞臺載歌載舞時,臺下的大兵們興奮異常,也跟著唱起來。久受部隊嚴格管理的土兵們都顯出幾分放鬆的狂歡。庾澄慶也更生了興致,演唱最後曲壓軸歌曲, 他跳來蹦去,一時興奮從臺上跳到臺下,他衝到貴賓長官席前要來個激情表現,誰知吉它線沒有拉好,長長的電線掃上長官桌上的茶杯,滾燙的茶水潑了司令官的一身。四周的官兵立即圍了上來,齊刷刷的槍口一齊對準了庾澄慶,深怕他要對長官有所不軌。
1998年6月,在倫教方坦錄音室,庾澄慶在樂手的配合下,終於圓了他的倫敦之夢。在一個小時內,庾澄慶共演唱了《走進我的世界》、 《讓我一次愛個夠》、《靠近》等16首他的成名曲。他開始還擔心,在人生地不熟的倫敦,也不知英國人能否接受他的歌,他還有點緊張。哪知開始演唱那天,居然有數百名留學生來為他打氣。看到臺下百分之八十是殷切的「黃面孔」,庾澄慶備受鼓舞,充分施展了他的舞臺魅力。16首歌的有快有慢,《流水年華》及《靠近》只用一 把木吉他伴奏,大家跟著清澈的旋律拍手應和。當他演奏《快樂頌》時,突然從椅子上站起來,身體隨著音樂猛烈搖擺,此舉立即引得臺下觀眾異常興奮,齊聲跟著唱。此間,有一個熱情的歌迷從臺下拋了一隻玩具熊上來正被庾澄慶接個正著,現場氣氛接近沸點。
過去倫教MTV電視臺的「不插電」節目從來沒有出現臺上藝人在錄像時與臺下觀眾大合唱的場面,當得知自己破了這個記錄時,庾澄慶不無得意。事後,在談起他的「不插電」之夢時,庾澄慶說;「10 年前我很自豪能靠電腦這類新科技做音樂,喜歡聽的也是 些重節奏,配樂花哨的電子音樂直到有一天聽到MTV電臺幾位國際知名的樂手走回純樸路線,表現出不插電的獨特韻味,從此我就對這種返璞歸真的音樂表現方式深深著迷。」
《讓我一次愛個夠》的相同旋律之下又有一首粵語歌典《只願一生愛一人》。這兩首歌的歌名聯繫起來看,就可以很好的理解歌曲的主題。只願一生愛一人的愛情誓言就讓我一次愛個夠來實現。 這是一種愛的誓言,也是一種愛的渴望。在換戀人如換衣服一樣簡單的現代社會之中,這種誓言與渴望更能震撼期盼著永恆愛情的年輕人。庾澄慶的演唱激情、熱烈。「讓我一次愛個夠」的近乎喊叫的表演,把對愛的執著與渴望以及其中淡淡的無奈與哀傷充分顯現了出來。在青春萌動的校園年輕人中間,叫喊著「讓我一次愛個夠」的歌句,愛情故事一次又一次上演。
最後,小編想說的,依然是關於我們的庾澄慶。15歲開始學吉他,17歲就組成樂隊。風格上也是更偏向於純正的搖滾音樂,為此,在剛推出的幾張專輯裡,都能明顯感覺到他搖滾的走向,只是歌迷們好像對此並不買帳。直到《讓我一次愛個夠》這首歌的發行,讓庾澄慶一下子登上了聽音樂事業的巔峰,當然這首歌也是因為重樹了一種輕搖滾、藍調搖滾元素巔峰加入,歌迷們更能接受這樣的曲風。後來奔赴美國繼續進修音樂的庾澄慶,也在著手準備著自己的第六張專輯。擯棄了純正的搖滾風格,開始更多採用非電子音樂,傳統色彩也更為濃厚。可以說不僅是音樂曲風上的改變,連器材的選擇上也有了不同。而且一經推出,反響還非常好。其實這個時候的庾澄慶,已經清楚地摸清了歌迷的口味,每一次專輯都能給歌迷帶來驚喜。再加上歌曲傳達給人的感受,正是當下年輕人在面對感情問題時,都會遇到的情況,也唱出了很多人的心聲。自此也算是為他以後的臺灣搖滾之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