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為什麼這麼「潮」?中秋國慶長假期間 接待遊客近200萬人次

2020-12-11 新浪財經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潮州,你為什麼這麼「潮」?

在廣東省東部,有這樣一座城市

南瀕南海,背倚鳳凰山脈

韓江水穿城而過

「在潮之洲,潮水往復」

是她過往的記憶

「海濱鄒魯」「嶺海名邦」

是她昔日的舊稱

這就是潮州

潮州古城一景。新華社發 張偉雄 攝

這裡農耕文化與海洋文化匯聚融合

本土文化與移民文化交融碰撞

潮繡——

粵繡的一大主要支流,

歷史悠久,民間裝飾風格濃厚

用繡、釘、墊、貼、拼、綴等技法

輔以繡線顏色深淺的變化

使作品具有較強的立體感

圖案秀麗,色彩濃烈

潮繡大師孫慶先創作的作品——《金龍魚》 。新華社記者 洪澤華 攝

潮州木雕——

又稱金漆木雕

以多層次的

鏤通雕技法和金漆裝飾手法著稱

作品題材豐富,主要用於

建築物、家具裝飾、佛器、擺件等

木雕大師金子松創作的素雕作品——《紅樓夢·大觀園》 。新華社記者 孟宜霏 攝

還有潮劇、潮州剪紙、

潮州鐵枝木偶戲、潮州嵌瓷

潮州楓溪瓷燒制技藝、

潮州彩瓷燒制技藝、潮州工夫茶藝……

15個非遺項目被列為國家級非遺項目

人們在汕頭小公園中山紀念亭觀賞潮劇表演。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廣濟橋

又稱湘子橋

立於韓江之上

全長518米

是一座用梭船組成、能隨時開合的浮橋

與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

並稱中國四大古橋

被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

「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

聽,民謠唱道:

「潮州湘橋好風流,十八梭船廿四洲,

廿四樓臺廿四樣,兩隻鉎牛一隻溜」

廣東省潮州市韓江上的廣濟橋,廣濟橋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王瑞平 攝

古城中的牌坊街

總長1948米

基本格局始於北宋,定形於元明

23座石牌坊以表彰

忠孝節義、功勳德政、科第突出者

每一座牌坊都有一個或數個坊主

紀念曾在不同的歷史時段

為國家、民族做出貢獻的潮人精英

一位遊客走過潮州古城的牌坊街。新華社記者 洪澤華 攝

廣濟門城樓

俗稱東門樓

俯臨韓江,正對廣濟橋

是潮州古城七城門樓之首

歷來為潮州城之城防、交通要隘

廣濟門城樓原稱「廣濟樓」,民間俗稱「東門樓」,列潮州城七城樓之首。新華社記者 孟宜霏 攝

潮州昔有「十相留聲」之說

唐、宋兩朝先後

曾有十位宰相到過潮州

韓愈——「唐宋八大家」之首

曾被貶為潮州刺史

韓愈治潮八月

傳道起文,復興州學

驅除鱷害,造福農桑

贏得潮州百姓愛戴

潮州人感念其功

將鱷溪稱作「韓江」,

將筆架山稱作「韓山」

建韓文公祠以祭祀

故有「八月居潮萬古名」「贏得江山皆姓韓」之說

韓文公祠的侍郎閣。新華社發 潮州市韓愈紀念館供圖

提到潮州文化

自然少不了飲食文化

嶺頭單叢茶

蠔烙、鴨母捻、無米粿

牛肉粿條湯、潮州魚生……

食材考究,做法精細,追求鮮美

不愧有「食在廣州,味在潮州」之稱

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鳳凰鎮山上,採茶工在採茶。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金秋時節逛古城,追憶歷史

欣賞非遺作品,品嘗特色美食

在剛剛結束的中秋國慶長假期間

潮州全市接待遊客近200萬人次

總收入約8.9億元

2019年全市接待

海內外遊客2629萬人次

旅遊收入達398億元

市民和遊客欣賞韓江上的燈光秀表演。新華社發 張偉雄 攝

如今,潮州市中心距機場、高鐵站

均在半小時以內車程

潮州已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

總裡程超過200公裡

躍身粵東地區交通樞紐城市之列

成為粵港澳大灣區

與海峽西岸城市群的「連通橋梁」

這是已經建設完成的潮汕環線高速公路上北互通立交,瀋海高速公路從該互通立交下面穿過。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

從1980到2019年

潮州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

人均GDP年均增長11.2%

2019年,全市經濟總量達1081億元

與此同時,

也從「數量追趕」轉向「質量追趕」

加快打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

推動服務業並行發展

餘暉中的廣濟橋。新華網發 繆華 攝

古城小巷,人流熙攘

韓山連綿,江水淙淙

今天的潮州

堅守「潮味」「潮文化」的同時

正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潮州古城一景。新華社發 張偉雄 攝

潮州

在新時代大潮中破浪前行

作者:洪澤華、孟宜霏、馬曉澄

監製:王攀、於衛亞、李代祥

相關焦點

  • 潮州,你為什麼這麼「潮」?
    潮州,你為什麼這麼「潮」?一位遊客走過潮州古城的牌坊街。新華社記者 孟宜霏 攝潮州昔有「十相留聲」之說唐、宋兩朝先後曾有十位宰相到過潮州韓愈——「唐宋八大家」之首曾被貶為潮州刺史韓愈治潮八月傳道起文,復興州學驅除鱷害,造福農桑
  • 雲南石林中秋國慶接待遊客超15萬人次
    防疫提示(王麗梅攝) 今年中秋、國慶假日期間,雲南石林風景名勝區共計接待遊客超15萬人次,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朋友們走進世界自然遺產石林,感受彝鄉風情,歡度佳節。 10月1日至8日,石林風景名勝區共計接待遊客15.14萬人次。其中,石林風景區接待遊客11.26萬人次,乃古石林風景區接待遊客3.65萬人次,長湖風景區接待遊客0.23萬人次。 節日期間,石林風景區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人們在飽覽雄奇峻秀的石海風光之餘,更能感受阿詩瑪故鄉特有的少數民族風情。乃古石林風景區大片波斯菊迎風綻放,夢幻唯美的石堡花海成為網紅打卡勝地。
  • 磐安接待遊客近50萬人次
    磐安接待遊客近50萬人次 作者: 黃嬌麗 馮俊江 孔亞敏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慶中秋長假過半
  • 長假收官!濟南共接待遊客1062.9萬人次 民宿火爆 鄉村「慢生活」受...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來的首個國慶中秋長假,泉城秋高氣爽,舒適宜人,正是出遊的好時節。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假日文化旅遊工作,滿足廣大市民遊客多元化休閒需求,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市直有關部門、區縣旅遊主管部門和各景區精心安排、周密部署,策劃推出了「金秋看泉城,雙節文旅薈」七大系列120餘項文化旅遊活動,讓市民遊客暢享濟南文旅盛宴。全市假日文化旅遊市場精彩紛呈、內容豐富,秩序井然。
  • 上海「十一」長假期間共接待遊客761.91萬人次
    人民網北京10月8日電 (李政傑)據上海市旅遊局消息,據統計10月1日至7日,上海市共接待觀光遊客761.91萬人次,同比2012年「十一」七天增長10%;共實現旅遊收入74.76億元,同比2012年「十一」七天增長21.4%。
  • 廣東8天接待遊客近5000萬人次!您貢獻了幾次?
    廣東8天接待遊客近5000萬人次!您貢獻了幾次?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黎存根 通訊員 粵文旅宣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的首個國慶中秋假期結束,廣東文旅市場成績單喜人。國慶中秋假期的8天時間裡,全省共接待遊客4998.0萬人次,同比恢復81.2%(按可比口徑,下同);旅遊總收入356.7億元,同比恢復68.6%。
  • 葫蘆島節日期間 接待遊客172萬人次 實現旅遊收入8.1億元!
    今年的國慶長假恰逢中秋,全市各地旅遊呈現較高熱度。據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統計數據表明,今年國慶假期,全市預計接待遊客172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8.1億元,分別達到去年同期的83.5%和86.2%,旅遊業強勢回補的勢頭明顯。 假日期間,跨省、中短線、家庭單位的自駕遊成為遊客的主要出行方式。長城古城遊、海濱觀光遊、關東民俗遊成為市外遊客熱門需求。家庭親子遊、登山賞楓遊、鄉村採摘遊吸引眾多市內遊客。
  • 佛山地鐵2號線十站十區間具備行車條件;國慶中秋假期全國接待遊客...
    ·8天假期佛山接待遊客超690萬人次 國慶中秋長假期間,佛山全市文化旅遊市場秩序良好,沒有發生旅遊安全事故或文廣旅體突發應急事件。全市接待遊客超690萬人次,按可比口徑增長5%,全市旅遊收入超22億7500萬元,按可比口徑增長2.72%。12301平臺接到旅遊投訴零起。
  • 國慶長假第6日廣東文旅市場尾勢不減
    記者 梁文祥 攝   國慶、中秋長假接近尾聲,來自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的數據顯示,2020年國慶黃金周第六日(10月6日),截至15時,全省納入監測的150家景區接待遊客145.8萬人次,同比恢復84.7%;納入統計的14段古驛道重點區域,接待遊客29.4萬人次,同比恢復77.0%;納入監測的13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共接待遊客14.2萬人次,同比恢復78.2%。
  • 1474萬人次!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接待遊客34.31萬人次華清宮景區接待遊客17.58萬人次大唐不夜城接待遊客140.09萬人次永興坊接待遊客56.7萬人次北院門風情街接待遊客72.99萬人次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接待遊客34.31萬人次華清宮景區接待遊客17.58萬人次大唐不夜城接待遊客140.09萬人次
  • 國慶中秋長假收官,湖北各地文旅市場交出閃亮「成績單」
    2020年國慶、中秋假期完美結束,來看看這些數據:這個小長假湖北共接待遊客5228.59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48.29億元,分別恢復到去年國慶假期的82.74%和72.26%。
  • 廣州接待遊客1406.64萬人次,旅遊總收入96.96億
    南都記者何玉帥攝鄉村遊火爆,知名民宿入住率100%據廣州市文旅局方面介紹,「十一黃金周 快樂到廣州」為主題的「廣州歡迎您」系列活動,共推出4個主題200餘項活動,確保「全程有活動、區區有亮點」。「雙節」假期,納入統計的56家重點景區共接待遊客675.23萬人次。
  • 「十一」假期接待遊客1474萬人次、同比恢復近八成 西安文旅產業做...
    今年「十一」假期,西安共接待遊客1474.81萬人次,較去年同比恢復近八成,旅遊收入111.40億元,較去年同比恢復近七成。10月8日,長假最後一天,美團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假日期間,全國的旅遊消費已經全面復甦,國內旅遊消費活躍度前五的城市依次為北京、上海、成都、西安、重慶。
  • 「十一」假期河南接待遊客7234.98萬人次 鄉村遊佔比大
    雲臺山景區管理局供圖 人民網鄭州10月9日電(張毅力、黃莎)「十一」長假期間,河南旅遊滿血復活,市場安全有序,文旅業在推動內循環發展中的牽引作用開始顯現。近日,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搶眼的數據:2020年國慶假期8天,全省共接待遊客7234.98萬人次,與2019年國慶假期7天相比增長了9.09%,旅遊收入360.71億元,與2019年國慶假期7天相比恢復了71.86%。
  • 【恩施文旅號】國慶中秋長假收官,湖北各地文旅市場交出閃亮「成績...
    2020年國慶、中秋假期完美結束,來看看這些數據:這個小長假湖北共接待遊客5228.59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48.29億元,分別恢復到去年國慶假期的82.74%和72.26%。▲唐城景區遊客如織「十一」黃金周節假日期間,襄陽市共接待遊客357.525萬人次。受疫情影響,周邊遊、鄉村遊、休閒遊成為節日主要旅遊形式。在唐城夜遊營業帶動下,親子遊、家庭遊、換裝體驗遊成為熱點。
  • 長假過半 湖南旅遊99家A級景區接待遊客超400萬人次
    省文化和旅遊廳10月4日發布統計數據顯示,國慶中秋長假前四天,全省納入監測的169家A級景區和鄉村旅遊區累計接待遊客462.81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6.56億元。其中,99家A級景區接待遊客415.3萬人次,恢復到上年同期的74.9%,實現營業收入6.07億元,恢復到上年同期的90.5%;70家鄉村旅遊區接待遊客47.5萬人次,同比增長3.42%,實現營業收入4899.3萬元,同比增長14.0%。  各大景區推出了豐富多彩的活動。
  • 國慶中秋「雙節」假期結束 濟南市共接待遊客1062.9萬人次
    10月8日,據統計部門、文化和旅遊部門調查測算,國慶、中秋假期,濟南市共接待遊客1062.9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86.8億元,分別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2.5%和73.6%。其中,全市A級景區共接待遊客262.76萬人次;旅館業接待持證住宿旅客78.5萬人次,恢復到去年同期的96%;鐵路、民航、公路累計發送旅客167.4萬人次,按可比口徑計算恢復到去年同期的76%;高速公路小型客車前7天累計進出337.41萬輛次,同比增長44.2%。
  • 「國慶+中秋」超長版假期 遂寧給你打個總結……
    10月9日,記者從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獲悉,10月1日—8日,全市A級旅遊景區接待遊客50.41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847.89萬元;全市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共接待群眾0.53萬人次,館外服務4.69萬人次。
  • 148.63萬人次!當國慶遇上中秋,這個雙節建德又「火」了一把!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顧偉良 文/攝今年國慶適逢中秋,天氣晴好,建德市以「愛的原鄉, 愛在17(一起),甜蜜暴擊」為主題,先後策劃推出了梅城嚴州古城開城、建德博物館開館、《江清月近人》演藝首映等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
  • 年接待遊客5萬人次,崇明這個村為什麼這麼紅!
    年接待遊客5萬人次,崇明這個村為什麼這麼紅!「目前,我們初步形成了果蔬品種豐富的農業經營集群集聚帶,精品草莓、葡萄及靈芝等特色果蔬打響了知名度,豐富的農旅活動吸引了一波又一波遊客前來體驗。草莓節、鄉村定向賽也搞得紅紅火火,遊客年接待量達到5萬人次。」北雙村黨總支書記黃瑞華說,「今年,村裡還打造了一條長達6.9公裡的生態步道,沿著步道漫步,一路可以看到花園、果園等不同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