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你是否也正在這漫漫球荒中痛苦掙扎?4月12日,來自世界各地的球迷一同點進了某視頻平臺的一個直播間,這裡播放的是本賽季臺企甲揭幕戰北市大同vs高市臺電的比賽。巧的是,筆者也正好是點進該直播間的其中一員。
由於當前全世界還有在踢的足球賽事並不多,因此賽前有許多媒體都對這場我國臺灣地區最高級別足球賽事的揭幕戰進行了報導,而且頗為好評的是這場比賽的直播高清、免費、正版,外加還有中文解說。當然了,解說的部分對於來看比賽的很大部分球迷可能並沒什麼意義,在直播間的實時聊天室裡佔據多數的都是英文、韓文、日文,以及一些看不懂的文,相對來說漢字倒是成了少數(主播方在第2輪特地增開了英語解說的直播,不過可能還是不能照顧周全,據統計第1輪最大的外籍觀眾來源地竟是波蘭)。
【寶島德比】
這場揭幕戰的對陣雙方,看上去是挺有來頭的。北市大同蟬聯了過去3個賽季的聯賽冠軍,高市臺電則在過去3個賽季達成了「三連亞」的成就。要知道,臺企甲一共也才剛辦了3屆,兩支球隊在當地足壇的實力可想而知,因此他們之間的對決向來是島上最受關注的足球賽事,而且這兩支球隊分別代表著南北兩個中心城市,完全可以被稱為「寶島德比」[注]。
根據直播頻道的數據顯示,臺企甲過去的收視紀錄就是由「寶島德比」所創造的。上賽季的收官戰,北市大同客場2-0戰勝高市臺電,在積分榜上以3分的優勢力壓對手奪得冠軍,當時共有5600餘位球迷通過網絡收看了那場比賽。不過,這個紀錄如今已經作古了,本場揭幕戰的收看人數超過了1.4萬,將原紀錄翻了一倍有餘。
(圖)大同集團過去曾是狼隊的贊助商,該隊今年的隊服採用了狼隊的風格
本場比賽,主場作戰的北市大同憑藉象牙海岸外援安以恩在上半場補時階段的點球率先建立了領先優勢。易邊再戰,曾在湖南湘濤效力多年的陳昭安在第64分鐘為高市臺電扳平了比分。此後,兩隊又各自打入了一粒進球。比賽的最高潮發生在第91分鐘,北市大同的防守球員在攔截對手傳中後,由於不甘送上角球而奮力將球從底線救回,哪知因小失大將球踢到了對方球員腳下,高市臺電球員得球後隨即倒三角傳中,由23號李祥偉打進了絕殺入球。這是高市臺電自2018賽季第二循環的對決以來(每季共三循環),第一次在聯賽中戰勝北市大同。
抱歉...以上的戰報,是後來根據比賽集錦寫的。這倒不是因為筆者看比賽不認真,主要得怪我作為球迷還是不夠硬核,只看了8分鐘,我就選擇繼續在球荒中痛苦掙扎了。
回頭想想,這樣的比賽其實還挺充滿戲劇性的。
註:北市大同的「北市」指的是臺北市,高市臺電的「高市」指的是高雄市,從隊名便可知道他們各自代表的是哪座城市。不過,寶島的體育聯賽素來有巡迴主場的傳統,所以兩支球隊的主場並不總是會設在臺北和高雄。此外,島內並沒有「寶島德比」的說法。
【臺企甲】
臺企甲的全稱為「臺灣企業足球甲級聯賽」,自我定位為半職業賽事。本號之前有篇文章曾介紹過日本過去的企業足球制度,臺企甲這個名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所謂的企業足球(球員為企業員工,退役後可進入企業工作),但其實自從大同隊於2016年轉型之後,如今全島已經沒有實行這種制度的球隊了,頂多就是有殘留一些影子,比如高市臺電的母公司因其具有官營性質規定球隊不得聘請外援,所以臺電隊一直以來都是全華班作戰的。
(圖)高市臺電隊
雖然高市臺電隊的經營模式也並不算先進,但這已是臺企甲所急需的了,據報導聯賽之所以會起這樣一個名字,就是為了能吸引更多企業的加入。當前,臺企甲共有8支球隊,其中3支本質上僅是大學校隊,而2018賽季遭遇降級的皇家蔚藍隊更是一支由一群外籍上班族所組成的球隊,這樣的球隊相信大家在野球場上也能遇到吧。
由於需要皇家蔚藍這樣的球隊來湊數,臺企甲在過去並沒有外援限制,本賽季才開始實行4+1的外援出場規則(4名無限制外援,1名亞外)。不過,以外援為主的紅獅FC隊陣中如今仍有多達13名外援。
臺企甲的這些外援很多並不是職業球員,不過也不乏大腿級別的存在,來自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的馬可是臺北市立大學的一位留學生,他曾有過參加美職聯選秀的經歷,後來被大同隊召入隊中,隨之成為了臺企甲賽場上最恐怖的進球機器,他在過去3個賽季分別打進了38、27、17粒進球。有球迷認為北市大同會在本賽季的揭幕戰輸給高市臺電,主要就是因為馬可的離開,根據《轉會市場》的資料顯示,其在今年冬窗以5萬歐元的身價轉會加盟了臺灣鋼鐵隊。
(圖)馬可·費內路斯,還記得他來自哪裡嗎?
前面說到皇家蔚藍隊在2018賽季遭遇了降級,但有意思的是臺企甲當前並沒有次級聯賽。每賽季排名倒數兩位的球隊,會與新賽季參加報名的球隊進行資格賽,最終獲勝的兩支球隊將獲得參加臺企甲的資格,而像皇家蔚藍這樣輸了的,那就只能重回野球場了。
本賽季,報名資格賽的4支球隊均未能成功戰勝上賽季臺企甲墊底的兩支球隊,因此上賽季的臺企甲並沒有球隊降級。不過,本賽季墊底的球隊可能就無法再不降級了,目前當地足協正在規劃一項名為「臺灣企業甲級升降足球聯賽」的賽事作為臺企甲的次級聯賽,而參賽球隊就是那4支未能在今年資格賽中突圍的球隊。屆時臺企甲的第8名將直接降級,而第7名則將與這個次級聯賽的第2名進行兩回合制的附加賽。
不得不說,寶島的足協也是很迷,據說他們否決了「臺企乙」的提議,非要給次級聯賽起個這麼拗口的名稱。但無論如何,這邊要送上一句忠告,倒金字塔結構的聯賽體系不太可取哦。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這邊得感謝幾位為本文提供了資料的寶島球迷。而在交流中,筆者發現兩岸球迷有個共通之處,那就是都很喜歡罵足協。我想這可能是老祖宗給我們遺傳的吧,900來年前高俅的風評也不怎麼樣啊。
範志毅的《國足聖經》想必不少人都能全文背誦吧。畢竟都屬於中國足球的範疇,範大將軍的話放在對岸足壇也同樣適用,想當年對岸的代表隊也是拿過兩屆亞運會冠軍的,但自從香港球員退出後,近幾十年他們早已不再是泰國、越南的對手,現在就差輸緬甸了(交戰紀錄:2戰2平)。
2016年,中國臺北足協聘請日本教練今井敏明擔任中國臺北隊的主教練。在今井指導的帶領下,中國臺北隊順利贏得了東亞杯預選賽第二輪以及亞洲杯預選賽第三輪的晉級資格。然而,就在取得亞預賽第三輪資格的次日,今井敏明卻突然接到了足協的解職通知。對此,足協的理由是雙方理念不合,而今井的回應則是:很意外、很莫名其妙。
(圖)對岸球迷:今井帶得蠻好的,你把他去換了幹什麼
教練贏球下課,這還不是中國臺北足協最騷的操作。2018年,中國臺北足協面臨改選,這在有著「足球荒漠」之稱的島上原本是件沒什麼人關注的事情,回想上一次改選,時任足協理事長林湧成因為販售非法納骨塔被拘捕而被足協停權,但由於出席改選大會的人數不足,選不出新理事長,林湧成竟因此得以恢復掌權並一直當到了此次改選。但這次不同了,因為有個叫做邱義仁的人也說自己要選足協理事長。
邱義仁不是足協的會員,因此按照足協章程第8條「會員有被選舉權」的規定,他理應不能成為候選人。但邱義仁搬出該章程第32條「候選人必須至少由一名會員代表提名」稱只要有會員提名他就可以做候選人,這個說法有些強詞奪理,但在一幫高官的相挺之下,以及撤換了當局體育部門的主管之後,邱義仁最終成為了唯一的候選人。
(圖)38號,邱義仁
這場改選前後共拉扯了七個月,期間雙方都告上了FIFA希望對他們的足協進行停權,不過FIFA雖然確有介入調查並多次發文警告,但卻並沒有真正對此做出處分。可見FIFA和稀泥的本事也是一絕,而且他們還確認了邱義仁的候選資格。
邱義仁是何許人也?他是民進黨內最大派系的領袖人物,曾身涉多起貪腐案,但均全身而退,被韓國瑜稱為島內當局真正掌握實權者。這樣的人物為何非要費這麼大勁去當個足協理事長呢?對此,島上的許多媒體也想不通,足球在島上沒什麼影響力,也沒什麼市場,要知道上賽季臺企甲的冠軍獎金僅70萬新臺幣而已。可能,恰巧人家就是喜歡足球吧。對了,還有一件很巧的事情,與此同時臺當局公布了一項數額龐大的足球基建計劃......
(圖)高市臺電的替補球員們戴著口罩慶祝絕殺
回到開頭的那場比賽,1.4萬的觀看數字固然並不算多,中超大多數的比賽光是入場人數都要比這個多,但這在當地球迷看來已是非常難以想像的了。相較而言,我們這邊的球迷要幸運很多,至少足球在大陸更受關注,有大企業願意投入巨額資金。不過,兩岸其實都一樣也面臨著足球參與者不足的問題,希望在此次的疫情過後,兩岸都能有更多的球迷願意穿上球鞋踏進足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