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打「返現送禮」牌,信託違規引流平臺再度活躍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北京商報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雖然經歷了監管的明令禁止,但沉寂了一段時間後,第三方網際網路機構違規為信託公司提供引流、營銷宣傳的現象「重出江湖」。3月17日,北京商報記者多方調查發現,多家引流機構通過「返現送禮」等獎勵誘導用戶購買信託產品。雖然有信託公司表示,並未授權代銷機構銷售信託產品,但也有業內人士透露,在信託直銷團隊建設落後的情形下,通過此類營銷手段引流已經成為行業之間不能說的秘密。

01

「返現送禮」誘導用戶購買

「專業理財師1對1服務」、「買信託產品直接入口」。3月17日,北京商報記者以「信託」、「信託產品」關鍵詞在各大搜尋引擎搜索後發現,第三方網際網路機構引流信託產品的現象又開始活躍起來。雖然多家引流機構官網明確用紅色筆記標出「只向特定投資者展示信託、資管和私募投資基金等產品信息,僅提供信息展示、諮詢服務,不參與資金往來。」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北京商報記者登陸一家引流平臺看到,該平臺在售的323款信託產品中兩年期的年化收益率大多數在8.4%左右,最高的年化收益率達到9.5%。雖然並未明確標明其為代銷平臺,但當記者以投資者的名義諮詢時,該平臺工作人員明確表示可以代銷產品,同樣的產品在平臺認購和在信託公司認購是一樣的,只不過是不同的銷售渠道。

而用戶通過此類平臺購買信託產品的優勢就是「返現送禮」的多重獎勵,一般情況下,這些代銷平臺可以為投資者提供多家信託公司的產品以供選擇,同時通過降低平臺運營成本將部分費用讓給投資者,以提高投資者的綜合收益。上述引流平臺的工作人員稱,投資100萬元最多可返現1萬元,「如果通過我們渠道買信託產品,一般會返點千分之二,個別產品可返千分之五,此前還有過投資百萬返現1萬元的產品,但目前已經售空。」

另一家引流平臺則在官網主頁明確標出各個項目投資的返現「大禮包」,返現金額在4000元—1.2萬元不等。另一位引流平臺的工作人員向記者推薦產品時介紹,「凡是通過我們平臺認購信託產品的投資者,都可以獲得相應數量的紅包,也就是現金獎勵。目前來說,信託收益比去年年底有所降低,但是整體收益還算不錯,疫情確實對項目有一定影響,目前項目相對少一些,因為有些項目經理不能到融資方現場調研,影響了一些項目發出的進度。」

02

是否屬實?信託公司說法不一

據了解,目前信託公司主要通過兩種方式銷售產品,一種是直銷方式,依賴自己的財富管理團隊,分散在全國各地網點,屬於信託公司自建,由理財師向客戶推介產品。另一種則為代銷方式,同業金融機構,比如銀行、保險、券商等可以代銷一些信託產品,而銀行的私行部門,也可以進行募集資金的操作。

而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引流、代銷信託的方式早已引起監管重視。2018年8月,北京銀保監局、上海銀保監局、浙江銀保監局等屬地銀保監局就先後下發通知,要求立即停止與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合作將客戶直接「引流」至信託產品等違規銷售行為。2019年3月,銀保監會信託部再次向各銀保監局發布風險提示函,對信託公司通過第三方網際網路機構違規引流至資金信託產品,進行了風險提示。函件內容指出,經排查發現,部分信託公司仍然違反《中國銀保監會信託部關於不法分子冒用信託公司名義進行線上詐騙風險提示的函》要求,違規通過第三方網際網路機構將客戶直接引流至資金信託產品。

不過,在利益的驅使下,引流、代銷行為仍難以絕跡。按照「返現送禮」金額來計算,投資者每買100萬元兩年期信託產品,就可以一次性得到4000元到1.2萬元的返現,由此可以估計,信託公司相應給各家平臺的推廣費也是相當「可觀」。

一家引流平臺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返現金額費用主要由平臺和信託公司共同負責,每次推介一個項目後,信託公司會給予平臺一定的獎勵。

北京商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多數引流機構在引流時直接隱去信託公司產品項目的名稱,多用「XX信託」或者信託公司名稱的首字母簡拼代替,但也有部分機構直接將信託產品項目名稱掛在官網,供投資者選擇。詳細到具體的操作流程,多位引流平臺的工作人員均聲稱,平臺展示的所有信託產品均是信託公司的正規產品,信託產品信息和募集帳號信息,都可以去信託公司的官方網站進行核實。

對於引流這一情況,信託公司是否知情?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諮詢某總部位於北京的信託公司,該公司相關人員介紹,只有公司官網才會披露的所有信託項目,該公司也要求第三方機構下架信託產品,建議在公司官網直接查詢相關產品,再進行購買。

而另一家信託公司相關人士稱,代銷平臺和信託公司直銷的產品不同,公司直銷的產品交易對手比較優質,公司有專門對接第三方機構的平臺,如果籤約合同加蓋了該信託公司的公章,並且成立公告能在官網查到,那應該是屬實的。

不過,在記者調查中,也有信託公司客服人員表示,該公司官網不做產品推介,有些產品是通過代銷機構在銷售,也是該公司的產品,可以從代銷平臺直接購買,項目都是經過公司審核後發布的,沒有什麼不同。

通過此類營銷手段引流信託產品已經成為行業之間不能說的秘密。用益信託研究員帥國讓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是當前信託理財市場的真實反映,一方面,信託公司的專長在於產品研發及風控,而缺乏銷售和推廣方面的積累,在直銷渠道的建設方面存在不足。另一方面,直銷還面臨著產品線不夠豐富、綜合運營成本高等問題。信託公司直銷賣的只能是本公司的產品,因而難以建立公正客觀的產品評價體系。

03

暗藏信披、拼單等違規風險

在監管趨嚴下,大部分信託公司都在建立直銷網絡,招募全職的銷售人員,觸達客戶,而獲知信託產品信息的渠道,基本上也就是通過官網大致了解,然後聯繫公司進行合格投資者評估。

「『引流』實際上則是依靠網際網路作為一種宣傳的工具,對信託產品起到了促進銷售的作用。一但產品出現風險,代銷機構均不會承擔相關責任。」一位信託公司從業人士也向記者坦言,「其實很多實際操作也確實沒有違規,信託公司通過網際網路獲客的邏輯很符合趨勢,但公開宣傳還是不被允許的,可以用更多的技術手段解決信息披露問題。」

北京商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代銷平臺主要幫助客戶篩選產品,以及後續的籤合同以及打款等服務。但部分產品項目詳情只有簡單的介紹,有的產品風險控制介紹一欄僅用圖片代替。當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詢問時,不少引流平臺的工作人員均表示不會出現風險,客戶打款也是直接打到信託公司的募集帳號,不經過代銷平臺。合同也是從信託公司調取,合同上面蓋有信託公司的公章,確保合同的真實有效。

那麼信託公司和網際網路三方平臺這種合作存在哪些潛在風險?在金樂函數據分析師廖鶴凱看來,信託公司和網際網路三方平臺的合作方式有合規風險,信息披露方式可能有違背法規的情況,實際操作過程中也可能有違規的問題。

「網際網路平臺會擺出很多誘人的產品,裡面可能冠以信託產品,回報率也很高。」一位不願具名的信託公司從業人士告訴記者,客戶聯繫平臺之後,會被告知這類產品已經脫銷,繼而介紹「拼單」方式來購買信託計劃,例如將100萬元的項目拆分成兩個50萬元來做,「但凡集合信託產品拆分的都是不合規的」。

對未來信託產品營銷渠道的優化,廖鶴凱強調,信託公司一方面應當加強自身的財富中心建設,另外一方面還是需要拓展更多的銷售渠道,但是需要嚴格控制信息披露的模式和要求,包括線上和線下的渠道。非公開渠道可以是線下的點對點營銷,也可以線上的定點披露和營銷。

相關焦點

  • 三方平臺仍在為信託冒險引流……
    記者注意到,多家三方平臺為購買其代銷信託產品的投資者提供一定金額的返點,不同信託產品的返點金額會有所差異。此外,其所推介的產品中不乏一些起投金額為50萬元的小額信託。然而,監管層此前已多次發布風險提示,叫停信託公司通過第三方網際網路機構違規引流。
  • 中江信託往事浮現:違規要求地方政府提供擔保遭罰30萬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王樊報導:近日,中國銀保監會江西監管局網站公示了一張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讓中江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的往事再度「浮現」。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中江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被處罰的原因在於發放信託貸款違規要求地方政府提供擔保。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中國銀保監會江西監管局對中江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罰款人民幣30萬元。記者注意到,該罰單是今年6月披露出來的,作出處罰決定的日期為2018年4月16日。
  • 違規接受保險資金投資信託,建信信託、中信信託被罰
    日前,北京銀保監局公布7張行政處罰決定書,其中涉及信託公司的有2張,行業龍頭建信信託、中信信託位列其中。具體來看,建信信託受罰是因為「違規接受保險資金投資事務管理類及單一信託」,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監管責令改正,並給予4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 小虎牙再度上線主播,代表集夢捐贈小兒白血病患者。平臺
    按照應收排行,目前的虎牙幾乎是反超YY了,成為三大平臺當之無愧的營收第一 ,YY排名第二,鬥魚第三。 但是,由於短視頻直播開通,三大平臺再也不是三大平臺了...... 先看虎牙。 最近30天的總營收為7.9億。日均活躍觀眾840萬人,日均送禮人數337萬人。
  • 大信託公司突然暴雷,一個最能騙人的持牌正規軍!
    2016年開始,安信信託開始顯現問題,市場上開始出現安信信託存在虛假宣傳、產品違規、資金挪用等等問題,但安信信託的審計報告卻一切正常。畢竟安信信託作為一家具有金融牌照的正規金融機構,投資者還是選擇了信任。安信信託總部位於上海,是上交所唯一一家上市的信託公司。
  • 中國外貿信託再度拿下三項大獎
    (原標題:中國外貿信託再度拿下三項大獎) 近日,由證券時報社主辦的
  • 外貿信託涉嫌「套路貸」詐騙,信託違規參與消費金融敲警鐘
    就本案而言,被告羅某、外貿信託的行為涉嫌以「套路貸」的方式詐騙,並將涉嫌犯罪的線索和材料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風控和擔保服務由第三方掌控第一財經記者在某投訴平臺上發現,外貿信託的消費者投訴達100多條,投訴理由多為「暴力催收、高息放款」等。其中,維信金科是外貿信託重要合作方之一。
  • 信託業開年罰單出爐:中信信託、蘇州信託等多家信託公司領罰
    信託「嚴監管」仍在繼續,2021年首批信託罰單「出爐」。1月8日,銀保監會網站信息顯示,長城新盛信託因「違規設立子公司」和「抵押物評估嚴重不審慎」兩項主要違法違規事實被罰款150萬元。1月7日,北京銀保監局公布行政處罰信息顯示,中信信託因「盡職管理不到位,向政府購買服務負面清單項目提供融資」,被北京銀保監局責令改正,並給予5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對聶文忠給予警告。當日,江蘇監管局還披露了對蘇州信託的行政處罰,該決定書顯示,蘇州信託存在信貸資產轉讓嚴重違反審慎經營原則的違法違規事實,蘇州監管分局對其罰款人民幣30萬元。
  • 微博怎樣精準引流 微博精準引流有哪些方法
    東哥說引流今天和你聊一個精準流量平臺:微博 微博作為社交平臺,互動性強、粉絲之間強聯繫、導流形式多樣化,相對於其他開放式的自媒體平臺,分享內容形式限制相對較少,越來越受到廣大營銷人的喜愛。
  • 微商有什麼好的引流平臺?
    最近引流成了一種趨勢,微商引流也開始逐步流行,但是很多新手沒有引流經驗,不知道哪個引流平臺效果好,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幾個好用的微商引流渠道平臺:
  • 直播平臺飲鴆止渴拼流量
    6月23日,國家網信辦、北京網信辦、廣東網信辦先後宣布,已依法約談了虎牙、鬥魚等10家網絡直播平臺,要求花椒直播等3家平臺限期整改,整改期間暫停新用戶註冊、全面清理違規內容。但令人詫異的是,約談處置消息發布後,記者仍在多個平臺的直播間看到,不少女主播在內容尺度、低俗程度上並未與此前產生明顯差異。此前曾被嚴打的涉嫌網絡賭博「競猜」內容,也改頭換面大有抬頭之勢。
  • 華信信託被曝業務暫停,曾因違規操作被監管處罰
    華信信託最近情況並不太好。在被曝相關業務遭監管叫停的情況下,自身的業績發展情況也不樂觀。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華信信託還曾多次踩雷,並因違規操作而受到監管處罰。好在華信信託的業務規模不大,資金缺口也不大。公開資料顯示,華信信託設立於1987年,原名為中國工商銀行大連市信託投資公司。1988年,公司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中國工商銀行大連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後又更名為大連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改制後,華信信託由國資控股變更為民營控股。
  • 四川信託4家股東拒不歸還違規佔用資金 監管部門派出工作組
    監管部門發現,四川信託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背離受託人職責定位,將部分固有貸款或信託資金違規用於相關股東及其關聯方。在監管部門責令整改後,相關股東拒不歸還違規佔用的資金,嚴重危及該公司穩健運行,損害信託產品投資者和公司債權人合法權益。
  • 信託周榜|中融信託、中國外貿信託上演「雙雄爭霸」大戲
    「信託周榜」今日發布第59期,該榜單對上周信託各機構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的相關數據進行整合、盤點和排行,包括微信和微博兩類榜單。本期榜單的監測時間為12月6日-12月12日。
  • 100億「信託大亨」被刑拘!中國600億信託巨頭,徹底崩塌
    深陷困境的安信信託(600816),再次被捲入輿論漩渦。6月5日晚間,6月5日晚間,安信信託又傳來一個大消息。因涉嫌違法發放貸款,安信信託實際控制人高天國被刑事拘留,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進一步調查。而其2020年一季度,淨利潤再度巨虧超6.6億元,退市風險正在臨近。在業績崩塌之下,安信信託的股價更是跌跌不休。早在2018年初,安信信託股價為10.53元/股,截至6月5日收盤,其最新股價僅為1.99元/股,較2018年初跌去78.8%,腰斬兩次,總市值更是蒸發超500億元。
  • 四川信託4家股東拒不歸還違規佔用資金,監管部門派出工作組
    監管部門發現,四川信託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背離受託人職責定位,將部分固有貸款或信託資金違規用於相關股東及其關聯方。在監管部門責令整改後,相關股東拒不歸還違規佔用的資金,嚴重危及該公司穩健運行,損害信託產品投資者和公司債權人合法權益。
  • 違規挪用信託資金拒不整改 宏達股份被實施監管強制措施
    與宏達股份一併被下發《監管強制措施決定書》的還有四川宏達(集團)有限公司、四川濠吉食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匯源集團有限公司,這些公司均為四川信託股東。其中,四川宏達(集團)有限公司與宏達股份實控人同為劉滄龍。天眼查信息顯示,宏達股份背後的大股東為四川宏達實業有限公司,後者股東結構中,劉滄龍持股42%,四川宏達(集團)有限公司持股40%。
  • 北京信託房地產融資違規遭罰 或涉亞新集團開發項目
    來源:中國經營網原標題:北京信託房地產融資違規遭罰 或涉河南亞新集團開發項目本報記者 餘燕明 北京報導2019年以來,多家信託公司因違規向房地產企業融資而收到罰單,這凸顯了監管層嚴厲監管房地產信託融資的態勢。
  • 因違規提供融資服務 華能貴誠信託被罰50萬元
    因違規提供融資服務 華能貴誠信託被罰50萬元 出處:
  • 收受紅包、向他人送禮 寶雞通報4起違規收送禮品禮金問題
    人民網西安8月14日電(谷妍)「違規收受請託人微信紅包、高檔化妝品、購物卡」「為謀取個人利益,違規向他人送禮」「多次違規向幫扶單位贈送核桃、蘋果等土特產」......據寶雞市紀委監委消息,為進一步嚴明黨的紀律,強化警示教育,深化違規收送禮品禮金問題專項整治成效,持之以恆糾治「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