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大叔看漫威」
「漫威電影宇宙」已經度過了十一個年頭,共打造了二十三部電影,其中的《鋼鐵俠》、《美國隊長》、《雷神》則分別推出過三部曲。
相比之下,同樣作為「初代復仇者」的「綠巨人」處境卻十分「尷尬」,只在2008年推出了《無敵浩克》一部電影,之後便僅在其它電影中「互動」登場,再未推出自己的「獨立電影」。
關於漫威為何不再推出《無敵浩克》的續集,可以說眾說紛紜,更有說法「不能推出《無敵浩克2》是漫威最大的遺憾」。至於其具體有哪些原因,小編與大家共同分析一下:
《無敵浩克》續集的最大障礙——版權問題:
之前因為「蜘蛛俠」的版權,索尼與迪士尼談判「破裂」,最終在「荷蘭弟」的努力下才重新達成一致。但相比「蜘蛛俠」這複雜的版權關係,「綠巨人」的版權情況更為複雜,而這一點,也是漫威開發《無敵浩克2》的最大困難。
1990年,漫威在最「困難」的時期,幾乎賣掉了手裡所有知名英雄的「電影製作與發行權」。
「綠巨人」、「鋼鐵俠」、「納摩」幾位英雄被共同賣給了「環球影業」。而6年之後,「福克斯」又從「環球影業」手中買走了「鋼鐵俠」的版權,所以實際上,環球影業手中,只有「綠巨人」、「納摩」的版權,但這看似清晰的「版權問題」,卻充滿了「疑雲」:
【1】版權為何沒有到期——儘管漫威曾經賣出過很多人物的版權,但所有的版權都不是「永久賣出」,雙方的約定中都會有一條「幾年之內不推出該人物的個人電影,版權自動回歸漫威」。而漫威也正是憑藉著這一條約定,成功的拿回了「鋼鐵俠」、「懲罰者」、「夜魔俠」等人物的版權。
曾經有消息說,「福克斯」曾為了保住《神奇四俠》的版權,在幾天之內拍攝了一部極其「粗製濫造」的電影《神奇四俠》,完全為了給漫威「交任務」,最終也根本沒有上映。
顯然,「綠巨人」也應該有版權期限——
雖然在2003年,環球曾推出過由「李安」導演的《綠巨人》,但該片口碑、票房雙雙失利,不再有續集,縱然之後與漫威聯合推出了《無敵浩克》,但距今也已有11年之久。
2016年,漫威「創意總監——喬·克撒達」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同樣版權在「環球影業」手中的「海王納摩」,版權已經被漫威收回。
BUT~~~
2019年,「綠巨人」的扮演者「馬克·魯法洛」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綠巨人》的獨立電影近期不會出現,因為綠巨人的版權在環球手裡,可能環球不喜歡錢吧。」證明綠巨人的版權依然在環球手中,並未向納摩一樣「到期」。
究竟是「綠巨人」的「版權期限」更長,還是漫威與環球另有約定,我們不得而知,不過這個「期限」仍未到期,也是事實。
【2】漫威與環球的矛盾——依然從「馬克叔」採訪時的回應來看,關於「綠巨人」的版權,漫威宇環球之間,有一些「不可調和」的分歧,並且十年來雙方都未曾有過「讓步」。
可儘管「馬克叔」給出了「環球可能不喜歡錢」這樣的解釋,但大家都明白,漫威與環球之間的分歧,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錢」,只不過是錢多少的問題,這一問題不解決,《無敵浩克》永遠不會推出「續集」。
所以說,「綠巨人」的版權問題,要比「蜘蛛俠」複雜的多,環球不帶規避了「到期回歸」問題,還在「開發意見」上與漫威有巨大分歧,這也導致了《無敵浩克》續集遲遲無法與大家見面。
票房慘敗——直接影響《無敵浩克》的續作:
《無敵浩克》的上映日期為2008年6月,僅比《鋼鐵俠》晚兩個月,而在「劇情」上,《無敵浩克》的故事與《鋼鐵俠》發生在同一周。
相比《鋼鐵俠》的5.8億美元的成績,《無敵浩克》以2.63億美元的票房,成為「漫威電影宇宙」史上唯一一部「賠錢」的電影。而這次「慘敗」,無疑對《無敵浩克》續集的製作產生了巨大影響:
【1】演員更換——當初「漫威」選擇「愛德華·諾頓」來扮演「布魯斯·班納」,就是因為他曾成功的扮演過「多重人格」的角色。也恰恰是因為這一點,使他與漫威在電影製作上,產生了分歧——
「愛德華·諾頓」提出要增加「布魯斯·班納」的戲份,更深入的發掘這個人物的「內心世界」,而眾所周知,觀眾並不喜歡這一點,觀眾想看的是「浩克」。
《無敵浩克》上映版本中,減掉了很多班納的戲份,令愛德華·諾頓很不滿意,而不佳的票房,成了雙方「決裂」的最後一根稻草,愛德華·諾頓宣布不再出演「綠巨人」。
最終——
漫威不得不在《復仇者聯盟》中,啟用「馬克·魯法洛」扮演該角色,而在這之前,《復仇者聯盟1》的第一版海報中,「愛德華·諾頓」的形象已經出現。
【2】漫威與環球同時失去信心:《無敵浩克》的慘敗,讓漫威與環球同時對其續集產生了「疑惑」,當時的漫威,雖然「小有成績」,但並非「如日中天」,而擺在《綠巨人》系列電影中的問題也非常明顯
——班納戲份多,觀眾不買帳,浩克戲份多,製作成本高。
在這樣的「矛盾」和「風險」下,漫威不得不放緩了《無敵浩克》系列的開發腳步,而加大其他角色的開發力度。
《無敵浩克》的邊緣化導致續集更難製作:
由於版權原因和演員的更換,使漫威一度放棄了製作《無敵浩克2》的計劃,而為了讓觀眾忘記「愛德華·諾頓」,更好接受「馬克·魯法洛」的形象,《無敵浩克》成了一部「邊緣化」的作品。
整部《無敵浩克》的人物,除「綠巨人」外,只有「羅斯將軍」在其它「漫威電影」中「醬油登場」,身份也由「將軍」變為「國務卿」,而且完全不提及其與「綠巨人」的故事,即便在《復仇者聯盟3》中,班納與羅斯將軍「共處一室」的「微妙時刻」,漫威也讓二人「擦肩而過」,並未產生任何「互動」。
由於這種邊緣化,給《無敵浩克》續集的又增加了難度:若製作續集,前作中埋下的「伏筆」——大反派「首腦」是否應該出現?「憎惡」是否還活著?前作中的「女主角」扮演者「麗芙·泰勒」已經43歲高齡,是否還能登場?若其不再登場,是否需要合理的解釋?這些久遠的問題,統統會讓漫威「頭痛」。
所以說,由於《無敵浩克》電影本身的「失敗」而遺留下來的問題,也是導致漫威至今沒有拍攝其續集的原因之一。
延伸:「綠巨人」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在「初代復仇者」紛紛離開的今天,「無敵浩克」也在《復聯4》變成了「綠博士」,並由於手臂的「永久性傷害」而「退居二線」,很顯然,漫威這樣的安排,讓該人物的未來「可進可退」,繼續登場也可以,不再登場也十分「自然」。
而實際上,作為「漫威電影宇宙」中「暴力美學」的代表人物,「綠巨人」這個人物還是具有一定人氣的,《雷神3》中的精彩表現,更讓觀眾對這個人物充滿了「期待」。對於這個「人物」的未來,小編認為有以下幾種可能:
【1】徹底「退居二線」——在今後的「漫威電影宇宙」中,綠巨人只作為「客串」、「新英雄導師」等形式登場,指點「新英雄」。但實話實說,這種狀態是每個觀眾都不想看到的。
【2】漫威收回版權或與環球達成一致——《無敵浩克2》登場:這種情況可以說是萬眾期待的,雖然說難度非常大,但小編相信,只要「利益」足夠,漫威與環球遲早會衝破「重重困難」,讓觀眾夢想成真。
【3】「綠巨人」繼續在漫威其它電影中登場,但依然是主要人物:小編最初並不認為這種情況會發生,但最新的一則消息,讓這種情況似乎將會成為「可能」——
經歷了《無限傳奇》這部大戲的漫威,即將迎來全新的篇章,而在未來的「漫威電影宇宙」中,最重要的一筆就是《X戰警》與《神奇四俠》的加入。在最近的消息中稱,漫威有意將《X戰警》的一場經典大戰搬上熒幕,這就是
——《綠巨人大戰金剛狼》
兩位以「野性」著稱的超級英雄,若「硬碰硬」的來一場大戰,必將又是一場被「載入史冊」的大戰,其「噱頭」相當之大,必將為「漫威電影宇宙」的拓展,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其實這個故事在動漫中早已登場,並且故事中「綠巨人」與「金鋼狼」的對決一直讓粉絲們津津樂道,若能真正搬上大熒幕,那將又是一次對動漫經典的「復刻」和「致敬」。
綜上所述,《無敵浩克》之所以沒有像其他英雄一樣擁有自己的「三部曲電影」,主要原因還是「版權」。同時,第一部《無敵浩克》的失敗,也讓漫威在一段時間內「信心不足」。但如今「如日中天」的漫威,並不排除與環球恢復合作的可能,而「綠巨人」這個人物,在「漫威電影宇宙」中也依然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
——關注「大叔看漫威」,了解漫威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