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壇傳奇麥肯羅在其回憶錄中寫道:「未來接管過去,絕不可能有所準備。」當一個人體力不支時,思想也會隨之散亂,它會放大每處問題並一路衝向終點,但在過去的半年時間,羅傑·費德勒似乎無視了這一假設。
1998年,費德勒拿到了溫網青少年組的男單男雙冠軍,轉為職業網球運動員,2003年,他在這裡獲得人生第一個大滿貫冠軍,從此,費德勒的名字就和「溫網」「傳奇」聯繫在了一起,2017年,他在這裡兵不血刃戰勝克羅埃西亞名將西裡奇,拿下溫網男單冠軍。溫網八冠、職業生涯第十九個大滿貫冠軍……這一串記錄的輝映下,是即將年滿36歲的費德勒在經歷了五年無大滿貫冠軍、因傷休賽半年的掙扎後,用澳網和溫網兩個冠軍書寫著自己的王者歸來。
鼎峰時期的費德勒到底強到什麼地步?自2004年2月2日登上世界第一以來,直到08年5月納豆達到巔峰,連續237周,從沒有人能將他從世界第一的王座上趕下去。確切的說,費德勒的巔峰在06年(92勝5負,納豆最好的08年是82勝11負),這一年,連奪澳網,溫網,美網,三大大滿貫賽事冠軍,在北美春季硬地賽季拿下「印第安維爾斯+邁阿密」的背靠背雙冠,當時在他身邊手捧亞軍獎盃的柳比西奇,而今已經成了他的教練,現在看來,克羅埃西亞人的那句名言依舊不過時:「我們要做的,就是勇敢地殺入決賽,然後輸給一個叫羅傑·費德勒的人。」2009年,費德勒連續四年進入法網決賽,這一次他獲得了最終的冠軍,實現了全滿貫。
現在回想起2009年的澳網決賽,一幕幕場景還記憶猶新,最後一局費德勒先後挽救兩個冠軍點,但還是在第三個冠軍點上以正手出界輸掉了比賽。頒獎儀式牛哭得好厲害,按照賽事規定是亞軍先發言,費德勒實在難以控制情緒,所以換成納達爾先發言。納達爾非常不好意思地看著費德勒,第一句話說的是:「對不起羅傑,今天我把屬於你的冠軍奪走了。」費德勒第一句話說的是:「今夜如同一場噩夢。」 那一刻,多少人為之熱淚盈眶,泣不成聲。從此,費納局面開啟,雙雙統治著男子網壇。
隨著年齡的增大,體力的下滑,費德勒2014年換了98大拍,增多發球上網,降低底線回合數以保存體力,2016年開始,費德勒有所選擇地參加各項賽事。這些說明什麼?智慧。在費德勒的職業生涯中,從未遭遇嚴重的傷病(即使罹患單核細胞增多症),從未於比賽中退賽,他的身體力量並不出色,脫衣都是胸毛,肚子是褶兒不是六塊腹肌,但在保持運動能力與健康方面,很難找到比他更好的運動員了。
在剛剛結束的溫網決賽,費德勒的包廂裡,熟悉的場面,他的妻子米爾卡安靜地坐在那裡,臉上依舊洋溢著幸福快樂和崇拜,時而臉上露出一絲緊張與擔憂,不同的是多了四個孩子來觀戰,四個孩子兒女雙全而且都是雙胞胎,他們親眼看到爸爸拿到第十九個大滿貫,費德勒不用像其它父親那樣,等到退役了再鬍子邋遢的讓自己的兒女去看錄像,看看老子當年有多厲害。偉大、傳奇、不朽這些形容詞都沒有辦法形容費德勒了,家庭美滿、霸業有成,人生贏家!費德勒還是那麼低調:「他們可能還不知道這裡發生了什麼,可能就是覺得球場很美,場面很大,希望有一天,孩子們能夠理解吧。」費德勒如是說。
如果說一代傳奇費德勒的職業生涯還有什麼遺憾?大概就是他還沒有獲得奧運會的男單冠軍吧,還沒有實現金滿貫的偉業。2008年北京奧運會,費德勒搭檔瓦林卡,奪得男雙冠軍,2012年倫敦奧運會,費德勒在決賽中遺憾輸給穆雷,獲得了男單亞軍。
即將步入36歲的費德勒依然熱愛著網球,依然繼續著自己的職業生涯,只希望他可以一直健康地享受著網球帶來的快樂感,成就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選擇退役,也不敢想,不如把他的每場比賽都當做最後一場來欣賞,來吶喊。期待今年的上海大師賽,不見不散。
網壇有句名言:康納斯愛奮鬥,桑普拉斯愛勝利,費德勒愛網球。奶爸費德勒毅然繼續奔跑在網球場上,詮釋著「費氏網球」,穩定而華麗,鎮定而優雅,歷久彌香。他又何嘗不是在向我們詮釋一份感動:有一種堅持叫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