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工程人轉崗運營,到底對不對?

2021-01-19 明源地產研究院

土木工程出身的人,從事地產行業通常有幾個去處,去地產乙方,例如設計院、施工單位;去房企,對口專業一般有設計管理、地產工程,成本招採,地產運營等。

這幾年,隨著大運營崛起,運營崗位也越來越受重視,越來越多工程人轉崗去做運營。

一位從工程轉崗到運營的地產人表示,有工程經驗的人轉去做運營有天然優勢。因為現在房企的基礎運營一般是計劃運營,對項目全生命周期的流程和時間進行把控,而工程開發是整個開發流程中最長的環節。運營從計劃階段就要把控項目關鍵線路,對開發流程中的風險提前做出判斷,項目實施過程中時刻進行節點監控和糾偏,如果沒有完整的項目開發經歷,則無法釐清節點間的邏輯關係,對時間及流程把控很難做到精準。

當然,也不是說有工程經歷的人轉崗做運營都沒障礙。明源君接觸過一些地產人,有的轉到運營崗後如魚得水,也有的則水土不服。做工程和做運營,究竟有什麼區別?什麼人適合做工程,什麼人又適合做運營?

明源君結合一些地產人的經歷來談談這些問題。其他專業的地產人也可以對照思考下,看自己現在的崗位是不是最適合自己的?

工作模式

工程適合喜歡自由又高度自律的人

運營更適合喜歡規律節奏的人

工程師A君,在土建崗做了兩年,項目竣備後被調配到另一個城市的新項目,由於不想去新城市,便向公司申請轉崗到城市公司運營線。

轉崗兩個月後發現自己不喜歡新崗位,再度申請轉回工程崗。用他的話來說,坐辦公室實在煎熬,坐一會就想起來晃一下,可工作整天把你綁在電腦前。在工地的時候每天步數幾萬,在辦公室最多幾千,成天覺得渾身不自在。

工地雖然風吹日曬,但言行舉止都可以更隨性,沒那麼多束縛。在辦公室一切都規規矩矩,讓你坐著就不能站著。

再者,工地一切事物更鮮活,人與人間的關係也更隨和。

比如項目部辦公室人不多,大家都熟稔,得閒時聊天說笑,沒什麼顧忌。工地天高皇帝遠的,時間上也較為自由,午休偶爾拖過頭也沒關係。

當然,自由與規律往往是背道而馳的。做工程經常會遇到臨時變化,節假日加班是常態。比如,當天晚上才得知第三方或總部飛檢要來,第二天得抹黑趕到項目上準備迎檢;遇到搶預售搶交付等重要節點,連續一兩個月沒得休息;高周轉房企可能直接就是8-11-7工作制了。

工作狀態上也有比較大差別。工地上的工程師,存在兩種極端狀態。

一種每天連軸轉,轉現場、做內業、跟總包拉鋸、協調現場扯皮,忙得不可開交。

另一種,上班就是混日子,只要領導不在現場,能偷懶就偷懶。比如有的公司趕節點時,會要求工程師每天晚上拍幾張工作面的照片給上級匯報,有些工程師吭哧吭哧的爬樓拍照,有些早早溜之大吉,讓監理拍照發過來交差。

轉現場也有很大差別。有的人就隨便逛逛,有的人會提前看圖紙,把問題記錄下來,巡視時重點核對;對於關鍵部位的工藝做法,比如防水層等針對性地重點檢查。

可以說,做工程一不小心可能就混成混子,更考驗一個人的自律能力。而坐辦公室的運營崗,會有更多的條條框框制約,不容易脫軌。選擇崗位時,這一點也需要納入到考慮範疇。比如工程師A君就喜歡工地自由的工作氛圍,對待工作責任心也很強。經歷運營崗短暫「兩月遊」之後,還是選擇回到項目上繼續做工程。

個人能力要求

工程更適合單專業及執行力強的人

運營適合邏輯強、視野大、數據敏感度高的人

和A君不同的是,也有堅定轉型運營的地產人。比如C君,在完整跟完一個項目之後,跳到另一房企做運營。

其在轉崗之前一年,就一直有關注地產運營的要求,提前做準備,轉崗之後自覺適應良好。他認為,大運營是地產未來的必然趨勢,運營崗的前景也看好;另外,運營是這幾年才熱起來的專業,市場上成熟人才比較少。崗位本身要求又高,壓力之下成長會非常快,後期可選擇的道路多樣。且運營線最接近權力中心,也最有機會成長為管理者。

跟工程相比,運營的挑戰更大,想像空間也更大。兩個崗位從角色定位到能力要求上,都有一定的差異。

一、工程與運營在角色定位的差異

明源君此前曾總結過,地產工程崗身兼五大角色,即大總包施工員-乙方服務者和賦能者-內部資源整合者-內外部關係維護者-集團標準及制度執行者(點擊查看詳情)

工作職責上,就是大家熟知的「三控三管一協調(即成本控制、進度控制、質量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組織協調)」。

運營更偏管理,角色定位形象點來講就是決策者的軍師,著眼點最小也是整個項目的節點,更進一層次是項目全周期的供銷存管理,再往上是整個區域乃至集團的業績目標,最高層次是企業的經營戰略。所以,越是高段位的運營越接近於總經理視角甚至老闆視角。

二、工程與運營在知識體系上的差異

就目前而言,工程線的中基層崗位還是強調執行力多些,也即是將公司制定的工藝工法標準、管理動作等落地,推動節點目標達成,工程崗的知識結構以工程技術及工程管理為主。

運營則是從一開始就全面接觸各專業,要求對各個階段,各條線的任務及風險都有清晰的認識。從知識結構上看,會更全面立體。

當然,專業上也有所側重。

比如前文提到的,運營剛開始入門最好有工程管理經驗,這是做計劃運營的基礎。這是從項目開發層面來看運營。

而我們知道,房地產本質上是金融業。運營通過供、銷、存的合理管控,在最短時間內用最少資金實現最大收益。

在工程專業的基礎上,運營崗要進一步突破,還要懂得產品、營銷、成本,能夠監控產品定位及設計方案、營銷定價及流速、成本預算等;更要深入掌握財務知識,能對財務指標進行分配,管控現金流安全,達成利潤目標。

舉個例子,拿地之前,房企要模擬項目的投入-產出,測算各項財務指標。測算之前需要模擬一套開發計劃。有的房企由投拓部門按照標準工期進行開發計劃鋪排,據此進行投資測算。

有的房企則是由運營牽頭,由各專業線協同完成開發計劃,運營協助投拓進行投資測算,在拿地之後制定全周期開發計劃,進行貨值、利潤及現金流監控。上升到了這種高度,可見大運營模式下房企對於運營崗位全周期、全專業知識架構的要求之高。

三、工程與運營崗在能力上的差異

在房企裡面,一專多能的複合型人才都會比較受青睞,運營崗位更是如此。

運營一定要有全局思維。

如前文所言,運營的職能是全周期、全專業管控,這就要求運營一定要有非常強的全局觀,任何一個節點設定或調整,都要從橫向的供銷存節奏,縱向的跨職能配合來考慮。工程雖然也要求全局思維,但項目總以下的職位,對這方面體現不是特別明顯。

運營更強調溝通協調能力。

工程線日常接觸最多的是施工單位、監理、分包,屬於地產乙方,地產工程作為甲方駐場代表,話語權相對主動一些。

而運營線要統籌設計、工程、營銷、成本等平行部門,跟大家催進度要成果,根據各線條提供上來的資料進行計劃鋪排或糾偏,並給出相應的獎懲制度;同時,也在各線條間發揮協調整合的作用。

不過,在房企裡面,運營跟其他條線之間通常是平行的關係。這意味著,運營工作能否順利開展,非常考驗個人的溝通能力,稍微做得不好很容易招嫌。相比之下,運營崗比工程崗更考驗溝通能力,以及全局統籌能力。

運營需要較強的數據敏感度。

如前文所言,運營涉及到項目全周期的貨值管理、利潤管理、現金流管理,從拿地階段就要管控各項財務指標,對項目各元素相關的數據瞭然於胸,非常考驗一個人的數據敏感度。而工程線一般要到項目總(一些房企的項目總還是工程型項目總,則不在此範疇)才會有這方面要求。

四、工程和運營在機會成本上的差異

工程線已非常成熟,各房企的工程中基層在授權及晉升機制上差別不大。一般來說,表現得好1~2年升一級不成問題。工程崗可以走技術路徑或管理路徑;技術路徑終極目標一般是集團總工;而管理路徑的可能性更多,「小目標」一般是項目總,再往上是城市總、區域總、集團副總等等。

運營線則不一樣。房企運營發展階段不同,許多房企還停留在計劃運營階段;少部分房企如碧桂園、萬科、龍湖等已進入大運營階段,前者運營範疇仍處於單一項目且通常只關注工程節點,而後者已覆蓋項目從拿地階段到交付的全開發流程、以及地產全專業的節點計劃及人員配置;甚至涉及到全區域多項目的經營活動統籌。

授權上也有差別,前者沒什麼話語權,像個計劃跟蹤督辦員一樣,整天忙著催資料做PPT做excel;後者地位較高,擁有較大的資源調度能力,對各職能線都有指揮和督辦權利。顯然,這兩種不同體系帶給從業者的發展空間是不一樣的,從業者工作經歷的含金量也不一樣。

兩者也有相似的地方。目前很多地產運營在本專業內晉升到運營總之後,可以選擇繼續走運營線,向區域運營總、集團運營總發展;也可以轉向項目總、城市總、區域總、集團副總等,後者是與工程管理殊途共歸。

綜上,可以說,現在選擇運營線的挑戰更大,機會可能也更多。關鍵在於是否與個人能力及喜好匹配,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相關焦點

  • 這7個優質地產號,有追求的地產人不能錯過!
    地產項目開發是資源高度整合的過程,地產工程崗的核心價值是管理和協調。一姐跳出工程看工程,挖掘業內最實戰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幫工程人輕鬆做管理。 它接地氣。一姐不玩虛頭巴腦的概念,只傳播最新的工藝技術和標杆做法,和大家一起做個基本功紮實的工程人。 它有溫度。鋼筋混凝土是冷冰冰的,做工程是又苦又累的,可做工程的人卻是有熱情,有追求,有夢想的。一姐將一直為工程人打call!
  • 榮心築城|正榮地產第一屆工程師節 榮耀啟幕
    9月16日上午,「榮心築城」——正榮地產2020年第一屆工程師節在正榮集團總部盛大舉行。正榮地產正式發布首屆工程師節文化形象,闡釋「正直、精進、踏實、擔當」的正榮工程師價值觀核心理念,並創新點亮「正榮工程微芒行動「公益品牌,表彰全國區域優選的工程之星,打造屬於正榮獨特的工程師節文化。
  • 工程人轉行,最後都做什麼去了?
    工資不滿意:「工作3、4年,工資還徘徊在萬元以下」喝酒應酬不停:逃不掉的酒局,逐漸感覺到身體變差跟著項目跑、漂泊不定這些轉行的工程人,最後都去了哪裡?我問了身邊至少30個人,加上知乎等網站的乾貨貼,總結了兩個適合工程人轉行的方向。當然,我不是要勸退所有做工程的人,但我希望給那些不安現狀的朋友,一些可參考的方向。畢竟做掌握一門技能,以後就多一個選擇。
  • 旭輝工程人也「太太太南了」…
    然而這場規模盛大、難度頗高、意義深遠的考試,只是成為旭輝「圓夢者」道路上的其中一步,想要成為最優秀的旭輝工程人,不僅要技能滿點、還要全面發展,不僅要口才非凡、更要思想先進……內行直呼,「這也太太太太太……南了吧」!在旭輝,有個不成文的坊間「潛規則」,那便是追求「既要、也要、還要、且要」的完美主義!
  • 轉崗運營面試時,3個必答問題:是啥?咋做?問啥?
    她卻一臉嚴肅的告訴我她想轉崗做運營,作為職場老油條的她,根據之前面試過運營實習生的經歷,以及參考公司運營同事的經驗,七拼八湊的「優化」了下自己的簡歷。果然,沒過多久就收到了幾個運營崗位的面試邀請,還用自己的年假偷偷去面試了幾個崗位。
  • 不建議貿然轉崗產品!這裡給你3點實用的建議!
    今天學如何分析用戶需求,明天學社群模板設計,好像一直在學習,但學的都是不系統、不專業、不體系的「野路子」,也無從判別自己的水平,所以海投出去的簡歷也一直沒回音。運營:經常和用戶打交道,了解用戶痛點及興奮點開發:熟悉技術語言,能夠和技術團隊進行溝通。
  • 西山煤電上半年轉崗分流3956人,完成全年計劃的65%
    為職工考慮,免除其後顧之憂西山煤電堅持「轉崗不是下崗、分流不是失業」的原則,真金白銀出臺修訂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努力實現企業瘦身健體與職工轉崗分流並開創美好生活的雙贏局面。今年以來,馬蘭礦、西曲礦積極盤活現有人力資源,面對新冠疫情不等不靠,通過與用人單位的不斷溝通和對接,務工人員經體檢和政審合格後,今年第一批職工於4月14日啟程赴杭州務工創業,其中馬蘭礦11人,西曲1人。
  • 轉崗產品經理,應該準備些什麼?
    編輯導語: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職位轉崗產品經理,比如研發、技術、設計等職位轉崗,當時是針對一個崗位,而產品經理需要掌握的技能變多,需要怎麼轉變?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轉崗產品經理需要準備的一些能力,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 事業單位工勤技能崗轉崗專業技術崗好嗎?建議儘早轉崗
    如果符合條件能夠從事業單位工勤崗轉專業技術崗的話,不要猶豫,抓緊轉崗;如果不符合條件,也要儘快達到條件轉為專技崗。目前大部分地區即使工勤技能崗轉崗到專業技術崗,身份也無法轉變,所以無法提拔為副科級以上領導職務。二、工勤技能崗轉為專業技術崗的好處一句話,工資待遇更好,提升可能更多。工勤技能崗的最高1級的工資,差不多介於專業技能的7級和8級之間,也就是工勤技能崗最高級的工資還不如專業技能副高級的最低等級工資高。
  • 王永平:商業地產要以現金流為核心、運營為中心
    來源: 鳳凰網商業在不明朗的環境下撥開雲霧、洞察前路,開啟一場深入有趣亦見識豐厚的思維盛宴。「不止是年輕消費者比以前更活躍了,連原本不觸網的中老年客群也成了線上消費的生力軍。」進入後疫情時代,商業地產市場亦受宏觀經濟復甦的積極影響,需求正逐步恢復。「各種體量的購物中心客流恢復程度高達七八成,有的已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甚至在銷售額上有不同程度的增長。」王永平分析道,我們不止要看到疫情對商業地產造成的直接影響,更要看到中長期影響。
  • 她轉崗產品,月薪20K:「把握這3點,你也可以做到」
    而將這些問題仔細拆解一下,其實就可以找出,為什麼大家轉崗求職產品總是不順的原因了:不知道自己是否適合轉崗產品明確轉崗但不知道該如何準備>不清楚產品崗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基礎能力不知如何挖掘原有經歷中的亮點應用到轉崗求職中尤其對於0經驗想要入行/轉崗產品經理的小白而言,由於產品崗位沒有完全相關的專業設置和清晰的入行路徑,轉崗入行之路尤其迷茫
  • 上海環球港榮膺「中國商業地產運營管理優秀項目」大獎
    11月18日,由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發起、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成都市商務局等聯合主辦的 「中國商業地產行業(第十七屆)2020年會」落下帷幕,上海環球港憑藉出色的創新運營和管理能力,榮獲2020「中國商業地產運營管理優秀項目」大獎。
  • 為工程人點讚!如果城市會發光,那一定是因為他們!
    於那些在奮戰在建築工地的工程人來說,工地就是他們要守護的家,建設好這個「家」是他們最艱巨的一次任務。8天,11天,是他們建成兩座醫院的速度。不僅竣工速度驚人,對安全和質量問題更是極為苛刻。對話萬齊工程人:用嚴謹態度守護家的安全「施工材料是保障『家』的最基本條件,只有用材過硬,安全才能信得過!」負責萬齊旗下公寓工程總項目人王工如是說道。
  • 信託產品延期背後,藍潤地產到底缺不缺錢?
    近日,百強房企藍潤地產因資金緊張,其名下信託產品被迫延期6個月。然而雷聲響起的同時,藍潤地產又捷報頻傳,這家四川龍頭企業的資產情況究竟如何?藍潤地產有沒有爆雷?藍潤地產到底缺不缺錢?藍潤地產母公司藍潤集團,是四川民營企業龍頭。
  • 轉崗運營時這個選擇,決定你未來5年的發展
    網際網路運營的崗位很多,產品運營、內容運營、用戶運營、活動運營、社群運營、新媒體運營,看著都是頭大。很多轉崗的小夥伴常常會在準備階段,就迷失在這些選擇中:這些都是幹嘛的?什麼方向適合我?我要怎麼選擇?從用戶到活動,從數據到渠道,從教研到服務,沒有小太陽不擅長的。因為這種特殊條件鍛鍊出的複合型能力,也讓小太陽快速的就能負責好幾條業務線,成為公司年齡最小的管理層。就在最近,小太陽也儲備好了自己的能力,跳槽到一家上市教育公司,繼續自己另一段職業生涯。
  • 大發地產:高效運營與財務優化雙管齊下,持續釋放增長潛力
    對於全年業績目標的完成,大發地產充滿信心。大發地產執行長兼執行董事廖魯江在中期業績會上表態稱,未來幾個月,將根據企業的供貨和銷售調整節奏,力爭完成全年目標。高速向前提速增效,是大發地產今年半年報的特點之一。
  • 對於工程人來講什麼最重要?
    對於工程人來講,是你的學歷重要呢,還是你的證書重要,還是你的能力重要,我覺得最不重的要就學歷,你像我們很多施工單位,他其實不需要太高的學歷,尤其在你應聘的時候。研究生博士生,基本上施工單位不會要的,基本上都是以本科為主,研究生和博士的這個成本太高了。工地上用不上。現在的工程都是粗放式的。
  • 及刻商業觀察: 10個關鍵詞,說透這一年商業地產運營
    及刻熱場特別策劃「盤點2020」,從這一年陪伴及服務商業地產的實踐經歷出發,用10個關鍵詞,串聯起2020年商業地產運營的問題、現象、創新,透視商業形態的變遷和趨勢,希冀通過回顧,找尋連接未來的脈絡。客流運營需要建立在客流可感知、可分析、可觸達的基礎上。而許多商業地產的客流數位化運營尚處於「數人頭」的初級階段,無從得知客群來源及完整畫像。私域流量運營,關鍵在於對客流的精準識別、深入洞察、有效觸達。由此,來來往往的客流才有可能被截住、沉澱到私域中。
  • 工程人脫單太困難?掌握這個方法幫助大,適用於多數單身狗
    每年提桶跑路的這麼多,除工作累心累腦外,脫單困難也是一個關鍵因素,而且緣自父母的壓力都不小。優路教育了解到,在終身大事上,給孩子施壓的父母不在少數,作為工程人更是飽受數落,今年就教大家一個脫單方法,適用於多數單身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