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不過三代」只是一個偽命題,許多富豪家族都已經富過N代,香港羅鷹石家族就是其中一個。
羅氏一門六子三女,都有傲人學歷,不是商界精英就是專業人士(三位博士);四位馳騁商界,與其父羅鷹石並稱「二代五財閥」,家族資產近千億港幣。
(都是地產界大佬。)
(羅氏家族全家福。)
家族企業傳承卻是一個真難題,「豪門爭產」屢屢上演,幾乎每個豪門傳承時都要上演「奪嫡爭產」的大戲。
羅鷹石家族的爭產大戲,更是波雲詭譎,比TVB的家族大戲還要精彩。
(四子羅康瑞娶了郭晶晶的婆婆朱玲玲。)
一,香港羅氏家族的創始人——羅鷹石。
羅鷹石祖籍廣東普寧市人,1913年出生,父親在泰國經商,15歲時其父見他時學時輟,不像經商又不像讀書,於是送他回汕頭中學念書,雖然羅鷹石書讀得不錯,但還是更喜歡經商,後棄學回泰國跟隨長輩學習經營土產、洋雜等生意。
經過努力泰國羅氏家族生意做得很大,在曼谷及其它幾個主要城市都設有分號。
(曼谷唐人街。)
然而目光遠大的羅鷹石卻覺得泰國太過局限,1938年25歲的羅鷹石帶著萬餘港幣,在香港開設雜貨店,獲利甚豐。他發現在香港比在泰國掙錢容易,於是就在香港安頓下來,但那時羅鷹石只是為泰國羅氏家族打工。
直到1951年,泰國羅氏家族分家,羅鷹石分得數十萬元,繼續在香港經營雜貨,布匹等生意,1955年掙到第一個100萬元。
(1953年的香港街頭。)
羅鷹石只有一個妻子杜莉君,夫妻感情很好,育有六男三女。
1956年開始經營地產。1962年以自己和妻子的名字創立「鷹君地產」
(六十年代的香港。)
二,家和萬事興。
羅鷹石夫妻齊心,不僅事業蒸蒸日上,而且極重視教育,兒女也都成為人才。
每一個兒子畢業之後都需要在公司從底層做起,沒有任何的特權,表現好會獲得提拔。另外兒子去海外留學,全部都需要自己半工半讀。
(人丁興旺的羅鷹石家族)
1967年長子羅孔瑞從澳洲回國,進入父親的公司;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其時正逢,香港地產發展的黃金時期,在羅氏父子的努力經營下鷹君地產於1972年上市。
1974年至1975年,羅鷹石瞅準時機大力投資工業地產。
(羅鷹石江湖人稱「羅伯」)
1978年轉向商業樓宇,資產迅速膨脹,鷹君地產迅速發展成為香港大型地產發展商之一,羅鷹石也一躍成為香港的超級富豪。
三,父子因經營理念反目,埋下爭產的伏筆。
子女們都有傲人學歷,長成後或留在家族企業,或自立門戶,或與其他豪門聯姻,都是精英。
((右一長子羅孔瑞、右二幼子羅啟瑞、左二長女羅慧瑞,左三次子羅旭瑞。))
長子羅孔瑞能力出眾,在幫助父親打理地產生意的同時,還和堂哥一起創辦建築公司;不過後來陷入官司,後來羅孔瑞打贏了官司,但創辦的公司破產,羅孔瑞因此事失去了父親的信任。
(羅旭瑞)
次子羅旭瑞1979年加入鷹君集團,同劉鑾雄一樣是香港著名的「股壇狙擊手」
1980年,他主導通過收購永昌盛有限公司,成立百利保投資,遂使鷹君集團擁有的上市公司增至3家。
羅旭瑞才華大顯,深受羅鷹石器重,成為鷹石集團繼承人的第一熱門人選。
1982年股市低迷,鷹石集團財務危機日益嚴重,是賣股權還是賣資產,羅鷹石和擅長金融的羅旭瑞發生矛盾。
說服不了父親,1984年,羅旭瑞(次子)乾脆脫離鷹君,自組公司,還聯合外人對自家富豪酒店發起高出市價三成的敵意收購,鷹君集團失去兩大上市公司,父子反目。
同時期,羅孔瑞因官司纏身,無暇他顧。
兩大繼承人都出現問題,鷹君集團又風雨飄搖,於是羅鷹石召回在外從醫的三兒子羅嘉瑞、五兒子羅鷹瑞,回港主持大局。羅英瑞不願意從商,於是羅鷹石又把已進入鷹君3年的幼子羅啟瑞安排進董事局打下手。
(哈佛管理學博士,美國西北大學及普林斯頓大學教授。)
四兒子羅康瑞自己創業,五兒子羅鷹瑞(著名醫生),其餘四子全都進過鷹君集團,
「四子爭產」伏筆埋下。
羅鷹石的兒子,果然個個能幹,1985年3月,在羅嘉瑞的主持下鷹君公司成功重組。
1989年,鷹君集團盈利達10億港元,創歷史最高記錄。羅嘉瑞五年默默耕耘,終於成功。
1991年鷹君集團市值35億港元,列入香港20大財團的第19位。
四,羅鷹石去世十年後,爭產大戲上演。
2006年羅鷹石去世,羅嘉瑞(三兒子)成為鷹君集團主席,羅啟瑞(六兒子)成為集團副董事長,羅孔瑞(長子)、大女兒任執行董事,羅康瑞(四子)、羅鷹瑞(五子)任非執行董事。
家族傳承看似得以平安渡過,但其實是爭產風暴來臨之前的寧靜。
為了家族利益,避免身後出現財產糾紛,早在1984年,羅鷹石夫妻倆便設立了家族信託,置入企業股權,基金的執行人是她的妻子杜莉君。不過,受益人中卻沒有曾狙擊家族企業的二兒子羅旭瑞。
(杜莉君)
紛爭的源頭在於,羅鷹石 2006 年過世後,羅嘉瑞接班,在掌控公司管理權的同時,他不斷在二級市場增持鷹君集團股份。截至 2017 年 5 月,羅嘉瑞個人持有的鷹君集團股份已經達到 27.28%,隱隱有挑戰家族信託的最大股東地位。
2016年羅嘉瑞(老二)從羅嘉瑞家中,偷偷接走了老母杜莉君,安置在富豪酒店。
杜莉君隨後入稟法院,要求重新分配家族基金的權益。
隨後更是發表公開信,斥責三子羅嘉瑞不孝,並稱家族信託基金中羅嘉瑞所佔份額太大,公司又由他一人掌管,對其他的兄弟姐妹不公平。老三則說老二控制了母親,並且利用母親來爭奪家族。認為杜莉君已經是97歲的高齡,她顯然對很多事情已經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羅啟瑞(幼子)也不滿羅嘉瑞(3子)權益最大,兩人也發生了矛盾,結果於2017年被踢出了董事會。
羅鷹石離世十年之後,六個兒子發生了爭產大戰:老大、老二、老六是一派,老三、老四、老五是一派,三個女兒也糾纏於期間。
2020年杜莉君102歲,還要介入這場家族大內鬥,子女的大紛爭
(杜莉君)
杜莉君從16年開始為子女爭產4年,兩次敗訴也不服輸,今年6月份開始,港媒就發現她不斷以個人身份增持鷹君集團的股票,並沒有想要就此跟三子和解的意思。
富不過三代是一個偽命題,家族企業接班傳承卻是一個真難題,如何避免「豪門爭產」是擺在每一個豪門面前的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