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跑友們
名勝古蹟大家參觀過
但是貨櫃碼頭參觀過嗎?
你們有近距離看過這些超級巨型的吊機嗎?
你能想像萬人跑進黃埔港的景象嗎?
這次的「黃馬」帶你跑進黃埔港!
列車即將出發,請各位跑友系好安全帶!
2018雪松廣州黃埔馬拉松賽將於12月23日黃埔體育中心鳴槍開跑,今年,為了更好的給廣大選手和跑友們體驗賽道、了解黃埔,賽道首次跑進黃埔港!讓我們一起見證曾開啟海上絲綢之路的繁華碼頭,展望他華麗轉身成為廣州未來的「城市客廳」!
黃埔深水灣,原屬廣州番禺縣地區,位於獅子洋河道內,清代屬鹿步司與菱塘司南北交界的一段河流,古稱為「黃木灣」。唐代韓愈被貶嶺南,所撰南海神廟(波羅廟)的碑文中有「扶胥之口,黃木之灣」的記述。又簡稱「黃灣」,宋代蘇東坡浴日亭詩有「瑞光明滅到黃灣」句,這是黃木灣一名的由來。
然而古代的「黃木灣」,清初易名為「黃埔灣」,名人學者,傳說不一。但據查考,黃埔港一名的來源,是與地方對外貿易的發展,黃埔海關始建於黃埔村而得名有關的。
扶胥鎮黃木灣是廣州的外港,港市貿易溯自隋唐。自「海上絲綢之路」崛起,海外貿易歷千年不衰。
位於黃木灣畔的南海神廟(波羅廟)是中外船員、商旅進出港航行平安禱告祝福之所。
明末清初以後,扶胥鎮的海外貿易走向衰落。由於岸線南移,原來泊位消失,其海外貿易地位,被廣州河南黃埔村取代之,此為該港易址之二。
由於外國商船不準駛入廣州,在黃埔泊口與十三行倉庫之後,用西瓜扁艇接駁運輸貨物,為適應這種形勢,粵海關於黃埔村設「黃埔掛號口」(後改黃埔海關分卡),掌握中外商船進出該關所轄港口的保管與貨物裝卸過駁等項的課稅。由是黃木灣之名,遂被黃埔港取代。
約在同治年間(1862~1874年),值世界海運由木帆船更新改用輪船的鼎盛時期,黃埔村一帶江畔因淤積日多,影響載量大、吃水深的海輪停泊,黃埔海關遂遷址於長洲島北岸(即黃木灣之南)。
長洲島的扯旗山麓(黃埔軍校舊址內)有磚木結構小樓一所,木碼頭一座,即為清末黃埔海關所在地,此為該港易址之三。
從此,長洲島亦得沿用黃埔海關之名,稱為「黃埔島」。爰至1937年,「黃埔開埠督辦公署」在黃木灣北岸(東距波羅廟約五公裡)的魚珠炮臺、珠江村、橫沙鄉、烏湧口一帶,興建鋼板樁深水碼頭,仍佔用黃埔港名,稱為「黃埔新埠」,也就是今天的「黃埔老港」。此為該港易址之四。
隨著歷史的發展,黃埔港日益顯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影響。
鴉片戰爭後,英人柯拜在長洲島建船廠,亦稱黃埔船塢,外商在長洲先後建立的船廠,多達五、六所。
1844年中法「黃埔條約」是在駛進黃埔的法國「阿吉默特」兵艦上簽訂的;1919年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主張建設南方大港,港址選定黃埔深水港;1924年孫中山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下,於長洲島創立「黃埔軍校」。這些都無不與黃埔港有關。
解放以後,1950年10月15日黃埔港恢復了生產,對黃埔老港進行了大規模擴建,一個嶄新的「黃埔新港」沿老港以東發展,超過扶胥鎮(南海神廟、廟頭村),建在東江口西岸;並跨過東江,擴展到東莞新沙港區。
黃埔港自康熙二十四年對外開放,在漫長的歷史風雨中,既創立了我國獨立自主的海關,也蒙受過苦難、屈辱,又掀起過洶湧澎湃的革命浪潮。
隨著船舶大型化和深水化,黃埔港逐漸轉型成為都市創新的核心地。成為青年人聚集、交往的地方,畢竟這一塊地方文化底蘊深厚,有黃埔精神支撐。
在2015年廣州市建設國際樞紐城市所計劃的「三中心一體系」(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貿易中心和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宏偉藍圖中,「國際航運中心」承擔要角。有著深厚歷史積澱的黃埔臨港經濟區,如何利用已有優勢對港航產業進行高度集聚被寄予厚望。
隨著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同時提上日程。在這樣的歷史節點,黃埔老港的轉型升級路徑日漸清晰。
▲臨港CBD設計方案
▲黃埔港雙子塔設計效果圖
隨著廣州跨入世界一線城市,城市規模和產業形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廣州國際科技創新樞紐和國際航運中心的宏遠定位中,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將開足馬力發動「主引擎」。
黃埔因港而興,將來,也會因港的轉型升級打造成為一個世界級的濱水新區。此前廣州國際港航服務中心的建成,標誌性拉開了黃埔港城市更新改造的序幕。
▲黃埔港地標港航中心
12月23日
讓我們相約黃埔港
展望港口嶄新未來!
招商贊助聯繫人:邱冠榮
電話/微信:13922333566
客服電話:020-29008788
郵箱:garwin@sport-ch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