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夢?大腦中所謂的「休假」就是夢,但神經元並不是走尋常的路,而是根據我們每天看到的東西製造一個場景!
我說過很多次,我們的夢是建立在現實基礎上的。當我們睡覺時,神經迴路被激活,產生一些隨機的神經信號,大腦合成這些混沌信號並試圖主觀地理解它們。結果,我們做了各種奇怪的夢,其實相當於視頻的第二個片段!原材料一定存在過!
夢是大腦對現實的一種反應,人腦具有神奇的功能,能自動區分物體的共性和個性,抽象物體的屬性,通過聲、光、觸、嗅等感官來區分世界。因此,人們一眼就能看出物體是什麼。然而,人類製造的人工智慧(AI)在這方面的研究還很薄弱。儘管它是通過分析和使用大數據開發出來的,但配備了AI攝像頭的手機在識別物體時往往很混亂。
這樣,夢不僅可以是三維的,而且可以是高維的。這種空間包括一切:時間、物質、能量、空間等等,只要你能想到,它就可以擁有。
很多年前,人類學科學家發現,在世界的最後一刻,人類的體重會減少一定的量。上世紀80年代,一些蘇聯科學家利用高科技產品對剛剛過世的死者進行研究,發現與屍體相同的霧離開了屍體。
也許宇宙中還有其他肉眼看不到的通道。也許他們離得很遠,但靈魂與世界有著莫名其妙的聯繫。這有點像現代頂尖物理學所困擾的「量子糾纏」理論。
未來,科學家對夢的研究可能會越來越成熟。人類也可以用自己的想法去體驗不同的人生體驗,比如《盜夢空間》中的小李子團隊所展示的。隨著科學的發展,對四維空間的理解不會長久。我相信人類對夢想的好奇心會得到解決。事實上,無論我們是做夢還是研究多維空間,對我們來說都特別重要。
倘若人類在四維空間內會發生什麼呢?
《三體》的作者劉慈欣曾對此發表過自己的看法,他也認可進去的人再也不是人了,而會變成「神」的說法。
1、擁有「神」技:劉慈欣認為在四維空間裡,所有事情都是同步的,簡單來說,就是人類會擁有一些「神」技能,比如穿牆、瞬移等等。
2、可長生不老:在四維空間中,人類不受空間、時間限制,所以可以自行控制壽命,實現長生不老。
比如在《三體》中,劉慈欣就給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個「心臟失蹤之謎」故事,一個人的身上沒有任何的傷口,但心臟卻憑空在體內消失了,對三維空間的人來說同樣是一個未解之謎。
當然,目前這些都只是猜想,但不能否認的是,劉慈欣所寫的《三體》絕對是科幻界的裡程碑之作,它不僅僅是一本精彩的小說,同時也具備著很高的現實意義和參考價值。
《三體》到底有多有毒?被歐巴馬總統催更
憑藉《三體》,劉慈欣獲得了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
說他一個人單槍匹馬將中國科幻文學提升至世界級水平,一點也不誇張。
讀完《三體》之後,歐巴馬感到震驚:「三體太有想像力了,讀了它以後,我覺得做一個美國總統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畢竟,我要做的無非就是和國會辯論的瑣事,而不必擔心外星人入侵。」
除了歐巴馬以外,FaceBook總裁扎克伯格、小米雷軍、360周鴻禕、騰訊馬化騰,也都是《三體》的推崇者。在雷軍看來,《三體》對他們公司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黑暗森林、降維打擊等概念,都值得他們警醒。
我在剛接觸《三體》時,立刻就被書中緊湊的劇情和作者超乎常人的想像力所吸引,書中所出現的「黑暗森林法則」、「降維打擊」等內容,徹底顛覆了我對宇宙和這個世界的認知。
《三體》共3本,尤其是第三部《三體—死神永生》,絕對算得上是一篇大手筆,它將整個地球,整個銀河系,展現在宇宙的大背景下,真正觸發靈魂深處對於人性的思考。
還沒有看過《三體》的朋友們,我強烈推薦大家去看一下,它不僅可以給你帶來閱讀的震撼,更會引發對人性的深層次思考,對你的價值觀會有所啟迪。
劉慈欣把我們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個世界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一個恢弘而邏輯自洽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地球如海中一片樹葉,微不足道,朝不保夕。
想閱讀的小夥伴們,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購買哦,一起來感受劉慈欣的大千宇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