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現場海南省大數據管理局供圖
12月12日上午,省委深改辦(自貿辦)在海口舉行新聞發布會,會議發布了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十批制度創新案例,「碼上辦事」平臺入選成為第十批12項制度創新案例之一。海南省大數據管理局局長董學耕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碼上辦事」平臺是我省疫情防控的健康碼平臺的延伸和拓展,為自貿港的居民、遊客用戶提供權威、智能和便捷的全方位服務,系統自8月份上線運行以來,已有270萬註冊用戶享受到便捷服務。
「碼上辦事」由省大數據管理局策劃、指導,數字海南有限公司開發運營。以電子身份證為入口,構建個人數字空間,打造「一碼通行,碼上辦事」的服務性綜合平臺,提供面向個人的政務服務、醫院衛生、學生學位在線申請、生活消費以及免稅日消品購買等166項服務,致力於打造自貿港「一站式」便民服務性窗口。截至目前,「碼上辦事」平臺註冊用戶達270萬。
「碼上辦事」平臺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以提升人民獲得感為目標。董學耕介紹,以2020年海口市中小學秋季招生工作為例,因疫情原因,中小學家長無法到現場提交材料申請學位。從方便群眾辦事,減輕學校審核負擔,提高審核效率角度出發,省大數據管理局會同海口市教育局成立專班,針對秋季中小學生招生工作,創新探索以大數據手段賦能傳統的招生工作流程。依託「碼上辦事」平臺,打通公安、住建、資規、人社、衛健等單位數據,發揮政務中臺、數據中臺能力,圍繞招生工作的便利性進行研究形成「智慧招生」解決方案。僅在2周時間內完成「海口市中小學學位申請應用」的開發、培訓與上線工作,支撐海口市7萬多中小學學位申請服務,學位申請時間從幾天縮短至3分鐘,家長不用頻繁跑腿收集證明材料,掌上即可輕鬆完成學位申請和跟蹤。
董學耕介紹,「碼上辦事」平臺設計理念可以概括為十二個字「全面服務,一碼串聯,碼上辦事」,相比於其他先進省份的政務、生活APP相比有三大優勢:一是電子身份認證、線下交互能力。以二維碼為核心,疊加駕駛證、健康證、戶口本、職業證書等各種個人證照,建立起權威的個人數字空間,以「電子身份碼」為唯一標識,登錄碼上辦事,便可在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商業服務等多個領域亮碼享受便捷服務;二是場景串聯能力。「碼上辦事」平臺匯聚了健康碼、亮證碼、景區碼、消費碼、人才碼五大應用場景功能,只需出示一張「二維碼」,便可以「碼」作為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的連接橋,實現跨部門、跨業務、跨級次、跨系統的服務聯通,一「碼」貫穿於各種服務的全流程,如憑碼可以進出公共場館、乘公交,免帶各類實體證、證照、證明文件等;三是安全驗證能力。目前已在「碼上辦事」平臺率先使用區塊鏈技術,並利用電子身份碼的生物認證識別、授權機制及數據關聯能力,保護個人隱私的同時,可為監管、信用等管理提供安全、便捷、可靠的驗證服務能力。(海南省大數據管理局 符丹丹 劉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