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評論區能夠看到,有些球迷振振有辭地認為,場上的球員打得還不如自己。其實這完全是一種想當然的錯誤認識,把街球與職業混為一談是根本不正確的。有些球迷可能對此並不信服,那些在球頭賽事中湧現出來的業餘運動員,看著他們打得也挺好的啊,無論是過人還是中投都相當精彩,難道像吳悠這些在街球界風光無限的人,他們也不具備和CBA球員一較高下的能力嗎?其實我們看看兩者之間的差距有多懸殊,可能心中就會有數。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些街球運動員的真實水平。想必大家都知道,這項運動其實是最早來自於美國,直至現如今都相當的火爆。然而那些在洛克公園能夠揚名立萬、大出風頭的所謂街球高手,其實在聯盟裡並沒有什麼太好的出路。
最明顯的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馬賽克隊的阿爾斯通,他當年可是街球高手,後來還在NCAA接受過專業化的訓練,但饒是如此,進入聯盟後他對抗能力不足的毛病就顯露無遺。除此之外,在NBA的比賽強度之下,他的投籃命中率慘不忍睹。其實他當初進入聯盟時,也只不過是個二輪秀而已。
其次,我們再來做一個簡單的對比。看完國外再來看國內,吳悠這些人雖然備受嘲諷,但事實上在國內的街球界,他的實力還算是頂尖的。然而他的實力與阿爾斯通這些能夠勉強在頂級聯賽立足的球員,肯定就無法相比了。有次在商演宣傳中,英雄遲暮的CP3,想斷掉吳悠手中的球是那樣的輕鬆寫意。接下來的一幕就更誇張了,向來運球花哨的保羅,面對吳悠的防守顯得是那樣的不屑,直接就用身體頂著過了半場,這完全就是簡單粗暴的無情輾壓!
可能有些人會說,保羅再不濟也是全明星控衛,那麼我們不妨在國內找個參照物。就拿郭艾倫來說事,前幾年完全沒有打出來的時候,這個愣頭青居然連訓練服都不脫,就一通操作把吳悠收拾得找不著北。當年這位在CBA都立足未穩的大侄子,完全就是把吳悠當成了空氣和擺設!
因此我們應該明白,兩者完全不具備可比性。曾打敗過吳悠的Kiwi,就是沒有認清這個道理。他興致衝衝地跑到國內,希望得到CBA球隊的青睞,然而他跑了一圈居然連試訓的機會都撈不到。即便是大家視為魚腩的八王隊,也不會給他這樣的機會。因為在專業球員眼裡,他們實在是弱雞,在實力上連青銅都算不上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