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NBA選秀大會上都會湧現出一些出色的新秀,他們在這之後都成為了聯盟當中的超級巨星,如果這一屆新秀的整體表現都很好的話,那麼這一屆選秀便會被稱為黃金一代。1996年的選秀大會上,艾弗森、科比等一眾天賦球員湧現,他們在這之後都成為了各支球隊的當家球星,只是相比當時,各人在進入NBA之後的境遇都有所不同。
第10位——安託萬-沃克
1996年的選秀大會上,凱爾特人在首輪第6順位選中了沃克,在這之後他便與皮爾斯組成了綠軍雙子星。就技術層面來看,巔峰時期的沃克絕對可以稱得上聯盟最好的大前鋒之一,他的三分球能力更是如今小球時代的必需品。只不過沃克的巔峰期並不長,尤其在離開綠軍之後,他只能擔任替補的角色。
第9位——本-華萊士
作為一名落選秀球員,大本險些沒有機會在NBA打球,但是當時華盛頓奇才的總經理昂塞爾德給了他一個機會,而大本抓住了這個機會。經過了奇才和魔術時期的過渡,大本在加盟活塞之後實現了質的飛躍。他不僅帶領活塞在2004年擊敗強大的湖人拿到了總冠軍,同時大本也憑藉頑強的防守能力成為了NBA史上最強悍的防守球員之一。
第8位——傑梅因-奧尼爾
高中畢業便參加選秀的小奧尼爾在首輪第17順位被開拓者選中,但是人才濟濟的開拓者並沒有給小奧尼爾多少表現機會,直到轉會步行者,小奧尼爾才兌現了自己的天賦。加盟步行者的第二個賽季他便能夠拿到場均19分10.5籃板的表現,並當選了進步最快球員。隨後小奧尼爾便成為了東部最好的內線球員。
第7位——馬庫斯-坎比
身為榜眼秀的坎比職業生涯並沒有太多的搶眼表現,他一共11次打入季後賽,但是有9次在首輪便被淘汰出局。不過在17年的職業生涯中,坎比在防守端還是有很出色的表現,他共4次當選常規賽蓋帽王,1次當選賽季最佳防守球員,而人們熟知他還是因為他的中文紋身「勉族」。
第6位——佩賈-斯託賈科維奇
在當時外籍球員並不流行的時代,佩賈能夠在第14順位被選中足以證明他的優秀,只可惜由於當時的合同原因,佩賈直到1998年才正式登陸NBA。雖然此時佩賈已經被交易到國王,但是他很快便成為了這裡的核心球員,在其巔峰的2003-04賽季,佩賈場均能夠得到24.2分6.3籃板2.1助攻。2011年,佩賈跟隨獨行俠拿到了總冠軍,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劃下了完美的句號。
第5位——史蒂芬-馬布裡
1996年森林狼在第四順位選中了馬布裡,他與加內特的內外線搭檔成為了當時聯盟最具攻擊力的一對組合。打街球出身的馬布裡將自己的才華全部帶到了籃球場上,只可惜他乖戾的性格影響了他的職業生涯,直到加盟CBA之後才取得了成功。
第4位——雷-阿倫
作為NBA歷史上最偉大的射手,雷-阿倫的職業生涯創造了無數的紀錄,但是雷-阿倫也並不是一名單純的射手,身體素質出色的他在職業生涯早期也是一名十分出色的扣將,只不過為了更好地延續自己的職業生涯,雷-阿倫逐漸轉變了自己的打法。他在2008年和2013年分別幫助凱爾特人和熱火拿到了總冠軍。
第3位——史蒂夫-納什
被稱為「風之子」的納什絕對是大器晚成的代表人物,在那一屆新秀中,納什直到第六個賽季才入選全明星賽。職業生涯的前期,納什基本都在交易中度過,直到重新返回太陽時才取得了真正的成功,而此時的納什已經年滿30歲。球員生涯並未能奪冠的納什在退役之後加入了勇士的管理層,而他也最終跟隨勇士一圓冠軍夢。如今納什成為了籃網的主教練,為自己的人生開啟了下一個篇章。
第2位——阿倫-艾弗森
如果放在現在重新選擇的話,艾弗森依然會是狀元秀的大熱門,只是生涯無冠影響了他的歷史地位。身材只有1.83米的艾弗森是NBA歷史上最好的得分手之一,職業生涯場均能夠得到26.7分3.7籃板6.2助攻,在2001年還帶領76人打入了總決賽。如果不是他一生的宿敵科比的話,艾弗森或許會拿到那一年的總冠軍。
第1位——科比-布萊恩特
在1996年選秀大會的第13順位,黃蜂選中了科比,隨後韋斯特便做出交易,將科比帶到了洛杉磯,從此科比便開啟了自己的紫金生涯。20年的職業生涯,科比都效力於湖人隊,在這裡他贏得了5個總冠軍,18次入選全明星,15次入選最佳陣容,12次入選最佳防守陣容,他單場砍下過81分,三節拿下62分,在職業生涯最後一戰他還拿到了60分。就天賦而言,科比並不是最好的,但是他絕對是最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