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行車出行比例首次上升
去年中度擁堵以上天數減少16天,共享自行車總數達220萬輛;蓮石路潮汐車道將於今年開通
2018年北京市交通工作會議於昨日上午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去年北京中度擁堵以上天數減少16天,每日擁堵時長減少15分鐘,根據第三方機構評測統計,北京的平均車速提升了10%,同時,去年全市共享自行車總數達到220萬輛,自行車出行比例首次出現上升。
每日擁堵時長減15分鐘 平均車速提10%
據了解,2017年市區兩級完成12處緩堵示範區建設和115項疏堵工程,開工建設92條次支路,超額完成任務。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社會各界反映的情況與統計數據,北京的交通擁堵問題的確有所緩解,擁堵範圍、時長和程度均有所降低。去年,中度以上擁堵天數減少16天,每日擁堵時長縮短15分鐘,根據第三方機構評測統計,北京的平均車速提升了10%。
去年,北京全市共享自行車總數達到220萬輛,日均騎行600萬人次,自行車出行比例首次出現上升。為確保自行車回歸城市後的騎行環境得到改善,市交通委通過一系列措施治理自行車道和步道1014公裡,在三環路內176條重點路段設置阻車樁,分類梳理512座過街天橋梯道的服務品質並完成13座天橋自行車推行坡道的改造。
城區內多數居民10分鐘內可到地鐵站
日前,北京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在被訪的全市16個區2000名在京居住1年以上的居民中,逾八成受訪者認為生活水平和質量較五年前有所提升。其中,關注交通領域的佔38.6%,關注度已退居第六,社會熱點逐漸轉移。
近年來,北京市軌道交通線網以每年新增40公裡的速度急速增長,路網加密,站點增加,城區內多數居民可實現10分鐘以內到達地鐵站。
去年,北京軌道交通線網先後36次縮短運營間隔,部分線路縮至2分鐘的安全極限間隔,列車兌現率、正點率均達99.9%以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年客運量達到37億人次,日客運量突破1033萬人次,居世界首位。此外,針對部分線路站臺安全門缺失的問題,北京市逐步實現了安全門的全路網覆蓋。
看點1
四環路內主幹路加快推進綠波帶工程
今年,北京將進一步加快交通運輸信息化與智能化建設,研究編制城市副中心智慧交通規劃、北京市智慧公路與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試點方案。
在城市道路交通信號系統方面,將推進多項智慧交通工程,研究發布《四環路內主幹路實施綠波指導原則》。同時,還將優化調整100處路口、重要橋區及聯絡線關鍵節點信號燈配時,在適宜安裝的重點擁堵路口探索實施反溢流信號燈控制系統,並開展路口可變導向車道建設,分時段控制車流導向。
看點2
宣武門站等地鐵換乘通道實施改造
記者在會上獲悉,今年北京市交通工作的主要預期目標為:軌道交通運營裡程達到630公裡以上,中心城區路網交通指數控制在5.7左右,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3%,城市交通運行總體安全平穩有序。
作為綠色出行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今年將全力推進公共運輸綠色出行快速發展。年底前將開通軌道交通8號線三期、四期和6號線西延3段新線,並全面實施「人物同檢」,確保早晚高峰進出站安全有序。同時,針對部分地鐵站換乘通道設計時間早、無法適應當下客流增大的情況,北京今年還將實施宣武門等軌道交通換乘通道的改造工程。
看點3
機動車停車管理條例將正式出臺
記者了解到,北京機動車停車管理條例將於今年正式出臺,目前該條例草案已通過市人大常委會三審。
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市機動車停車條例》出臺後,將落實好監督檢查工作,完成二環內核心區的停車位標誌標線施劃,明確停車區、臨停區、禁停區,使標誌標線達到依法依規、簡單明了、易於識別。此外,還將繼續鞏固180條停車秩序嚴管街,加大常態化交通違法整治力度,確保對同一片區的巡查間隔不超過15分鐘。
看點4
蓮石路潮汐車道年內開通
作為門頭溝區、石景山區連接北京主城區的交通要道,蓮石路是不少上班族的必經之路,而它也因此成為了橫跨北京西四環與西五環的知名「堵點」。去年,市交通委會同有關部門開始籌劃對蓮石路進行「潮汐車道」改造,記者獲悉,蓮石路潮汐車道將於今年正式開通。
「潮汐車道」是指城市快速公路上根據早晚交通流量不同情況,對有條件的道路,試點開闢某一車道不同時段內的行駛方向的變化。就蓮石路而言,早高峰期間,原本出城方向的部分車道就會調整成進城的方向;而晚高峰時,進城方向部分車道則調整為出城的方向。
(記者裴劍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