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工程師:我國發明的這項科技,被中國改造成萬能的單槓柴油機

2020-12-26 少明科技

中國科技發展到如今,已經是在世界上佔據了很大的比重,其實說實話,幾乎所有的國家都離不開中國的科技,也許中國在頂尖科技領域實力還不算特別強大,但是在中高端或者是中端科技領域,我們國家幾乎是無敵的存在,這話還真不是吹牛,中國製造已經不斷地蠶食全世界的市場。

我們走的發展路線也是跟那些發達國家有些不同,他們致力於發展高端科技,在高科技領域一騎絕塵,其中以美國為典型代表,還有日本和德國也都是這樣的一條路走到黑,發展到極致。但是中國因為科技實力先天比較弱,因此我們走的路也是跟他們不一樣。

但是我們的發展路線非常的穩健,亦步亦趨,絕對不會貪功冒進。今天就拿一項中國發明來舉例子,讓大家看看中國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發展的模式。德國工程師嘆息:中國人太聰明,他們發明了「萬能」的單缸柴油機!

今天要說的就是被稱為「神器」的萬能單缸柴油機,可能現在的年輕人對這玩意不是很熟悉,這項科技原本是德國人發明的,但是在傳到我們國家之後,它就衍生出了很多強大的用途。上個世紀的時候,尤其是在農村,如果家裡有一臺裝備了單缸柴油機的拖拉機的話,那可是妥妥的「富貴之家」。

比現在開寶馬奔馳還要拉風。而且單缸柴油機在中國人的改造之後,衍生出了無數的用途,拿他當抽水泵和發電機這都不是什麼稀奇的,還有甚至將它改裝成「犁地」機器,改裝成小型「生產線」也不再話下。

其實哪怕到如今,還是會有很多人會懷念那段時光,雖然我們是要向前看,雖然科技的發展掩蓋了過去的痕跡,但是留存在心底的記憶還是閃閃發光,那個年代雖然平窮,但是仔細回想起來,好像人們的日子反而沒有那麼多的煩惱和憂愁。

相關焦點

  • 德國媒體:中國這項技術,先進得不像中國發明的
    對於現在科技最為熱議的話題的,自然就是晶片研發的問題。而晶片研發其實在我國早就有了這個想法,也一直在探索在探索地路上,知道大洋彼岸的波動,也讓我國的晶片研發早早的提上了日程。不靠她人,靠自己研發屬於自己的國有晶片。
  • 德國專家:中國這項技術「逆了天」,根本不像是中國發明的
    在晶片領域上科研,我國也在市場的壓力下,專心研發屬於自己晶片開發技術,及時美國已經解禁,允許當地提供晶片生產,但對於華為來說,就算允許也沒有提供最為尖端的晶片,這對於華為來說,也是不到多大的作用的。德國專家:中國這項技術「逆了天」,根本不像是中國發明的。現在除了晶片,我國在其它領域上都有不小的突破。
  • 德國工程師:中國又開啟一項大型工程,將影響全中國乃至全亞洲
    現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不斷地提升之下,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提高。不僅如此,我國在各項領域當中,都有大量的投入時間和精力,取得了不小當地成就,甚至有些科技領域已經超越世界技術水平。
  • 輪到德國頭疼了,美媒罕見說出實話:德國這項技術沒有中國不行!
    目前世界上最受矚目的科技領域是什麼?毫無疑問就是晶片,晶片本身就是現代科技當中最重要的科技產品,我們生活當中出現的絕大部分的電子產品,核心都少不了晶片。還有航天科技,還是航海科技,還是軍事科技亦或是國防科技,其背後都離不開晶片的存在。
  • 「中國造船工程師搖籃」的江蘇科技大學怎麼樣?
    2004年學校更名為江蘇科技大學。人才培養建校多年來,江蘇科技大學努力培養適應社會和行業發展需要、具有創新意識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已成為全國相關高校中船舶工業相關學科專業設置最全、具有船舶特色整體性和應用性優勢的高校之一,享有「中國造船工程師搖籃」的美譽,已為船舶工業、國防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
  • 法國教授:若不是德國這項技術落後中國,美國絕對不會與中國合作
    前段時間的晶片禁令暴露了很多的問題,把晶片的生產分成的三個階段,分別是晶片設計,晶片製造和晶片封測,其中晶片封測最簡單,晶片製造最困難,而我國目前只有華為掌握了5nm晶片的設計能力,而中國的晶片製造能力與荷蘭的ASML相差了至少兩代技術以上。
  • 中國拋棄的單槓自行車,卻被改造成了防空武器,這是哪國傑作?
    印度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奇葩的國家,這個國家經常會突發奇想發明出一些看起來很奇葩的產品,例如牛糞公交車就是如此,雖然對於各國來說都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但不可否認的是,印度採用牛糞作為公交車燃料的這種發明確實是很環保,在這一點上沒有國家能夠與之媲美。
  • 義大利醫療器械短缺 工程師把浮潛面罩改造成呼吸機
    來源:海外網浮潛面罩改造的呼吸機 (圖源:《紐約郵報》)【海外網3月25日|戰疫全時區】義大利疫情爆發導致醫療器械中的呼吸機閥門需求急劇上升,在這種情況下,義大利的兩位來自倫巴第大區布雷西亞的工程師用隨後,兩位工程師又用浮潛面罩改造成醫療呼吸面罩。據《紐約郵報》援引《標準晚報》(Evening Standard)報導,兩位工程名叫克裡斯坦·弗拉卡西和亞歷山德羅·羅瑪奧利,在一家名叫「Isinnova」的公司工作。該市已經有3000多名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當地的醫院緊缺呼吸機閥門。兩位工程師決定採取行動。
  • 德專家:看了中國人發明的萬能「扳手」,才明白中國為啥那麼牛
    現階段,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經濟水平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善。除開人們的生活方式有了不一樣的變化之外,更多的是在我國的各項領域上都有不同程度上的突破,而這些突破,也是推進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石。
  • 朋友:食用油可以加到柴油機中嗎?我:柴油機是為柴油而發明的?
    將這些廢棄油脂轉會燃料是一個非常棒的想法,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關於生物柴油的歷史、柴油機演變,看看如何通過適當的方法讓我們的環境變得更加美好。首先先讓我先提幾個問題,為什麼食用油更適合轉化為柴油而不是汽油,柴油機一開始真的是為燒柴油發明的嗎?
  • 德國工程師說出實話:中國這項科技將改變世界,各國需警惕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的科技發展非常迅速,雖然我國進入工業化社會都沒有多久,遠遠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但是如今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科技水平也在突飛猛進,甚至在很多高新科技領域實現突破,比美國、日本、德國等老牌發達國家都要強,值得每一位國人驕傲。
  • 中國自緊扳手PK德國萬能扳手,結果...
    德國萬能扳手一時成了機械行業的網紅、工具界的主角。
  • 中國99式主戰坦克為啥還用柴油機,為何不隨美俄用燃氣輪機?
    各國專家決定要研製出能和坦克相匹配的發動機,經歷汽油機、柴油機、燃氣輪機三個發展階段後,坦克發動機早就成了各國軍事領域的一個重點研究對象,研製技術已經日漸成熟。每個國家都有自己最具代表性的坦克發動機。V-2系列發動機,是蘇聯最著名也最成功的一款坦克發動機。
  • 德國專家:中國這項技術究竟有多強?美國不惜違反禁令也要購買?
    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排名前列的科技大國了。以前中國很多科技都還是依賴於國外的技術,但是現在中國已經在多個科技領域上面成為了世界一流,很多發達國家都驚詫於中國科技的發展速度,甚至連國內很多國民都有點恍惚,原來中國已經這麼強大了。
  • 怠速運行:二戰德國戰車柴油機的艱難發展
    雖然德國陸軍名義上要將汽油作為標準化燃料,但在二戰期間,德國戰爭經濟體系內的各家工廠一共生產了多達15萬輛的軍用柴油車輛,使得柴油發動機在陸軍摩託化部隊中有了一席之地。精明的德國人並不是不知道柴油機的好處,設計師們也進行了諸多嘗試,試圖將德國戰車的動力系統轉向柴油機化,但收效甚微。
  • 英國學者:中美這項科技已經拉開差距,先進得不像是中國發明的
    目前世界上最受矚目的科技領域是什麼?毫無疑問就是晶片,晶片本身就是現代科技當中最重要的科技產品,我們生活當中出現的絕大部分的電子產品,核心都少不了晶片。還有航天科技,還是航海科技,還是軍事科技亦或是國防科技,其背後都離不開晶片的存在。
  • 46個對人類影響深遠的發明
    20、柴油機(德國)魯道夫·狄賽爾(Rudolf Diesel,1858.3.18~1913.9.30)是柴油機的發明人,被譽為柴油機之父。德語的柴油一詞,就是從他的名字而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的柴油機成為各國潛艇的主要動力。如今,他發明的柴油機,在汽車、船舶等整個工業領域都得到越來越廣泛的發展。
  • 柴油機的發明者 今天看看德國曼那些車_曼_TGX_卡車之家
    曼恩商用車輛股份公司總部位於德國慕尼黑,隸屬於曼恩集團,至今已經有超過260年的歷史。1758年,「聖安東尼煉鐵廠」在德國奧伯豪森建立,這就是最早德國曼恩的前身。●  世界上第一臺柴油機在曼恩誕生魯道夫-狄賽爾發明的柴油機1897年,在曼恩工作的魯道夫-狄賽爾(Rudolf Diesel)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柴油發動機,從此柴油機便以他的名字命名為Diesel,曼恩的這項發明可以說是今天商用車誕生的基石
  • 德國科技崛起密碼:企業中央實驗室的誕生與「複製」發明家
    文/林偕 編輯/楊溪編者按:當前,中國對科技創新前所未有的重視,但對於科創體系的討論,過於聚焦於政府方面,而科創體系的建立事實上並不完全是政府、甚至主要不是政府的事,企業在其中同樣大有可為。本期「原子智庫」以德國為樣本,呈現其獨特的科創崛起之秘訣:「複製」發明家的企業中央實驗室制度。
  • 【發現德國】數數那些你身邊的德國發明
    談及創造發明,德國算得上歐洲冠軍。2015年,德國的專利申請數量在世界各國中再度進入前三,僅次於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