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巧借杜甫一句名詩,寫一首雨後詞,流傳至今也沒有被超越
李煜,五代十國南唐的最後一位皇帝,也是最有才華的亡國之君。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作為一個皇帝,李煜在政治上顯然是非常失敗的。但他在文學上,李煜卻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詞有很高的造詣。
李煜的詩詞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獨樹一幟,深受後人的喜愛,因是帝王出生,又擅長寫詞,被稱為「千古詞帝」!
南唐後主李煜雖然不通政治,不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其詞含意深沉,首首哀婉悽絕,篇篇精美絕倫,美得令人心痛,讀之令人斷腸,憶之傷感落淚。
在一首詞中,李煜巧妙地運用了詩聖杜甫的一首詩,而且改的毫無違和感,甚至可以說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這首詞就是《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這句話就是來源於杜甫的詩《曲江對雨》。杜甫的詩是「林花著雨胭脂溼」。
意思就是,紅花經過雨水的澆灌,感覺就好像胭脂被打溼了。不僅帶來視覺上的感嘆,也給觸覺和味覺帶來了明顯的刺激。
杜甫的詩是極好的,但在李煜的潤筆之後,卻變成了「胭脂淚」。原來只是胭脂溼了,現在變成了胭脂淚。
我們都可以想像的到,在冷雨中,紅花的悽涼之感。為什麼說「胭脂淚,相留醉」?這個醉可謂「醉翁之意不在酒」,並不是表達的喝醉了,而是傷心之後的迷醉。
李煜真是一位寫愁的大師,多虧了他的筆觸,我們才能夠將他內心的悲傷體會感受。「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他真的是有「長恨」的,怎麼能不恨呢?
好好的家庭和國家,被他斷送,大好的河山從手上溜走,他的仇恨像這條長河一樣,不斷向東流去,永不停息。長江水東流有多遠,他心中痛恨的地步就有多深。
亡國之後,李煜一夜之間從皇帝淪為階下囚,「日夕以淚洗面」,他才真正體會到了人生無常的悲哀,用血淚寫出了亡國破家的悽涼和悔恨。
後期的詞,一洗前期的「花間」情調,轉而反映亡國之痛。
雖然當皇帝很失敗,做詞人非常成功。一個南唐亡國之君,寫下了許多傳誦後世的千古絕唱!那首《虞美人》中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如此傳神的天才手筆簡直就是神來之筆,從古至少讓多少文人騷客競折腰!
蘇軾灑脫,稼軒豪放,李煜悲愴,納蘭情深
在宋代詞人中,最璀璨耀眼的有三個:蘇軾、辛棄疾、李清照。而宋代之前詞人的巔峰,那無疑是李煜。
我讀的這本《李煜詞傳》中選取了李煜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並且以李煜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他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李煜在詩詞上的造詣與作為皇帝的悲哀形象。
還有《蘇軾詞傳》中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傳,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東坡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蘇軾的思想。
還有《辛棄疾詞傳》。辛棄疾是亂世中的抗金英雄,他以武起身,卻終成文業,與蘇軾並稱為"蘇辛",被譽為"詞中之龍"。這本書也以同樣的手筆,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更是根據人物的不同背景形象設計了優美的封面,紙質也很棒,閱讀起來可以說是一種享受。
全套一共6本書,全部是作者的經典之作,讀一讀就能領悟這6位詩人的人生態度,大家風範。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何樂而不為?
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六本書《辛棄疾傳》、《蘇軾詞傳》、《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