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一名教師在網上發帖稱:
做了15年老師我想告訴大家,這個時代寒門再難出貴子
無獨有偶,永樂大帝二世的作者一篇《寒門再難出貴子》再次點燃大眾對「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討論。
如果大家仔細閱讀過,上述兩篇新聞,我們也不禁會得出一樣的結論。但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這個一,就是費米思維給我們理性思考的最佳選擇。
什麼是費米思維?
是著名的美籍義大利物理學家費米,給大家提出了一個解決難題的對策、思路。我們在管理過程中,領導者、管理者往往會面對一個巨大的目標,無從下手,面對一個大的困境,會總覺得我不知怎麼如何切入,因為解決這個問題的信息資源有局限,條件資源有局限,這個問題怎麼解決,無從下手。
初次看費米思維可能一頭霧水,《增廣賢文》有言:「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我們從賈誼《過秦論》中的一句話展開來解讀一下費米思維: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秦國的最終目標:統一全國。
分解目標:奮六世之餘烈。六世分解目標是:
1、秦孝公重用商鞅實行變法,獎勵耕戰,並遷都鹹陽,建立縣制行政,開阡陌,在加強中央集權的同時,不斷增進農業生產。自此國力日強,為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2、秦惠文王當政期間,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為秦統一中國打下堅實基礎。3、秦武王平蜀亂,設丞相,拔宜陽,置三川,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築堤修橋。4、秦昭襄王拜範雎為宰相,改為施行遠交近攻的策略,手下文有範雎,武有白起等能臣良將,在位時,秦國繼續擴張。最著名的、決定秦趙兩國命運的長平之戰,就是在秦昭王在位晚期發生的。奠定了秦統一戰爭的勝利基礎。5、秦孝文王下令大赦罪人,按功表彰先王功臣,優待宗族親屬,拆除王家園囿。6、秦莊襄王登基元年,宣布大赦天下,施德布惠於人民。同年,秦莊襄王命蒙驁伐韓,韓國被迫割讓成皋、鞏等地。秦國的地界延伸至大梁,初置三川郡。
結果:及至始皇,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終能統一全國。
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我們想要弄清楚「寒門再難出貴子」就必須深刻了解費米思維的內核:
就是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整為零的一種思維。其中包含目標分解、執行分解、引流分解、成交分解、服務分解等一些系列未達成最終目標的分解步驟。
「寒門再難出貴子「,是短視思維認知,人生不是百米衝刺。
我們把目光在拉回我們的身邊,一個人朋友分享他的經歷,
他們老家是河南的一個貧困鄉的貧困村,從小他父親就對他說:
「你不應該在這裡,我要想辦法帶你們娘倆去城市」,這可能就是一位淳樸的父親的理想。時至今天,他們在河南的一座二線城市立足了,買了房,結了婚。朋友說他從心底裡感激父親。問及他的理想的時候,他也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努力讓孩子,在一線城市,買個房,結個婚,就知足了」。
春秋·老子《道德經》有言:「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大道至簡」,說的可能就是他們平平無奇的理想把。但他們確實把費米思維認知,用到了極致的平凡人。
「寒門再難出貴子「,是短視思維認知,是沒有遵循客觀規律發展的角度去看問題,僅僅只是當下的白日說夢,鏡花水月爾。就好比明明兜裡一千塊錢都沒有人的說,我要超越馬雲。沒有費米思維認知,僅僅只是停留在空想,沒有從實際出發分解自己的人生目標。人生不是百米衝刺,而是一棒接一棒的馬拉松。
聰明的我們,在開啟自己的思維認知的時候,是否找到自己的思維準則。歡迎大家留言,對你影響最大的思維認知模型。一天一個,用故事解讀底層思維,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