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擺脫貧困與政黨的責任」國際理論研討會在福建省福州市開幕。圖為與會嘉賓在研討會現場觀看視頻。新華社 圖
10月12日至13日,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和中共福建省委共同主辦的「擺脫貧困與政黨的責任」國際理論研討會在福建舉行。
在研討會開幕式,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宋濤在發表主旨講話時稱,貧困是困擾人類幾千年的世界性難題,消除貧困自古就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長期以來,為早日消除貧困,國際社會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想了各種辦法,聯合國先後確立了千年發展目標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努力推動全球減貧進程。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視消除貧困問題,並為此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作出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
宋濤指出,中國連續7年年均減貧1000萬人以上,創造了全球減貧奇蹟,演繹了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脫貧故事」,截至目前已使7億多人擺脫貧困,對世界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今年是中國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儘管受到疫情衝擊,我們仍有信心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將得到歷史性解決,得到人民群眾衷心擁護,這對中國和世界都具有裡程碑意義,必將產生深遠的歷史性影響。
他還在講話中分享了中國成功減貧的「秘密」,表示中國共產黨將與各國政黨一道,將減貧作為國際發展合作的優先領域和核心任務。
以下是演講全文。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貧困是困擾人類幾千年的世界性難題,消除貧困自古就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長期以來,為早日消除貧困,國際社會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想了各種辦法,聯合國先後確立了千年發展目標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努力推動全球減貧進程。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視消除貧困問題,並為此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作出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
中國連續7年年均減貧1000萬人以上,創造了全球減貧奇蹟,演繹了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脫貧故事」,截至目前已使7億多人擺脫貧困,對世界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今年是中國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儘管受到疫情衝擊,我們仍有信心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將得到歷史性解決,得到人民群眾衷心擁護,這對中國和世界都具有裡程碑意義,必將產生深遠的歷史性影響。當前國際社會普遍關注中國的脫貧攻堅進程,都在思考和研究中國成功減貧的「秘密」。藉此機會,我願向大家分享幾點看法。
第一,堅持把黨的領導作為消除貧困的根本保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加強領導是根本。」在脫貧攻堅過程中,我們充分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和各級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建立了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機制,堅持黨政一把手負責制,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抓扶貧」,為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我們明天即將參觀的寧德市,上世紀80年代是福建省最貧困的地區。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工作用了不到兩年時間,基本走遍了全市所有鄉鎮,帶領寧德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脫貧致富之路,並寫下了《擺脫貧困》這一重要著作。「幫錢幫物,不如幫助建個好支部」,我們堅持深入推進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派出300多萬駐村幹部紮根基層,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鬥堡壘,充分展現了黨的領導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的關鍵作用。這是中國扶貧取得歷史性成就的最主要經驗,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本政治保證。
第二,堅持把發展作為消除貧困的根本舉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是甩掉貧困帽子的總辦法。」在我們黨看來,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產生貧困的根本原因,要徹底解決貧困問題必須首先抓發展。為此,我們黨始終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把發展產業、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不斷出臺有利於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發展的政策舉措,不斷提高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造血能力」,使消除貧困建立在堅實的發展基礎之上。同時,我們堅持公平發展、協調發展,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進程中決不落下一個貧困家庭,在追求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決不丟下一個貧困群眾,真正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的要求落到實處。
第三,堅持把緊緊依靠人民群眾作為消除貧困的根本力量。為了誰、依靠誰消除貧困,這是破解貧困難題的核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貧困群眾既是脫貧攻堅的對象,更是脫貧致富的主體。」我們堅信,好日子是幹出來的,脫貧致富終究要靠貧困群眾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實現。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始終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引導人民群眾全面樹立寧願苦幹、不願苦熬的觀念,積極營造勤勞致富、脫貧光榮的氛圍,努力培養自力更生、加快發展的本領,用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內生動力支撐脫貧攻堅,用人民群眾創造美好生活的勤勞智慧改變貧窮宿命,徹底扭轉「等靠要」思想和福利依賴,徹底打破貧困的惡性循環和代際傳遞。
第四,堅持把制度建設作為消除貧困的根本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以精準扶貧方略為重點,創造性探索和構建了一整套具有中國特色的脫貧攻堅制度體系。我們建立了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互為支撐、共同推進的「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發動全黨、全軍、全社會資源投入脫貧攻堅事業。東部343個經濟較強縣(市、區)對口幫扶中西部573個貧困縣,308家中央單位定點幫扶592個國家重點貧困縣。我們中聯部近10年來也一直承擔著對口幫扶任務。通過全面構築起制度和治理的「四梁八柱」,特別是在確保扶貧的精準性和可持續性上下功夫,穩步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的核心指標,做到真脫貧、可持續、不反覆。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當前,人類減貧事業已取得長足進展,極端貧困人口和貧困率都在持續下降,但自然災害、戰亂等因素和發展不平衡、分配不公平等問題仍嚴重製約著全球減貧進程。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極端貧困人口呈反彈態勢,迫切需要國際社會加強國際減貧合作。為此,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要堅守初心使命,攜手扛起政黨責任。政黨作為各國政策的源頭,在國家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進程中擔負著重要責任。消除貧困作為古今中外治國理政的一件大事,是每個負責任政黨共同堅守的初心和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黨。」近年來,我們在打好脫貧攻堅戰的同時,始終積極支持和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減少和消除貧困。當前,一些國家的政客出於選舉政治和個人私利考慮,置本國民眾貧困問題於不顧,一味對外挑起衝突對抗,企圖轉嫁民生矛盾,必將遭到國際社會共同反對。我們希望繼續與世界各國政黨一道,共同扛起消除貧困這一重要責任,攜手推進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努力為推進人類減貧事業作出積極貢獻。
二是要堅持互學互鑑,不斷加強扶貧減貧經驗交流。徹底消除貧困,是世界各國政黨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政黨在推動國家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共同難題和挑戰,也是很多外國政黨政要來華交流的必選議題。中國共產黨願意繼續毫無保留地同世界各國政黨分享中國消除貧困的經驗和方法。最近出版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生動記錄了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全黨全國人民治國理政的理論與實踐,其中關於決戰脫貧攻堅的章節,集中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在脫貧攻堅和國際減貧合作方面的最新重要思想理念。我們願就此與各國政黨、政府及社會各界進行深入交流,也願學習借鑑世界各國在消除貧困等領域的有益經驗,吸收一切人類文明優秀成果。
三是要秉持多邊主義,持續深化國際減貧合作。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是一項系統工程,國際社會必須加強團結合作,共同建設遠離貧困、共享繁榮的美好世界。我們呼籲各國政黨攜起手來,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堅定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共同築牢和平與發展的堅實基礎。我們堅決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不能像有的國家那樣搞本國優先、我行我素和甩鍋推責,打壓各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我們將與各國政黨一道,將減貧作為國際發展合作的優先領域和核心任務,推動營造包容性減貧環境。我們將繼續支持國際社會抗擊疫情,不斷深化抗疫國際合作,支持發展中國家穩住疫情、發展經濟,用實際行動為全球減貧和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
四是要堅持求同存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副藥方不可能包治百病,一種模式也不可能解決所有國家的問題。」如何扶貧、走什麼樣的減貧道路與一個國家的國情特點、文化傳統和制度模式等有直接的關係,不可能千篇一律。中國共產黨始終以開放的眼光、開闊的胸懷對待世界各國的文明創造,主張從世界多樣性出發,尊重各國自主選擇解決貧困問題的途徑和方式,反對在國際合作中以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劃線,反對挑起新冷戰、文明衝突和搞零和博弈。我們將與各國政黨加強交流對話,積極建立求同存異、相互尊重、互學互鑑的新型政黨關係,不斷增進國與國之間、政黨與政黨以及民眾之間的相互理解與信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希望大家在接下來的研討中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為儘早消除貧困、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貢獻智慧和力量!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