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諾爾,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塊狀的赤木頭,而是別的什麼——「選秀狀元大熱,因為傷病掉到第6順位」,又或者是「費城你選了又不用我,那就趕緊把我交易了」的言論?
當年在NBA選秀大會前一度是狀元熱門人選,因為傷病在首輪第6順位被鵜鶘隊選中,後來又被交易到費城馬賽克隊,在他三年級的時候,再次被交易,他來到獨行俠隊(小牛隊)。
在達拉斯期間的諾爾球場表現還是可以的,獨行俠也期望用一份較大的合同留住這個有天賦的少年,但在成為自由球員後,他信心滿滿的拒絕了獨行俠的合同,他要去自由市場試試水,他覺得他應該會值更大的合同。
諾爾曾經說過他想要成為小牛的新「拳王」,不得不說,在對自己的定位上,諾爾倒是很有先見之明。但那時的諾爾其實一點也不像錢德勒,他不具備足夠的禁區控制力,在籃板球、堵突破路線、清掃禁區等等方面,諾爾還差得遠呢。
一方面,諾爾的體型小了一號(錢德勒身高216釐米,240磅;諾爾211釐米,228磅),另一方面,諾爾並不是純正的中鋒球員,初出茅廬時他是個四五號位搖擺人,在開始的3個賽季,諾爾在場上有14%的時間是擔任四號位的。而在生涯第2年,他擔任四號位的時間高達35%。
那時對他的感覺,我認為更像是後來的加內特——到處補位、弱側封蓋、傳球抄截。但他比KG更大開大合一些,比不了加內特處理球的細膩。他的防守反擊帶有一些馬裡昂的味道。有時候我感覺,他更像是防守端的杜蘭特。
諾爾不懼怕身體對抗,但不代表他是個對抗好手,他不是能正經剛對面大個內線的人選,這也是會被對方針對的弱點。他更多的封蓋是從弱側補防;在防對方掩護進攻時,他也做得一般。諾爾的進攻技巧一直有進步,雖然他的跳投命中率慘不忍睹,但每年都有一定的提升。他也在打磨自己的面框突破,雖然成果不是太明顯。
諾爾拒絕了大合同,卻陷入市場上無人報價的尷尬局面。,和雷霆隊籤訂兩年低薪合同的他(兩年分別是176萬和199萬),需要在這兩年展現出進入聯盟時高順位的預期天賦,不然的話,諾爾可能會迷失,慢慢成為聯盟邊緣人,然後被NBA淘汰。
雷霆隊是諾爾在NBA真正意義上的第三站。就目前來看,他的雷霆職業生涯算是不好不壞。他沒有在有限時間內展現出他超脫的天賦,但也足夠他下個賽季拿到一份新的合同。中鋒的概念在如今的比賽逐漸邊緣化,但中鋒的職責卻越來越重要。26歲的諾爾,還有希望打出身價嗎?
本文由混子籃球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了解NBA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