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老兵|戎馬三秋暖,抵禦一世寒

2021-01-11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戎馬三秋暖,抵禦一世寒

■劉建偉

離別季,踏訪白山黑水一座座軍營,目睹老兵離隊告別的一幕幕情景,記者在感動的同時更加感慨:因為老兵們在揮淚相擁、依依惜別後,展望未來更多的還是意氣風發、躊躇滿志!

在一個連隊送行的座談會上,一位老兵這樣說道:我的青春有幸走進軍營,從此鑄就一生無悔的軍旅路;在綠色經緯中定格人生坐標,生命已繪出一幅不一樣的青春圖!

在某旅退伍老兵歡送會上,一位老兵代表發言時說:軍人是奉獻的職業,可也饋贈我們人生最重要的財富——有了這段軍旅歲月,就有了人生享用不盡的資本;有了這段吃苦經歷,人生再沒有什麼可畏懼的了!

摘下軍銜、卸下領花,一位老兵登上返鄉的列車後,在微信朋友圈裡真情告白:戎馬三秋暖,抵禦一世寒。在部隊摔打幾年,磨鍊了我的意志,提高了我的能力,將來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都不會怕了!

是啊,老兵!熾熱的軍旅生涯,鑄就了我們堅如鋼鐵的意志;嚴格的軍事訓練,強健了我們雄壯如山的體魄;苦樂與共的崢嶸歲月,凝結了你我情深意重的戰友之情。軍旅生涯雖然短暫,卻在我們人生路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們把人生最美好青春留給了軍營,而軍營卻把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不怕犧牲的奉獻精神、堅毅頑強的拼搏精神饋贈給了我們。

是啊,老兵!在軍營,我們有過歡笑,有過淚水,但更多的卻是收穫與進步、成長與成才。我們相信,有了這段金戈鐵馬的壯美人生,有了這種頑強拼搏的軍人作風,無論你們走到哪裡,無論奔赴哪一個工作崗位,你們都將一路高歌,一路向前!

是啊,老兵!難捨軍旅奮鬥路,不忘初心砥礪行;風雨兼程十多載,老兵永遠最年輕!我們更相信,新時代將為曾在軍旅的老兵們提供更多的機遇與機會。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全社會營造了尊崇軍人的濃厚氛圍,使「從軍報國得尊崇、解甲歸田受尊重」成了一種新氣象。在這樣良好的大環境中,老兵們一定能順利轉身、鏗鏘前行,在人生的新徵程上續寫輝煌。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過往的一切都是序幕,人生處處皆為新的開端。就像一位部隊領導說的:「歲月走過昨日路,生命唱響明天歌」。對於退伍老兵來講,今天的告別既是為軍旅生涯收官打結,也是為新的人生徵途開啟序幕。

在這裡,我們衷心希望所有的退伍老兵,無論走到哪裡都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努力創造出精彩業績;無論走到哪裡都能踏踏實實、兢兢業業,用汗水澆灌希望、以勤奮鑄就輝煌,在人生旅途中行穩致遠;無論走到哪裡都能珍惜榮譽、永葆本色,守住軍人果敢、堅韌、自信的品質,在新的人生賽場上繼續攻堅克難、奮鬥前行。

因為有了「戎馬三秋暖」作人生的積澱,我們就有了「抵禦一世寒」的能力素質。因為回望軍旅,它永遠不曾遠去,會一直陪伴我們成長。

來源:中國國防報

相關焦點

  • 今日小寒 天寒人暖
    小寒北風蕭蕭,玉塵雰雰數九隆冬,天地蒼茫新雪初霽,下弦月明銀光轉皓影,廣庭增絕色曉日初長,蠟梅先發淺苞含纖蕊,教舍浮暗香花信可期,勤勉可待願所有努力不被辜負舊歲已暮,新歲將至盼久別團圓歲月安暖●●●立春
  • 今日立冬|願你三冬暖,不懼歲月寒
    今日立冬|願你三冬暖,不懼歲月寒 2020-11-07 1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戎馬一生、戰功赫赫,寧鄉這位抗戰老兵99歲了!他最大的遺憾是…
    打死日軍參謀長獺尾繳獲關防大印曾經戰功赫赫戎馬一生而今百歲猶氣壯他就是寧鄉抗戰老兵韓德明!2015年9月3日,長沙高新區廖家坪街道安華山莊養老院,韓德明身著「湖南老兵之家」志願者服裝,與一百名老兵齊聚一堂,共同期待著中國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閱兵儀式。
  • 立冬丨一路向寒,勤添衣,常歡喜,祝你安好!
    藍天(張玉潔)今日立冬一路向寒,勤添衣,常歡喜,祝你安好!往後餘生,願你三冬暖,願你春不寒,願你黃昏有人同立,願你粥涼有人常溫。惟願你好,萬望珍重!別秋入冬天已冷,勁松展綠楓葉紅。自然氣變轉北風,草木枯零曠野凍。多彩四季白收尾,漫天飄花美寒中。瓊花飛舞隨風散,片片潔白片片寒。山河大地銀裝染,利健美冬空氣鮮!
  • 願你三冬暖,願你心不寒
    天氣漸漸變涼,讓世界有了一種寒意,獨自蜷縮在飄窗前,卻感到格外的暖,心裡有一個人可以想念,冬天裡,也感受不到嚴寒。清塵世間,有一種愛,不再相見,卻暖如初見,當時光逝去,不變的永遠是心裡的暖。曾經的溫柔,是甜蜜的回憶,曾經的愛戀,是心裡的永遠,痴了心的人,愛永遠只有一次。
  • 下雪了,手腳冰涼的朋友多吃它,暖中祛寒,溫補氣血,關鍵還解饞
    大家好,我是尋食小哥:下雪了,手腳冰涼的朋友多吃它,暖中祛寒,溫補氣血,關鍵還解饞突來的降雪,一夜間就給我們寧靜的村莊穿上了一件雪白的「外套」。清晨起來的時候,鄰裡間彼此的問候,更是給這個冬天增添了很多溫暖。下雪的時候很溫暖,但是化雪就冷了。
  • 一生寒暖芳華逝,半世春秋夢難留;欲說還休,翠減紅衰伴空樓
    一生寒暖芳華逝,半世春秋夢難留;欲說還休,翠減紅衰伴空樓。沉醉斜陽,看雁成行。別樣的情懷,別樣的風光。望不盡歸路,數不盡滄桑。歲月流年,承載了多少風雨寒霜。往事如煙隨風飄蕩,花開花落別離感殤。夢在天涯,心繫遠方!——皛玊題記
  • 【詩輯】老兵 : 七律*迎元宵節(外十七首)
    七律*辛丑牛年文/老兵奮蹄田野種收忙,沐雨寒風頂烈陽。豈有閒情塘作韻,更無明月訴衷腸。前生耕盡犁刀苦,身後烹成食品香。一世為民甘俯首,回眸誰解淚千行。醉花陰*恭賀牛年(毛滂體)文/老兵火樹銀花年夜飯。雁島山河暖。鑼鼓賀新春,牛氣沖天,街道紅旗展。眾心抗疫成關鍵。守夜看春晚。餃子品香茶,老酒佳餚,國泰民安贊七律*元宵佳節文/老兵歡欣歌舞鬧元宵,雁島紅燈掛壁搖。火樹銀花爭絢爛,祥龍入宅逐邪妖。清除冠毒千家喜,送走瘟神百姓驕。
  • 致老兵,我是否有了你的樣子
    致老兵,我是否有了你的樣子 又是一年退伍季 又是一年離別時
  • 暖心警事兒丨深秋雖寒,警心卻暖
    暖心警事兒丨深秋雖寒,警心卻暖 2020-10-16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暖一顆心,可能要多年,寒一顆心,只需一瞬間
    在人生的旅程中,有時候,暖一顆心,也許需要一輩子,而寒一顆心,則可能只需要一瞬間,人往往是多愁善感的,不被善待,不被珍惜,人就會心寒,而心一旦寒了,就很難再暖回,甚至,永遠也暖不回
  • 寒露|秋深露重,北雁南飛,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來了
    「寒露」節氣之後,熱氣消退,寒氣漸生,天氣漸轉寒,常言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寒露·三候一候鴻雁來賓。雁以仲秋先至者為主,季秋後至者為賓。寒露·農諺大雁不過九月九,小燕不過三月三。寒露時節人人忙,種麥、摘花、打豆場。寒露到霜降,種麥莫慌張;霜降到立冬,種麥莫放鬆。品種更換,氣候轉暖,寒露種上,也不算晚。
  • 即將進入大雪節氣 「寒頭暖足」預防感冒暢達陽氣
    即將進入大雪節氣,專家傳授一招養生法則 「寒頭暖足」預防感冒暢達陽氣 長沙晚報12月4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何穰)即將進入大雪節氣,民間素有「頭對風,暖烘烘;腳對風,請郎中」之說,即「寒頭暖足」。
  • 小雪天將寒,願你三冬暖
    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以自然為材,以時間為引人們開始為禦寒做準備 「小雪殺豬,大雪宰羊」為的是留住食物至臻的原味北方不少家庭選擇涮羊肉南方則冬臘風醃,蓄以御冬一些農家開始加工香腸、臘肉過兩月會肥而不膩、香飄十裡《初寒》陸遊久雨重陽後,清寒小雪前
  • 熱點|這樣迎接 新兵下連,太暖了!
    熱點|這樣迎接 新兵下連,太暖了!個月的摸爬滾打 3個月的嚴摳細訓 3個月的加鋼淬火 近日 第73集團軍某旅新兵圓滿完成新訓任務 開啟了軍旅生涯的新篇章 這不,新兵下連 他們的迎接方式很暖很貼心
  •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人到六十,請打開這四個錦囊,餘生安詳
    所以,有人說:「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人到六十,請打開這四個錦囊,餘生安詳,是很有道理的。那麼,人到六十,我們究竟要打開哪幾個「錦囊」呢?02◆第一個「錦囊」:退出江湖。人到六十,我們已經退休了。「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人到六十,我們要懂得打開「退出江湖」的錦囊,才能餘生安詳啊。03◆第二個「錦囊」:莫為兒孫作馬牛。人到六十,我們的子女都已經成家立業了。古人云:「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
  • 今天寒露:176副楹聯詠寒吟露賦深秋
    石安輝  河南三門峽清露流寒,回眸夜月嬌嬌柳;濁杯送暖,舉目天河亮亮星。 張  識  河南太康菊香穿鼻過;露水透心寒。 周明揚  河南扶溝寒風撩夜幕;清露潤秋心。 牟鳳仁  山東臨清豔陽天,紅葉白雲秋色暖;黃花地,荷殘蟬噤露珠寒。 陳 鑫  雲南鎮雄鴻雁南飛,菊花怒放,踏綠水青山,遍野金秋描畫景;寒風驟襲,雀鳥輕歌,觀朝霞暮雨,滿腔熱血賦詩情。
  •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後天漸暖」,大寒在何時,過年還冷嗎?
    農村老話「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後天漸暖」是啥意思?今年過年還會冷嗎?1、小寒大寒哪個更冷?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5個節氣。鬥指子;太陽黃經為285°;公曆1月5-7日交節。小寒,標誌著季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冷氣積久而寒,小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
  • 秋染露寒,幾多思量,看似涼薄,卻更加深情
    於秋風中,輕拾一地闌珊,體味著秋的靜美,感受秋意綿長,靜許,凝望……站在這裡,聽,時光深處的低語,一個柔和如水的自己,活在盛放,也活在凋零。活在不安,也活在止息, 喜歡這份清澈與乾淨,一切只是剎那間。看奼紫嫣紅開遍,卻在一盞茶起落間,滿眼絮花紛落,低眉,行走,靜立,微笑著……眼裡的時光,一程歲月,也唯有這樣緩緩的走過,所以,若是學會在心海裡種下菩提,終有一天慈悲生長,物華蔥蘢,一世芬芳,便是與萬物之間最美的緣分。秋染露寒,幾多思量,看似涼薄,卻更加深情。當草枯花謝,一片殘敗之際,更有菊花可賞,供世人品味。
  • 【走進民法典】瑞雪紛紛天地寒 法典宣講民心暖
    【走進民法典】瑞雪紛紛天地寒 法典宣講民心暖 2020-11-24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