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媽媽痛失獨子想冷凍他的精子留點希望 專家:倫理問題比代孕更...

2021-01-10 中國江蘇網

  單身媽媽痛失獨子想冷凍他的精子留點希望

  專家表示:技術可行,但涉及法律、倫理等眾多難題

  人世間最悲痛的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自從11月14日下午得知獨子小傑猝死消息後,泰州興化52歲的張女士(化名)整個人都垮了。悲痛之餘,張女士想要冷凍兒子的精子,給自己留個希望。不過,現代快報記者採訪相關專家獲悉,採集精子冷凍保存從技術上可以達到,但我國法律對代孕確是明令禁止的,也就是說,即使張女士能夠冷凍兒子的精子,法律也不允許其採用輔助生殖技術培育出下一代。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毛曉華

  交了女友升了職卻突然離世

  「兒子18個月大時,他父親就癱瘓在床,8年前老伴走後,我們娘倆相依為命。」15日下午,現代快報記者見到張女士時,她正看著兒子的照片止不住地流淚。

  張女士說,兒子今年25歲,從小聽話,在兒子18個月時,孩子爸得了病,手術後癱瘓在床,整個家庭的重擔全壓在了自己身上。「那時候雖然苦,可每當看到活潑可愛的兒子,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小傑很懂事,知道媽媽苦,平時學習從來不要大人操心。」小傑舅舅說,姐姐家平時過得很清貧,小傑就是姐姐的命,自姐夫癱瘓後,小傑成了整個家庭的希望。

  好在小傑很用功,順利考取了大學。2016年,小傑大學畢業後想到老家的媽媽,選擇了回泰州工作,應聘到高港一家大型企業上班。

  張女士說,兒子工作踏實上進,很快就升了職,今年上半年還被單位評為先進工作者,現在每月能拿到6千多元。「上個月他還跟我打電話,興奮地告訴我談了個女朋友,也是本單位的女孩,他還告訴我要自己存錢買房,不要我操心。」

  就在張女士覺得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生活有了新奔頭時候,噩耗傳來。14日下午2點多鐘,正在興化家裡忙碌的張女士接到一個電話。「請快到高港來,你兒子小傑死了。」

  晴天霹靂!張女士慌慌張張喊上妹妹小華(化名)一起從興化趕到兒子小傑工作的高港。

  據知情人透露,14日上午7點多鐘,小傑沒有去上班,電話也不接,幾個同事就一起去宿舍敲門,結果發現小傑倒在床上已經不省人事。慌亂中,大家趕緊報警,經初步調查,小傑屬於猝死。

  等張女士趕到高港時,兒子已經被送到了殯儀館。

  想冷凍兒子精子留下點希望

  這個家的天塌了。從14日下午趕到高港一直到15日下午,整整一天,張女士粒米未進。

  「我兒子才25歲,還沒結婚,以後我一個人日子可怎麼過。」 一想到兒子,她就忍不住哭泣。嗓子哭啞了,就呆呆地拿著手機看著兒子從小到大的照片。「看,他小時候多可愛,這是高中的照片,帥不帥?」

  家人怕張女士想不開,一步不離陪著她。「你吃點飯吧,小傑也不願意你這樣。」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時,妹妹小華突然想起,她看過一條新聞,國外一個警察犧牲了,保存了精子,後來就有了孩子。「 我們家小傑是不是也可試試,把精子保存下來?」

  張女士聽到後,仿佛有了希望,可具體怎麼弄,找哪個單位,一家人一頭霧水。

  一屋子親戚整晚沒睡,商量究竟怎麼辦。15日早上,大家統一了意見,幫小傑冷凍精子,給整個家留下希望。由於只在電視上看過相關報導,不知道如何操作,一家人想到了向媒體求助。

  「如果,將來有個長得像兒子一樣的孫子或孫女來到我的身邊,就好了。」張女士喃喃自語,突然又哭了,「這是不是幻想?」

  面臨一串難題

  醫生:

  技術可行,但時間可能來不及了

  「如果這技術真可行,也算是給她給這個家留下了希望。」聽了張女士的哭訴,不管是警方還是醫院都十分同情。

  泰州市人民醫院生殖科主任葛紅山說,從技術上說,男性死亡後一定時間內,一般是24小時,其體內精子都保有活性,這時利用睪丸穿刺取精術可以將體內精子取出,然後放置到液氮中保存,以後可以取出來使用,採取輔助生殖技術產生後代。但取精必須要有資質,泰州沒有這樣的醫療單位。「可小傑去世已經超過24小時,時間上可能來不及了。」

  律師:

  法律禁止代孕,光有精子也不行

  葛紅山說,就算技術上可以達到要求,這件事還涉及法律、倫理等諸多問題。

  江蘇聖典(泰州)律師事務所律師楊東升說,精子屬於死者屍體的組成部分,小傑母親作為繼承人,基於公序良俗和死者的利益,有處理精子的民事權利。但目前我國生殖立法滯後,未來如果通過精子培育出的嬰兒,如何分享父親的權益仍存在法律上的漏洞。此外最重要的問題是,中國禁止卵子買賣,光有精子無法實現相關手術。

  在我國,代孕行為是被禁止的。衛生部2001年發布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規定:「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不得實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術。」2013年,針對相關媒體報導的「代孕最快5年合法」,衛生部回應稱,將繼續依法嚴厲打擊代孕等違法行為,並進一步研究論證相關政策問題。

  專家:

  倫理問題比代孕更棘手

  南京大學倫理學博士刁龍認為,儘管從小傑母親的視角來看,通過保存兒子的精子代孕實現血脈延續可以理解。但從倫理的視角來看待她的行為,情況會變得複雜,涉及孩子與代孕母親之間的關係、孩子自我身份的認同、代際之間的關係等問題。這些問題比是否保留精子代孕更為棘手,需要更謹慎對待。

相關焦點

  • 單身小姐姐想凍卵 找遍國內機構手術吃了閉門羹 為什麼男人那麼...
    但唯一讓她擔憂的是,自己處於黃金生育年齡的最後階段,在遇到「對的人」之前,保存生育力,成了她思考的問題。去年,小文在體檢中發現卵巢出現嚴重問題,為了健康不得不手術切除半個卵巢。而這件事更促使她將「凍卵」這件事由「計劃」提上了「議事日程」。
  • 代孕:堅決不能接受
    在這條灰色產業鏈裡,,代孕客戶、代孕中介、代孕媽媽以及實施代孕技術的醫務人員或診所都不曾缺少過。各方從業者對巨大利潤的渴望以及代孕女性被充當代孕工具的殘酷的案例在這幾年層出不窮。 最終在2015年12月2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刪除了「禁止以任何形式進行代孕」的條款。 2017年《人民日報》刊發了一篇名為《生不出二孩真煩惱》的報導。在報導中,有些專家表示,「應適當放開代孕準入」「倫理不應該成為代孕技術的負擔,而應成為促進技術有序發展的工具」。
  • 探訪世界最大精子銀行 寒冰裡孕育的新生(組圖)
    網站提供各類準父母或準媽媽關心的信息,如身高、體重、血型、種族、發色、瞳色,以及教育背景和從事職業等等,你甚至可以在鎖定某幾個目標後,點進他的詳情頁面,看到他小時候的照片,聽見他的聲音,看見他親筆寫給你的信。 在一封信中,捐精者這樣寫道:「我選擇成為捐獻者,因為我知道這世界上有很多愚蠢的原因導致一些家庭不能有孩子,我想成為讓他們家庭圓滿的一種可能。
  • 知名女星海外代孕後棄養,起底美國代孕產業鏈
    1月19日,央視更是直接上場批評,代孕棄養法律道德皆難容。前有代孕媽媽遭「退貨」,後有某明星疑似代孕欲棄養,曝光錄音中「打也打不掉,我都煩死了」更令人憤怒。代孕在我國被明令禁止,其對生命的漠視令人髮指:包生男孩代孕者懷上女孩會被強行打胎;胎兒如存缺陷或被丟棄…如此踐踏底線,法律難容,道德難容!
  • 「實施代孕技術或可構成犯罪」違反人倫之操作遭唾棄!
    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規定不得實施代孕,代孕在中國不受法律保護,非醫學需要的代孕行為屬於違法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不得實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術。
  • 關於冷凍胚胎,法官、律師、醫生、學者有話說!
    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婦女衛生處副處長王亮建議還要參考《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以及《人類精子庫管理辦法》等規範性文件。潘傑審判長、李成斌、郝惠珍均認為,在未來的審判過程中還要注意到《民法典》中對這類案件處理的適用,尤其是其中規定的平等、自願、公平、誠信,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反公序良俗等原則。
  • 把人的非人化,代孕更要比賣淫嚴重得多
    黑市的代孕市場依然存在。據衛生部科教司的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已開展輔助生殖技術的各類機構有400家到500家左右,而未經合法註冊的代孕機構和代孕網站更不計其數。圖說:2020年4月29日,網曝廣州一家代孕機構為男同提供數百次代孕服務。而代孕的媽媽大多是20歲的年輕女性。
  • 英國同性戀弟弟苦尋代孕無果,42歲姐姐為其代孕產子
    多年以來,他們一直希望能夠擁有自己的孩子,不過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兩年前,他們決定開始通過代孕公司尋找代孕母親,以實現這個夢想。然而,一年過去了,他們仍然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代孕計劃遙遙無期。「直到第三次,我才告訴他們,我是真的要幫他們代孕生孩子。」」我已經和我的丈夫韋恩(Wayne)談過了,只是他認為我可能年紀太大了。」這位姐姐是認真的。
  • 地下代孕亂象,88萬「包成功包性別」
    代孕產業鏈由需求方、代孕公司、供卵者、代孕媽媽、實施代孕操作的醫生、開具出生證明的醫院組成,他們或為追求利益、或有真實需求、或為自私的目的。而孩子則是被製造出來的「商品」,可選擇性別、單胎或多胎,如有缺陷,則可能被拋棄。 這些地下商業代孕行為,挑戰著傳統生育秩序和世俗倫理。
  • 當我們在反對代孕合法化的時候,我們在反對什麼?
    而在代孕中,養育令取消了代孕母親的責任,並給予委託代孕方永久的父母地位。然而,法律和程序往往很複雜。)01代孕背後的潛在虐待代孕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妊娠代孕,即給代孕媽媽植入卵子和精子;另一種是傳統代孕,即使用代孕媽媽自己的卵子。
  • 代孕生子卻落下了終身疾病
    在我國,正規診療機構只允許為做試管嬰兒的女性冷凍卵子。如果有多餘的卵子,且夫妻雙方都同意,才可以進行捐贈。考慮到自己的年齡,以及內心對孩子的渴望,李女士顯然不想經歷漫長的等待,於是她一直在尋找著其它解決途徑。經過一番搜索,李女士找到了一個名為「天賜寶寶試管中心」的網站。
  • 2020兩會熱門議題:單身女性凍卵該自由嗎 凍卵有危害嗎
    2019年12月,全國首例因「冷凍卵子」引發的一般人格權糾紛案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有關單身女性生育權的問題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這一問題也引起了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靜昇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彭靜的注意。
  • 59歲甄妮承認用亡夫冷凍精子生女 女兒房放滿父照
    59歲甄妮承認用亡夫冷凍精子生女 女兒房放滿父照 當年在傅聲車禍死後四年,甄妮靠精子冷凍技術製造兩人的愛情結晶,成功為傅聲誕下女兒,這個堅守了25年不能說的秘密,甄妮日前接受臺灣傳媒訪問時終於親口承認:「因我們精卵排斥,才需要做。」  現年59歲的甄妮,其女兒甄家平的父親是誰一直是個秘密,當年甄妮和傅聲婚後沒生子女,1983年傅聲駕著甄妮送贈的保時捷跑車在清水灣發生車禍,結果不幸身亡,成為寡婦的甄妮傷心欲絕。
  • 「孫偉代表:建議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遭網友們熱議
    鼓勵公民適齡結婚生育,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看此事件網友們各說紛雲!早在2019年12月,全國首例因「冷凍卵子」引發的一般人權糾紛案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此案緣起於醫院拒絕為31歲單身的徐女士提供「凍卵」服務。原告認為,有沒有權利養育孩子,應該由女性自己來衡量、評估和決定。
  • 馬青:是時候放開對單身女性凍卵的限制
    所以,凍卵技術出現以後,有些女性將之視為「生育保險」,可以趁年輕時把卵子取出冷凍保存,將來想生育時再受孕。這樣不會因為大齡而錯過生育機會,即使大齡產子也可以保證孩子健康。  相比於精子冷凍技術,凍卵技術發展要晚得多——2012年,凍卵在美國才從一項實驗性技術向臨床放開。面對新技術的發展,我國衛生部2001年訂立、2003年修訂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就有點跟不上趟了。
  • 疫情下,印度女性為了17.6美元排隊做代孕媽媽
    為了確保胚胎的成活率,診所一般每次都會選擇3-4名代孕媽媽,在她們體內植入2個以上受精卵,挑選發育最好的胚胎。而那些「不夠好的」,就不得不去流產。有一位30歲的女子,一次被植入了4個受精卵,最後卻被要求全部流產處理掉。此外,為了防止代孕媽媽和腹中胎兒產生感情,診所會讓她們服用藥物,抑制乳汁分泌,這樣,生產之後,即使她們想,也沒法給嬰兒餵奶。
  • 販賣卵子、出租子宮,非法代孕背後的殘忍真相
    很多人甚至還會覺得代孕就是你情我願,一方出錢一方出力,合作共贏的交易,又有什麼問題呢?但是,只要涉及人體器官的商業交易,就遠遠沒有這麼簡單。雖然在中國,代孕是完全禁止的,有關法律也禁止以任何形式買賣精子、卵子和胚胎,但是黑市的代孕市場依然猖獗。
  • 代孕,溫暖人間還是撕裂人性?
    (4月13日《北京青年報》)  儘管早在 2001年發布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不得實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術,但是「代孕」作為一個隱蔽的職業還是誕生了,「代孕媽媽」這個特殊的群體還是出現了。因為有人是那麼靈巧地利用技術,也因為有人是那麼急切地需要孩子,更因為有人那麼急切地需要金錢。制度在技術和利益的強勢聯盟面前淪為一紙空文。
  • 地下代孕黑鏈調查:14歲少女被騙賣卵,85萬一條龍包成功
    那麼,現在客戶有了,卵源有了,接下來的人工合成胚胎和代孕媽媽又從哪找呢?繼續來看一線記者的暗訪調查。 為了進一步深入調查,一線記者假裝提出,看上了「面試」中第三名女孩,希望由她來供卵,這時中介馬上亮出了價格。
  • 科學家歷經6年成功培育「代孕父親」由克隆羊多莉所在研究所...
    但「代孕父親」與「代孕母親」不同,他們代孕的只是精子。研究人員利用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在動物胚胎中敲除一種針對男性生育能力的基因--NANOS2基因,這些動物胚胎將被培育成「代孕父親」。這些雄性動物出生時是沒有生育能力的,但在研究人員將捐贈動物(供體)的幹細胞移植到它們的睪丸後,它們開始產生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