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劇《醒·獅》將亮相國家大劇院,獅頭用現代審美重作解構

2020-12-18 中國網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出品,中國首個以「廣東醒獅」為主題的大型原創作品,由廣州歌舞劇院歷時五年傾力打造,將傳統非遺文化和現代舞臺藝術相融合的大型民族舞劇《醒·獅》,將於10月31日-11月1日,作為國家大劇院「華彩秋韻」系列演出項目之一,在國家大劇院歌劇院上演。 


      舞劇《醒·獅》的劇本是一個原創故事,以「醒」為神、以「獅」為形,以民族覺醒為主旨。全劇以一百多年前的鴉片戰爭為故事背景,以三元裡抗英起義為高潮爆發點,以今日之醒獅人回望先輩的姿態,開始對百年前歷史前塵進行回溯,從而帶出醒獅文化生生不息,醒獅氣脈代代傳承,華夏文化頌揚久遠的民族復興夢圓願景。

 

      該劇由羅麗擔任編劇,錢鑫、王思思共同擔綱總編導。2016年初開始,他們二人應廣州歌舞劇院的邀約開始構思創作以廣東醒獅為題材的小型舞劇《醒》,同年,該劇在嶺南舞蹈大賽中斬獲金獎。小舞劇的創排成功讓他們萌生了創作一部大型舞劇的迫切願望,2017年經過對劇本的多次討論修改,2018年3月大型民族舞劇《醒· 獅》正式投入創排,並於2018年9月28日在廣州大劇院首演。


舞劇《醒·獅》。湯亮 攝

      據了解,《醒·獅》劇本經過十三稿打磨調整,其間主創團隊多次到三元裡村、陳家祠、佛山祖廟等地深入採風,充分了解嶺南歷史文化、民間傳統舞蹈、醒獅、南拳的精髓。總編導錢鑫、王思思提煉出的舞蹈語彙力求與醒獅文化、核心表達、人物形象塑造密切相關。他們要求舞獅者必習南拳,把武術南拳中的典型素材加工提煉,舍其「形」取其「神」,創造出屬於這部劇的獨特舞蹈語彙。在音樂風格的定位上,錢鑫、王思思有兩個方面的思考:一方面,全劇音樂中一定要具有濃鬱的嶺南地方特色,注重廣東音樂典型器樂的使用;另一方面,"鼓"是獅舞的主要樂器,加上鑼、錢,形成鑼鼓喧天、排山倒海之勢。


舞劇《醒·獅》。湯亮 攝


      值得一提的是,該劇在舞臺上解構極具形式美感的獅頭龍骨,引導觀眾透過炫麗華彩的獅頭看到那一條條細韌的竹條。這種方式打破了觀眾習以為常的視覺習慣,也進而建立新的視覺樣式。對此《醒獅》的舞美設計劉科棟表示,「引導觀眾透過炫麗華彩的獅頭看進去,那一條條細韌的竹條,層層編織,優美動人,裡面滲透著先人的智慧,濃縮了喜慶的基因。竹子特有的東方文化氣質,儒雅含蓄且堅韌不拔,如同肢體般動靜相宜,也因此而為龍骨的基本,可為骨相。獅頭龍骨的解構是用現代裝置的審美方式完成,符合舞劇的靈動氣質。」 


舞劇《醒·獅》。湯亮 攝


      舞劇《醒·獅》曾於2018年11月10日-12月9日期間在上海參加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現場終評展演,最終榮獲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同時獲得「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國文學藝術發展專項基金資助」,也是「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 。

 

新京報記者 劉臻

編輯 田偲妮 校對 李立軍


免責聲明:

中國網娛樂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焦點

  • 舞劇《醒·獅》在澳門演出,與澳門市民同賀國慶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與澳門巿民共度中秋佳節,9月30日至10月1日晚,由廣州歌舞劇院演出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一周年及濠江月明夜文藝晚會——大型民族舞劇《醒·獅》在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舉行。
  • 大型民族舞劇《醒·獅》上演海口東方環球大劇院
    12月21日消息,醒獅醒國魂,擊鼓振精神!」跨別不平凡的2020年需要儀式感,舞劇《醒·獅》以今日之醒獅人充滿血肉的細節回望先輩姿態。2020年12月31日、2021年1月1日每晚8點,新海南客戶端與你相約海口市東方環球大劇院,在這個冬天共同重溫熱血,「國燃」跨年!
  • 預告|大型民族舞劇《醒·獅》將於2021年1月22日首次登陸石家莊
    《醒·獅》海報河北新聞網12月15日訊(韓文哲 實習生張玉蕾)「醒獅醒國魂,擊鼓振精神」,中國首部以「醒獅」為題材創作的大型民族原創舞劇《醒·獅》將於2021年1月22日、23日在石家莊大劇院內精彩上演。
  • 古典舞劇《梁山伯與祝英臺》將登臺國家大劇院
    古典舞劇《梁山伯與祝英臺》將登臺國家大劇院 2019-11-01 13:54: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蘇亦瑜 責任編輯:蘇亦瑜
  • 《醒·獅》即將歸來,演員:久別舞臺心裡空落落
    6月14日, 2020年廣州歌舞劇院舞蹈演員專業考核在桂花崗排練場舉行。這也是廣州歌舞劇院有限公司的舞蹈演員復工復產後首次集中考核。同時,舞蹈隊的演員也正在緊張地進行排練,為七月份的《醒·獅》演出做準備。
  • 海澱原創舞劇《曹雪芹》,明晚登陸國家大劇院!
    海澱原創舞劇《曹雪芹》,明晚登陸國家大劇院!現在,你有一個機會走近你並不了解的曹雪芹——9月16日至18日在國家大劇院·歌劇廳由中共北京市海澱區委宣傳部出品 竇率方 飾 芳卿 周格特力加 飾 福彭 彭義博 飾 乾隆 陳 功 飾 阿敏 黃良民 飾 鄂三 徐梓棟 飾 少年雪芹 吳 怡 飾 少年芳卿16日晚19:30在國家大劇院
  • 《舞蹈風暴2》|這些「神仙舞者」都來過僑都大劇院,你認出來了嗎?
    雖然眾多世界頂尖舞者雲集 但細心的江門觀眾一眼就認出了 來過僑都大劇院演出過的熟悉臉孔—— 「荷花獎」舞劇《醒·獅》 兩位主要演員依力凡、朱瑾慧
  • 「年度最燃舞劇」《醒·獅》1月登陸石家莊
    自2018年8月首演以來,舞劇《醒·獅》以絕佳口碑「燃」爆舞蹈界、「刷」爆社交平臺,並於2018年榮獲中國舞蹈界最高獎——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被觀眾稱為「年度最燃舞劇」。2021年1月22、23日,舞劇《醒·獅》將登陸石家莊大劇院,今日開始正式售票。
  • 今年重慶大劇院有啥大戲?李雲迪獨奏會、李玉剛舞劇都將上演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8日20時55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 實習生 邱小雅)近日,「藝傳千裡·致敬廣大」重慶大劇院十周年演出季發布會在重慶大劇院開展,會上公布了十周年演出季系列演出,包括李玉剛舞劇《昭君出塞》,川劇《江姐》,韓雪、劉令飛主演音樂劇《白夜行》,2019年李雲迪獨奏音樂會等共計41場精彩演出將陸續登陸重慶大劇院。
  • 演出|廣州大劇院十周年紀念畫冊《拾·載》上線
    此外,廣州大劇院通過多個演藝平臺積極推動廣東演藝院團、優秀演藝項目 " 走出去 ",廣州歌舞劇院大型民族舞劇《醒 · 獅》走向全國,廣州芭蕾舞劇《布蘭詩歌》、《洛神》登陸美國。作為對外交流的窗口,廣州大劇院用文化連結世界。廣州藝術節、中國國際青年藝術周、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中國(廣州)國際演藝交易會等文化事件以及中埃文化年、俄羅斯文化節等國際外事活動紛至沓來。
  • 走出固定模式尋新路 舞劇破圈大眾市場正當時?
    曾被部分觀眾置於一旁的舞劇,如今正成為演出市場的「香餑餑」,包括《大飯店》《醒·獅》《微瀾》《記憶深處》在內的多部已登臺或即將亮相的作品,受關注度均日益攀升。究其原因,首先離不開的便是舞劇正逐漸打破創作局限,不僅涉及題材更為豐富,演出方式也覆蓋了線上線下,並藉助多種營銷宣傳方式提供更多機會讓觀眾了解舞劇。
  • 鄭州大劇院明日啟用 家門口可享「文化盛宴」
    鄭州大劇院外觀11月6日,記者從鄭州市舉行的鄭州大劇院開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鄭州中央文化區(CCD)重要組成部分的鄭州大劇院將在11月8日正式啟用。首場演出——「鄭州大劇院開幕音樂會」將於當晚舉行。
  • 2020青島大劇院藝術節來啦 數十部年度重磅大戲搶先看
    ——國產原創音樂劇之光《白夜行》,一場國內高水準合唱音樂會《流動的時光——龔琳娜二十四節氣古詩詞音樂會》,一場管風琴音樂會——享譽全球的管風琴演奏家、國家大劇院首演者沈凡秀《管風琴音樂會》,一場天驕音樂會——傑出亞裔藝術家呂思清《小提琴獨奏音樂會》。
  • 古巴舞劇丨劇院魅影觀影感受
    上午參加了活動,中午回去休息了一個小時,晚上匆匆趕到西安大劇院,位於大唐不夜城的大劇院真是路不好走,如織的遊人穿梭在這燈光璀璨的街市,五光十色的表演強留遊人駐足,20分鐘的路途往往要走上近一小時,步幅步速由不得自己。還好,我留的時間充沛,提前半小時就到了大劇院,坐定,就等精彩演出。表演的時間並不長,一小時左右,然而演出一開始,我就意識到了——這不是我熟悉的《歌劇魅影》。
  • 大勝利獅頭背後的手藝人
    原來,現在比賽有很多都改良為用竹子眨眼,操作會更方便。  開篾、糊紙,手藝是同樣是祖輩所創,傳到他是第三代。  別人扎作的獅頭只能用兩、三年,譚復興紙紮鋪的獅頭至少用七、八年,使用中表面損壞的,還可以送來保修。
  • 閉館118天後,梅溪湖大劇院5月20日晚起正常開啟劇院外圍泛光
    ,大劇院已與觀眾分別了漫長的時日。在這段日子裡,大劇院勇敢戰「疫」,時刻準備著用最好的面貌迎接熱情的觀眾。從5月20日起,大劇院晚上將正常開啟劇院外圍泛光,在燈火閃爍中,迎接藝術之光。 2019年,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上演了種類繁多的頂尖演出。
  • 鈴木忠志攜《李爾王》震撼亮相國家大劇院國際戲劇季
    6月6日至8日,日本戲劇大師鈴木忠志將攜利賀劇團再次亮相國家大劇院,上演曾給中國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李爾王》,並為2019國家大劇院國際戲劇季重磅啟幕。此版《李爾王》將由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美國、俄羅斯五國的演員共同演繹,舞臺呈現極具東方審美意蘊,演員們也將在劇中集中呈現「鈴木訓練法」的獨特魅力,以驚人的爆發力展現這部悲劇經典。
  • 追光小人物困境起「微瀾」,省歌原創當代舞劇《微瀾》用藝術傳遞希望
    12月12日晚,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四川省歌舞劇院旗下現代舞蹈團全新創演的當代舞劇《微瀾》,在青羊區四川歌舞大劇院首演。觀眾需要通過測溫、查看健康碼、登記個人信息等程序,戴好口罩後方可進入劇場,劇場內座位隔排貼著封條,上座率控制在75%內……一顆石子丟進水池,能激起多大的波瀾?主創們也通過這部舞劇,思考著當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