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只會用嘴說,而不會把話寫在紙上,就是半個啞巴,想寫就寫

2020-12-23 晚風飄書影

老舍說:「只會用嘴說,而不會把話寫在紙張上,就是半個啞巴。」你認同這句話嗎?

我身邊有幾位朋友,一直都喜歡閱讀喜歡聊書,卻不會寫作。我也時常聽她們說,心中有多個想法,想寫卻又寫不出來,偶爾憋出一段文字,可連自己都難以讀下去,然後就沒有寫作的動力了,這該怎麼破呢?

實際上學習寫作是存在一些小竅門的,在《老舍談寫作》書中,作家老舍就用質樸的語言結合自身的寫作經驗,向讀者們娓娓道來關於寫作的技巧,讀完深受啟發。

作家老舍

大膽寫 先學習語文再到寫作

在《老舍談寫作中》作者老舍就給了很好的建議。「心中有什麼就寫什麼,有多少就寫多少,你越不敢動筆,就永遠摸不著門兒。」寫作就像學習遊泳一樣,你想學卻不下水練習,那是永遠學不會的。

作者還說凡能寫出文藝作品的人都是先在語文上下了功夫。如果你的文字不通順就沒辦法寫出一部作品,因為所有的作品,詩歌、小說和戲劇作品都是用文字寫成的。如果句子沒寫通順這一關沒過,你想寫劇本或小說困難就很大了,得先把文字寫通順明白 不然必定勞而無功。

像在在我國的一些著名老作家中,比如郭沫若、矛盾先生等等,他們一開始壓根沒想過今後從事文學創作,可是他們在年幼時就喜歡練習寫文章,到了二十來歲時,他們的文字寫得越來越好了,又恰好趕到文藝運動的到來,於是他們就一直堅持寫,寫了詩、劇本還有小說。因為他們從小養成了寫作的好習慣,創作精神也會越來越旺,寫起來就得心應手。

學習寫作從模仿開始。

老舍說:「只會用嘴說,而不會把話寫在紙張上,就是半個啞巴。」學習寫作先從摹仿開始,對於初學寫作者來說,剛開始沒那麼容易,但有方法可學。先摹仿堅持寫,寫著寫著就提能提高自信、提高創作精神,到達一個程度之後你就有能力要求自己獨創了。

富蘭克林

讓我想到剛讀過的《富蘭克林自傳》。作者富蘭克林從一個只上過兩年學的印刷廠小學徒到多個領域都有所建樹的專家,他是他除了勤勉、擁有多個好習慣之外,其中最讓他受益的是讀書寫作。

富蘭克林在書中談到自己剛學習寫作時就是「摹仿」。他看見一些喜歡的文章就會仔細研讀,反覆推敲,然後再合上書自己來寫這些文章,題目不變,用現在的話來說不就是「同題」文章嗎?寫完後,他再把自己的文章與原文進行對比,看看文章布局、行文結構、修辭等習作方法哪裡不合適再進行多次修改,直到滿意為止。兩位作者在談初學寫作方法上有異曲同工之妙,更是值得每一位初學者去效仿。

怎樣學寫詩

老舍在學習寫詩,除了多讀詩,練習寫詩之外,他還習慣先把散文寫好然後再練習寫詩。為什麼呢?他認為:一篇好的散文雖然不像詩一樣的形式,可是在創作散文時一字一句並不是隨隨便便就寫出來的。

散文中有故事,有深情佳景,能與讀者產生更多共鳴,有了寫散文的經驗後,才能以精煉的文字一語道出,而詩歌寫作一般需要精煉的語言文字去創作。

這也正印證了《寫我人生詩》書中那段文字:「文學......的頂尖是詩歌。詩歌代表語言的最高成就,是純粹的藝術。」

在《老舍談寫作》這本書中,除了我分享的這些內容,還有更多精彩的關於寫作技巧的方法。是一本非常適合初學寫作者的寫作指導書。

我是@晚風飄書影,喜歡閱讀,分享讀書感悟,如果喜歡我的內容,歡迎關注和轉發。

相關焦點

  • 老舍:不會寫爽文的幽默小說家,在秋天冰冷的湖水離開這個世界
    古稀老人被迫投湖自盡 幾十年後他的作品傳遍中國老舍:不會寫爽文的幽默小說家,死在了秋天1966年的一個秋夜,一位年近古稀的滿族老頭縱身躍入冰涼的太平湖中,如同一顆熱烈的火種落入水中這個晚景悽涼的老頭筆名「老舍」,有個寓意美好的名字「舒慶春」,意為「慶賀春來」,不過,老舍再也沒有等來下一個春天。他是繼王國維投昆明湖之後又一位投湖而死的文學大家。死亡沒有結束他的冤屈,他死後,前來抬屍體的人還跟家屬說,他火化後就不保留骨灰了。被現實壓迫的處境從此處便可見一斑。
  • 地地道道的京味兒作家王朔和老舍,同樣是寫北京,卻沒有共同語言
    以寫北京著稱的老作家林斤瀾,在一篇題為《北京語言不共同》的短文中寫道:老舍寫北京,王朔也寫北京,老舍寫北京市井市民,王朔也寫北京市井市民。老舍筆下全沒有王朔小說中的人物,王朔筆下也和老舍的人物不沾邊。兩個人寫的字,都是出色的北京語言。
  • 一年級生字都不會寫,怎麼寫作文?老師:會說也行
    前兩天有個家長留言給我,說他們學校要參加一個徵文活動,要求全員參加,這也就意味著,一年級也要寫作文。那位家長很是氣憤和不解,「孩子剛上一年級呢,怎麼寫作文,拼音都沒學利索呢!」「難不成到最後,要靠弄虛作假,家長幫忙?」
  • 高校考試驚現最牛「小抄」 A4紙上寫萬字(圖)
    A4紙上手寫萬字 相當於10張紙縮成1張   所謂「半開卷」考試,就是考生可以帶一張A4紙進入考場,紙上可以抄錄一些重點,不管多少,只要不超出A4紙的範圍,但是前提是必須手寫。「用了整整2天,一面紙5千字,兩面A4紙上一共寫了1萬多字!」該校紀同學對此表示無奈。   「真是奇葩!」
  • 你不會寫辭職信?教你這樣寫,連人事都會說你好!
    平時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員工詢問:「如果我想辭職,辭職報告要怎麼寫?」、「有沒有辭職信的模板給我直接填寫?」、「我沒寫過辭職報告,怎麼辦?」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心兒姐對這類問題表示很無語!不會寫辭職信的原因只有一個字:懶。懶得動腦、懶得動手。
  • 這樣寫歐體,才不會寫死!
    不少人練了很多年,收效甚微,雖有形,卻無神,驢唇不對馬嘴,看了自己寫的字,都想給自己倆耳光,恨自己不爭氣。那麼,怎樣才能避免這種現象呢?歐字法度森嚴,字存隸意,字形偏長,這些顯著的特點與其它基本技法姑且不談,以下我說說幾個我們最容易忽視的方面。歐字用筆以方為主,但臨習時不可一味的將各個筆畫的起收筆都作刀切處理,過分追求稜角,要注意方圓結合。圓處用「揉筆」處理,會取得較好的效果。
  • 考前背元素周期表怕忘了,開考後寫在草稿紙上,算作弊嗎?
    現在的考試要求都特別嚴格,只允許帶文具和墊板,理科允許帶草稿紙,也是經過監考老師檢查的。而你是開考後寫在草稿紙上的,當然不算,但是要避免別人抄襲,這種情況很容易引起監考老師的誤會,認為你是在做紙條,給別人抄襲,不然會還寫在紙上為哪般。
  • 用一筆一划寫文章,用一步一印寫人生,腳踏實地才是真
    古有為賦新詞強說愁,今有滿紙蒼涼、無病呻吟。難道寫作不過心比天高、浮在表面?難道寫作者不過眼光狹窄、感知膚淺?難道做人不過孤獨頹廢,沒有人文關懷?一位老作家這樣說:「要想成為一個好作家,一定要做到腳下有地,頭頂有天,眼中有人。」
  • 故事:一行四個字,歐陽修只寫三個半,大有玄機
    郭百兩已過知天命之年,一生全部精力都投在寫字上,苦練出一筆好書法,曾有人用一百兩銀子求他十個字,於是便得了這麼一個名號。眼看吉時已到,郭百兩慢吞吞地來到桌前,提起大筆,微微思忖片刻,當即龍飛鳳舞寫下了一個「彭」字。此字大氣磅礴,渾厚古樸,但凡懂書法的,無不連聲叫起「好」來。
  • 有些人的一輩子可以寫滿一本書,有些人卻寫不滿一張紙
    有些瞬間我感覺我對人生的理解好像還不夠透徹,比如我這一秒在幹著跟上一秒同樣的事情,而且接下來的一秒我也會幹著同樣的事情,那麼這一秒是不是其實就是我這三秒鐘的一個縮影呢?放大到人的一輩子,有些人的一天可能就是他一輩子的縮影,從睜開眼睛,吃飯,工作,吃飯,工作,吃飯,休息……很傻對吧?的確很傻,感覺就像一個沒有情感的機器人,然後默默地過完了這一生。
  • 趙露思用毛筆寫自己名字,當看清作業紙上的字跡,比特長生還專業
    趙露思用毛筆寫自己名字,當看清作業紙上的字跡,比特長生還專業趙露思是個非常專業的古裝戲演員,每當她演了一部古裝戲之後,就會引起網友們的喜歡,最近趙露思在片場演戲的時候,為網友們表演了用毛筆寫出自己的名字。
  • 我在紙上一遍一遍的寫你的名字
    我在紙上一遍一遍的寫你的名字,我怕有一天我會不認識你甚至不記得你的名字。 今天我們來聊聊【我腦中的橡皮檫】這部電影。 我們總以為時間可以撫平一切,有些人想拼命抓住一些東西不想讓時間衝淡,有些人想忘記一些人忘記一些事想讓時間來撫平往日的傷口。
  • ★高大上的重慶話!你只會說不會寫?撇噻~
    bao雞母」「ha兒」「pie tuo」,這些經常掛在嘴邊的方言,說了那麼多年,你會不會寫呢?
  • 傷感的故事寫多了,我想寫個溫暖的故事
    而我寫的所有故事,都會跟暗戀扯上關係,要是沒有人問我,我不總結一下,我還會沉迷於我所虛構的世界,忘記了日升日落,四季更迭,距離遇到傷感源,已經過去十年了。毫無疑問,一個人容易傷春悲秋,同樣也容易寫出一句接一句華麗且不失傷感的句子。慢慢地,便會喜歡上類似的文學作品或是影視,變得更加地多愁善感了。
  • 江門人只會講不會寫的25個字!看到第一個就崩潰了!
    江門人只會講不會寫的25個字!看你會寫多少個是不是看到第一個就崩潰了~嬲【讀音】niǎo,粵拼:nau1【釋義】意思為「惱」,生氣【例子】你唔好再講,我嬲到爆,想打人。(你不要再說,我生氣極了!想打人!)
  • 農村老人寫春聯感慨:錯把陳醋當成墨,寫盡人生紙上酸
    拿出不同的長方紅紙,然後用好墨在上面揮筆成字,寫出來的是喜慶的味道,更透露著一種年味。 簡單一點來講,請一幅春聯貼在自己家的大門上,很少人會認真的去研究書法的好壞。大家看到的只是關於書法的好與不好,寫得好也是用筆墨的流暢性與字體的好看和美感來評判。
  • 祖宗牌位上寫哪幾句話才是正統!
    解縉也毫不示弱地說:「我不僅要擺在正中間,而且要人人向他打躬作揖!」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賈宰相的壽誕之日轉眼就到了。明成祖考慮再三,親筆寫了個米筷那麼大的「壽」字,令人用金片連夜趕製出來。第二天天剛亮,就派人送到了賈府。
  • 《我讀懂了父愛》作文怎麼寫?看語文老師給你寫一篇滿分範文!
    而與我來說,父愛,是一張紙,一張輕薄而又厚重的紙......同學的原文從很小的時候,我和爸爸就喜歡用便籤紙來對話,不是因為不好意思說,而是,有些話寫下來比當面說更好,所以,每當我有什麼困難或者小秘密的時候,我都會寫下來,然後悄悄地放在爸爸的書房,過不了多久,我再過去的時候,就會發現便籤紙的背面多了很多字,那些字就是對我的幫助和鼓勵。
  • 會講不會寫的客家話
    可是,在學習使用推廣客家話的時候,有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就是:會「講」不會 「寫」。因此,解決「客家話怎樣寫」是個很緊迫的問題。本文結合客家基本知識,作個拋磚引玉。 解決客家話怎樣寫之前,要先搞清楚什麼是客家人。 東晉以來,由於中原戰亂、饑荒等原因造成大量漢族南遷。
  • 圖波列夫:我不會寫,我只會做
    俄羅斯著名的飛機設計大師圖波列夫有一句名言:「我不會寫,我只會做」。的確,圖波列夫是俄羅斯動手能力最強和設計成果最為突出的飛機設計大師。在安德烈·尼古拉耶維奇·圖波列夫的領導下,先後設計了200多種民用和軍用飛機以及魚雷艇和雪地車等。其中70種設計已經轉化成了批量生產的產品。在設計大師圖波列夫的率領下,圖系列飛機創造了270多項世界紀錄,完成了30多項聞名世界的飛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