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印象裡,是「想像」還是「想像」?
網上有家長發帖稱,在語文考試中一道拼音填空題,xiǎng xiàng孩子填「想像」,被老師打叉,老師說「想像」才是正確答案,並做了解釋,但自己查了字典發現兩個詞是通用的,覺得填"想像"不該算錯。
到底是哪個是正確答案?
首先習慣性用電腦和手機的輸入法,結果發現「想像」和「想像」都有。
再問問身邊的人,70後普遍認為是:想像。而80後普遍認為是:想像。90後說哪個都行。
頓時有些懵。
向工具書上求證
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想像,第一種是名詞:心理學上指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經過新的配合而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第二種是動詞,指對於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體形象;設想:不難想像。
「想像力」和解釋和「想像」名詞解釋一樣。
另外補充說明「想像」同「想像」,想像力同「想像力」。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想像」把作「動詞」的解釋放在第一種意思,「名詞」的解釋放在第二位。其它不變,同樣是「想像」同「想像」,「想像力」同「想像力」。
也就是說工具書上兩種說明都對。
追本溯源:原來「想像」和「想像」這些年經歷好多糾纏不清!
1964年,國家公布的《簡化字總表》中,將「像」作為「象」的繁體字處理,兩者合二為一。1986年,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重新發布的《關於重新發表<簡化字總表>的說明》中, 「像」又被確實為規範字,不再作為「象」的繁體字,而是「自成一字」。1992年,《新現代漢語詞典》第一版中:「象」有「想像」的意思。在組詞中卻沒有找到「想像」一詞,這本詞典認可的用法是「想像」。到了2005年,商務印書館的第五版、第六版、第七版《現代漢語詞典》相同:「想像」和「想像」兩種寫法都對。但和那位老師解釋的恰恰相反,這版詞典裡「想像」是主詞條,並註明「也作想像」,可見xiǎng xiàng書寫「想像」更符合工具書上的傾向和大眾使用習慣。
「象」和「像」傻傻分不清,逢考必丟分?看完這些一目了然
雖然「想像」和「想像」是通用的,但是單獨分析「象」「像」有什麼區別?
因為兩個字不僅是同音字,書寫上只有一個單人旁的區別,很多孩子會混淆,像下面這位同學看拼音寫詞語「景像」,老師給打上叉勾後,孩子檢查了5遍都沒找出問題,怎麼看怎麼對,最後無奈地問:我寫的對啊,為什麼老師會判錯?
先說「象」,通常有三種意思:
①作名詞,哺乳動物,即人們所熟悉的大象。常用詞語如大象、白象、象牙、象鼻山等。
②表示形狀、樣子,屬名詞性詞素,通常不單獨使用,用來構詞,如景象、天象、現象、氣象、印象、萬象更新等。
③表示仿效、模仿,屬動詞性詞素,也是不單獨使用,用來構詞, 如象形文字、象聲詞、象徵等。
再說「像」,意思更廣泛些:
①表示和某事物相同或相似,動詞。如兩人很相像、孩子很像他的媽媽、這隻小花貓畫得一點也不像。
②表示人像,名詞。以人物為模本製成的圖畫、雕塑等。如肖像、畫像、銅像。
③表示如同,介詞。這個意義不能單獨作謂語動詞,只能構成介詞詞組去修飾動詞。如像他這樣的人才,到處都需要;工地上的燈火好像布滿天空的星星。
④表示比如,比方。如瓜子的種類很多,像西瓜子、南瓜子、香瓜子等.「想像」與「想像」通用,首選詞型為「想像」。
5表示似乎、仿佛。副詞,表示揣度。例:天像要下雨;這車像有毛病了;她看上去像是很漂亮。
文末結語:
再簡單點理解,從形式上分,「象」除了作名詞的「大象」外,只有以詞素的形式存在,是不可單用的;而「像」字則可以單用。從內容上區別,「象」除了作名詞的「大象」是有形的外,其他都屬於意識中可感的「形態」類的,比如印象、想像、景象等;而「像」字則是看來見、摸得著的「形象」類的,比如圖像、雕像、人像等。
另外提醒的是,字典、詞典一直在修訂更新,許多字詞的發音、寫法、意義也都會改變,所以作為家長輔導孩子作業時以工具書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