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魁梧的身材和英俊的外表,也沒有慷慨激昂的陳詞和抑揚頓挫的敘述,有的只是人民警察犀利的目光和警徽的尊嚴,還有那份平凡和樸素。他就是菱塘鄉派出所所長,劉玉山。
菱塘回族鄉位於高郵湖西、揚州北郊、江蘇安徽兩省交界處,三面環水、一面臨山,全鄉共2.3萬人。劉玉山到菱塘工作九年多來,他帶領全所民警,打盜賊,護民安,保穩定,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贏得了群眾的口碑。當地百姓親切地稱他為「公義者」、「守護神」、「親老表」。
時任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小敏視察菱塘派出所時囑咐:「菱塘的穩定,關乎全省!」劉玉山牢記於心,竭盡全力地盡一所之長的職責。為了深度地了解當地居民,維護當地治安穩定,劉玉山專門組建了一支「信息員」隊伍,先後建立信息員210名、聯絡員158名,不斷強化對重點陣地、場所和工作對象的管控工作,及時搜集各方面信息,為超前掌控、有效應對提供決策依據。
在發揮專業防控隊伍作用同時,劉玉山還建立一支120人、由團員青年、企業員工、復員退伍軍人參加的維穩志願者隊伍。每逢重大活動和敏感時期,組織安排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為維護社會穩定發揮積極作用。
劉玉山對當地百姓是春風細雨,對犯罪分子他雷厲風行。牢記從警誓言,堅定職業操守,時刻銘記自己的身份,嚴守紀律,文明尚德,生活簡樸,不抽菸不喝酒,謹慎交友,在菱塘送禮不收,請吃不去,被有些人譏諷為油鹽不進,不近人情,而老百姓卻很崇敬他,稱他為菱塘人的「守護神」。
「無論大案小案,只要立案,就堅持查辦」是劉玉山的辦案原則,作為所長他同樣也要求著下屬民警們嚴格遵守和執行。在劉玉山的帶領下,菱塘派出所堅持不懈的動態打擊整治,形成平安創建工作機制的「全鏈條」,以確保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和諧。針對地處兩省交界輸入性、流竄性犯罪增多的實際情況,派出所與相鄰的天長、送橋等公安部門建立聯防聯動機制,互通情報,信息共享,盯案研判,主動打擊,協同作戰,特別是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多發性侵財犯罪案件,集中力量主動攻堅。劉玉山曾親手偵辦省廳掛牌的「高郵湖西系列盜竊工業原材料大案」,也曾連續蹲守數夜破獲從湖上進入的偷雞小案。
七年來,劉玉山身先士卒,與犯罪分子鬥智鬥勇,成功破獲重大有影響案件13起,先後破獲各類案件358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283名,為群眾挽回損失近千萬餘元,有效保障了群眾切身利益。在他的帶領下,菱塘派出所每年的績效考評都在高郵市公安局名列前茅。
「老表」是當地百姓對自家人的一種稱謂。在菱塘群眾心目中,劉玉山就是他們的警察「老表」。
在日常的工作中,他伸手相救過暈倒在路邊突發腦梗的村民;他幫助過誤食毒品的青年,戒掉毒品走出困境,回歸正常的社會生活;他幫助過深陷賭債不能自拔的中年告別昨天;他為患白血病的孩子捐出了自己當選高郵好人時的獎金,同時又通過社會募捐籌集到了20多萬善款,延續了孩子的生命;他自籌資金在重陽節給敬老院的100多名老人送去量身定製的秋衣秋褲;他先後結對6名失學兒童,25個特困家庭,幫扶各類弱勢群體200餘人次,個人捐款三萬多元。他的真心真情,感動了當地村民,提到劉所長,沒有不交口稱讚的,都親切地稱呼他「老表」。
作為基層公安派出所的負責人,劉玉山總是「搶在前、幹在先、幹得多、說得少」。不論是春夏秋冬,還是嚴寒酷暑,他始終是風裡來、雨裡去,走村串戶,馬不停蹄,憑著一股韌勁、幹勁,很快成為了辦理治安案件的行家裡手,起到了率先垂範的帶頭作用,被所裡的同志親暱地稱為「老黃牛」。
9年多來,劉玉山長期超負荷工作,強忍一身傷痛,先後兩次暈倒在崗位和死亡擦肩而過,他絲毫沒有因此放緩工作的節奏。劉玉山說,只要百姓們滿意,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終於,在一次處理當地百姓矛盾糾紛時,劉玉山第三次出現眩暈休克,他被群眾緊急送往醫院,醫院當天就下達了病危通知書。聞訊趕來的妻子失聲痛哭,醫院給出診斷:疲勞所致的應急反應,需要一段時間靜養,否則會危及生命。經過三天三夜的搶救,劉玉山睜開眼的第一句話竟然是:那個事情怎麼樣了?
愛人心疼他,父母擔心他再出意,都竭力勸阻「別幹了,能拿幾個錢,拿命去拼值得嗎?」但劉玉山還是堅定地說。「警察是我認準的一輩子的職業,再苦再累,也不會半途而廢。」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劉玉山的付出眾人沒有忘記,國家沒有忘記,他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三次,多次被揚州授予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2014年、2015年,被省公安廳評為第二屆、第三屆「江蘇最美警察」提名獎,記個人二等功兩次。2015年,被省政法委表彰為江蘇省人民滿意政法幹警,並記個人一等功。2016年被授予「江蘇省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2017年5月,榮獲「全國優秀人民警察」榮譽稱號。他所在的菱塘回族鄉更是連續3次被國務院表彰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連續13年蟬聯揚州市社會治安安全鄉鎮。
現在,劉玉山依然在他熱愛的工作崗位上忙碌著,他的心中永遠飄揚的是鮮豔的黨旗,腦海中掛著的是不褪色的警徽,他堅持用人民賦予的權利為人民服務,做當地百姓的「公義人」,「守護神」,「親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