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筆記本Air 4G版:沒有Wi-Fi也能上網】
小米在今年7月份發布了旗下首款筆記本產品小米筆記本Air,自上市至今,小米筆記本累計銷量已經超過22萬臺。12月23日,時隔5個月後小米再次舉辦發布會,推出了新款小米筆記本,稱之為「小米筆記本Air 4G版」,重點加入了對中國移動4G網絡的支持。
「手機電腦化,筆記本手機化」。這是小米Air筆記本 4G版發布會上的一句口號。在小米的闡述中,我們手中的手機已經全方位地電腦化了,而作為具有移動形態的筆記本,與手機化只差一步,就是全時互聯。這也是小米Air筆記本 4G版的發布緣由,一個配備了中移動物聯網專用4G頻段的筆記本就可以讓一臺筆記本走到哪兒都可以連接入網,永久在線。
此次小米一共發布了兩部新款Air 4G筆記本,搭載了12.5寸和13.3寸不同的屏幕,其中後者還更換為了Core i7旗艦處理器,價格分別為4699元和6999元。日前我們也拿到了12.5寸的新款小米Air 4G筆記本,下面就帶大家一起來體驗一下。
小米筆記本Air 4G版內置4G LTE上網服務,無需單獨購買SIM卡,空中開卡激活即可使用。有朋友可能要問了,到處都有Wi-Fi,為什麼還需要內置4G呢?
相信大家都有類似的體驗,在咖啡廳或是酒店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無線網絡會非常差勁,而且公共Wi-Fi網絡存在安全隱患,在操作網銀、收發郵件時使用4G會更安全。
倘若使用手機共享Wi-Fi熱點,手機續航就會受到影響,而且當手機來電時,網絡也會突然斷掉,非常不穩定。因此筆記本直連4G網絡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最好方案。
除了支持4G網絡,12.5英寸小米筆記本Air 4G版的外觀、配置與Wi-Fi版基本一致,仍然延續了全鋁合金機身、A面無Logo的設計語言,搭載了Core M3-6Y30低功耗處理器,主打輕薄便攜。
作為PC行業的新晉品牌,小米首發4G版筆記本這一舉動成功吸引了眾人的眼球,那小米筆記本Air 4G版實際表現究竟如何呢?接下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使用體驗。
【外觀設計:無Logo、無風扇、全鋁合金機身、全尺寸鍵盤、全高清屏幕】
特別說明:我們拿到的評測機為12.5英寸版。
——外觀設計
↑↑↑小米筆記本Air 4G版包裝箱
全新的小米筆記本Air 4G版包裝盒印上了中國移動的Logo和移動專屬的「4G LTE」標識,用來區分4G版和Wi-Fi版的不同。
包裝盒背面顯示小米筆記本Air12為移動定製版,其製造商是小米生態鏈企業北京田米科技有限公司。
「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小米筆記本可以說很好的傳承了這一理念,它最明顯的特徵便是無Logo的A面,這次的評測機器官方也給我們快科技做了專屬的Logo定製。普通的上市版本是沒有任何設計元素的,如果你喜歡折騰的話,可以用貼紙盡情發揮創意。
小米筆記本Air 4G版採用了鋁合金材質的全金屬機身,整機尺寸為292×202×12.9mm,重1.08kg(比Wi-Fi版重了10g),從重量和厚度來看,小米筆記本Air 4G版已經達到了主流輕薄筆記本的上遊水準。
屏幕轉軸阻力適中,單手開合非常方便,最大支持135°開合,各個角度都能保持機身穩定,能夠滿足移動辦公需要經常切換場景的需求。
↑↑↑C面鍵盤布局和我們常見的筆記本基本一致,支持背光功能
↑↑↑小米筆記本鍵盤背光效果
D面採用的是無風扇設計,左右兩個各有一個條形AKG喇叭開孔,四周邊角和中上部均配有防滑橡膠墊。此外,小米筆記本在底部預留了SSD卡位,可額外擴展硬碟容量。
——屏幕效果
小米筆記本Air 4G版配備了一塊12.5英寸的全貼合玻璃屏幕,解析度為1920×1080,可視角度達到了170°,對比度為600:1,最大亮度為300nit,擁有5.71mm的黑色窄邊框設計,屏佔比達到了78.6%。
從實際觀感來看,小米筆記本Air 4G版屏幕顯示效果明亮絢麗,並具有豐富的色彩層次,在高光條件下沒有出現反光的情況,經常在戶外使用筆記本的用戶無須擔心反光問題。
可視角度方面,左右方向可視角度相當廣泛,可以允許多個觀眾從不同角度觀看屏幕顯示內容。
——操作體驗
輸入體驗上,小米筆記本Air 4G版鍵程適中,按鍵手感整體偏硬,按下去沒有很清晰的確認感,反饋力較弱,鍵帽設計較為平整,輸入體驗屬於中等水平,目前在超薄筆記本上做出機械鍵盤手感暫時還是奢望。
觸控板採用的是玻璃材質,整個掌託部分的面積比較大,打字的時候能給手掌提供良好的支撐,也不會碰到觸控板造成誤操作,觸控板使用體驗也比較流暢,對手指的追蹤、手勢的識別都非常精確。
——接口分布
小米筆記本在接口上保持了整機的簡潔風格,機身總共有4個接口,左側是HDMI接口和3.5mm耳機孔。
右側是USB-C和USB 3.0接口,中間是接受4G信號的模塊,這是區分4G版和Wi-Fi版最明顯的標誌。
日常使用中感受最大的是標準USB 3.0接口僅有一個,插入滑鼠之後,就不能再接U盤了,使用起來會有一點不順手,為此小米官方提供了一個售價149元的HUB轉接頭,可以通過一個USB-C轉USB-C、HDMI、USB共3個接口,以緩解接口緊張問題。
——包裝配件
小米筆記本Air 4G版配備了全新的USB Type-C充電器,最高支持輸出45W,同時支持USB PD以及高通QC 2.0快充協議。
小米筆記本Air 4G版配備的是雙Type-C數據線,正反方向均可插入設備。
↑↑↑小米筆記本Air 4G版入門指南
【硬體配置解析:Core M3-6Y30領銜】
目前來看,輕薄與高性能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作為一款主打輕薄的行動裝置,小米筆記本Air 4G版難以滿足高性能需求。隨著技術進步,如今的超低壓版Core M系列已經可以在4.5W的功耗下提供完全可以滿足主流辦公需求的性能。
接下來我們用測試工具對小米筆記本Air 4G版的各項配置進行詳細解讀。
——CPU和顯卡
小米筆記本Air 4G版搭載了Intel Core M3-6Y30處理器,採用的是雙核心四線程設計,配備4MB三級緩存,CPU基礎頻率0.9GHz,睿頻加速最高可達2.2GHz。
Core M3-6Y30整合了第九代核心顯卡HD515,24個執行單元,頻率300-900MHz,散熱設計功耗是4.5W,可配置的最高散熱設計功耗是7W、最低3.8W。
Core M3-6Y30屬於Intel 14nm Skylake Y系列中的入門級產品,這個系列包括M3-6Y30、M5-6Y54、M5-6Y57、M7-6Y75四款產品(性能由低到高排序)
AIDA64檢測信息顯示,該處理器單個核心最高可以加速到2.2GHz,雙核心則能加速到2.0GHz,還能瞬間爆發,可在8.5W功耗下堅持28秒鐘,15W功耗下堅持2.44毫秒。
核心顯卡是第九代架構的HD515,GT2級別,24個執行單元,基礎頻率300MHz,加速頻率850MHz,硬體支持DX12、WDDM 2.0
——內存
↑↑↑內存是4GB LPDDR3,有效頻率1866MHz,時序為14-17-17-40-1T
——硬碟
固態硬碟來自三星,M.2 2280規格,Samsung MAIA主控制器,SATA 6Gbps系統接口,持續讀寫性能535MB/秒、515MB/秒,隨機讀寫性能97000、59000IOPS。
SMART顯示各項表現均正常(SMART中文意思是「自我監測分析與報告技術」,它可以對硬碟的溫度、內部電路、碟片表面介質材料等進行監測分析硬碟可能發生的問題,並發出警告,從而保護數據不受損失)。
——屏幕
↑↑↑屏幕面板來自京東方
↑↑↑設備管理器顯示Core M3-6Y30為四線程,時鐘頻率為0.9GHz。
性能測試:Core M3-6Y30表現如何?
Core M系列雖然被Intel劃歸到了酷睿家族,但它並不是一顆高性能的處理器,主要面向對便攜性有著極高要求的移動計算設備,主打低功耗,由於發熱量小,因此搭載這顆晶片的設備可以採用無風扇設計。
接下來我們用測試工具對Core M3-6Y30的性能進行理論測試。
——CPU-Z基準測試
CPU-Z自帶了一個簡單的基準測試,可以看到Core M3-6Y30的單線程性能已經基本達到了Intel Core i3-3960X @3.30GHz(6C/12T)以及AMD上代旗艦APU A10-850K @3.70GHz(2M/4T)的水準,但多線程性能還是與後者有較大差距。
——GeekBench CPU測試
GeekBench測試中,單線程得分2435,多線程得分4666,這個成績已經超過了Intel Pentium 系列G3220(右圖)。
——CineBench R10渲染性能測試
CineBench R10渲染性能測試,單線程得分4388,多線程得分9507,多線程效率2.17x,由此看出,Core M3-6Y30雖然支持超線程,但發揮不出太大效力。
——CineBench R15 CPU測試
↑↑↑CineBench R15 CPU測試得分213,和第三代低壓版Core i5的成績大致相同。
——CineBench R15 OpenGL測試
↑↑↑OpenGL測試成績35.63FPS,大致相當於GeForce GT 640M獨立顯卡的檔次。
——緩存與內存性能測試
緩存與內存性能測試,內存讀取在26GB/s左右,但是因為架構緣故,延遲稍微有些大,三級緩存速度有點慢。
——硬碟讀寫測試
硬碟讀寫,持續讀寫速度分別在538MB/s、490MB/s左右,成績和官方標稱的535基本一致,滿足移動辦公需求綽綽有餘。
——3DMark測試
3DMark測試會自動推薦最適合當前系統配置的項目,這裡測試的項目包括Sky Driver、Cloud Gate、Ice Storm共三項,Fire Strike系列主要面向高端遊戲設備,API系統開銷測試也不適用。
3DMark Sky Diver測試得分2149,從排行來看,這個成績超越了6%的測試對象,從結果來看,Sky Diver測試對性能要求較高,Core M3-6Y30運行這項測試有點勉為其難了。
↑↑↑CPU測試環節,時鐘頻率最高可達2GHz,此時的機身溫度已經到了頂點,達到了60℃以上。
↑↑↑Cloud Gate得了3529分,超越了11%的對手,勉強超越了3年前的辦公設備。
↑↑↑相比前面的測試,CPU時鐘頻率開始下降,最高為1.6GHz,溫度略有降低,在60℃左右。
↑↑↑在配置要求最低的測試項目Ice Storm中,小米筆記本Air 4G版得到了31216分,超越了9%的競爭對手。
↑↑↑CPU頻率再次飆升,達到了2GHz,溫度依然是60℃左右。
——PCMark測試
PCMark 8是新一代系統綜合性能測試軟體,可以衡量各種類型PC的綜合性能。PCMark8中囊括了非常大的測試數據量,包含七個不同的測試環節,由總共25個獨立工作負載組成,涵蓋了存儲、 計算、圖像與視頻處理、網絡瀏覽、遊戲等PC日常應用的方方面面來評測我們的硬體能力。
Home家庭、Creatvie創造、Work辦公三個環節中(都開啟OpenCL加速)分別得到了2903分、3302分、3706分,已經達到甚至超越三年前遊戲筆記本的水平,比三年前的辦公電腦性能高出三分之一有餘。
——實際遊戲體驗
理論性能測試完成後,接下來是實際遊戲體驗。這裡測試的遊戲是《英雄聯盟》。
在《英雄聯盟》的遊戲流暢度測試中,HD515的表現超出預期,1080P解析度畫質中等的條件下,幀數介於40-50幀之間,團戰的話會比較吃力,如果畫質調低完全可以流暢運行。
通過以上測試可以看出,小米筆記本Air 4G版的定位類似12英寸的Macbook,更適合移動辦公、網頁瀏覽、觀看電影、欣賞音樂等輕度應用,並不適合遊戲黨。
【網絡測試:移動4G,暢遊天下】
小米這次和中國移動聯合推出的這款筆記本用的4G網絡並不是我們手機所用的4G蜂窩網絡,而是4G物聯網,這種網絡之前多用在智能電錶等產品上,相比手機網絡,移動4G物聯網具有帶寬大、不擁擠、更穩定等特點。
而且小米筆記本Air 4G版提供了免費一年的48GB流量,按照每月4GB進行分發,至於一年後流量資費如何計算,目前還不得而知。接下來我們將詳細介紹小米筆記本Air 4G版的網絡使用體驗。
——激活4G網絡
使用數據網絡服務,首先要激活。開機之後,系統會自動彈出「數據自由行」窗口,提示需要完成實名認證才能使用數據網絡服務。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公眾號「數據自由行」,點擊下方的「實名認證」,登錄小米帳號。
之後填寫個人信息(姓名+身份證號),點擊「下一步」,然後照提示即可完成身份認證,之後就可以享受移動4G服務了。
↑↑↑實名審核通過後,電腦重啟即可開啟上網功能,主界面會顯示剩餘流量。
↑↑↑當手機網絡連接成功後,任務欄就會顯示手機網絡圖標。
——網速測試
↑↑↑辦公室網速
↑↑↑家裡網速
從實際情況來看,小米筆記本Air的網速在不同地點結果差異較大。在辦公室測得4G下行速度為8.62Mbps,換算之後約為1MB/s,上行速度為2.76Mbps,約0.3MB/s,而在家裡測得4G的下行速度為16.06Mbps,約2MB/s;上行速度為5.95Mbps,約0.7MB/s。
↑↑↑迅雷下載速度(地點:辦公室)在1.3MB/s左右
↑↑↑家裡下載速度在2MB/s左右
理論測試完後,我們還測試了實際的下載速度(地點分別是辦公室和家裡),通過迅雷下載應用程式(驅動精靈),速度分別維持在1MB/s、2MB/s左右,與理論測試結果基本一致。
從以上測試結果來看,不同的地點,移動4G網絡的速度也會隨著變化,但日常使用中基本感受不到(除非使用流量下載資源),正常在線觀看視頻無卡頓,拖拽視頻進度條也僅僅是輕微延遲,具體表現和4G網絡觀看基本一致,網頁加載同樣如此。
【充電續航發熱:筆記本也有快充,滿電只需100分鐘】
——充電測試
小米筆記本Air 4G版電池容量是37Wh,支持1C快充,隨機附送的充電器最高充電功率是45W(15V/3A、20V/2.25A),同時支持USB PD和高通QC2.0快充協議,接下來是充電測試。
充電測試從6%開始(當電量小於6%時,系統會自動關機),開啟Wi-Fi,全程處於息屏待機狀態(非睡眠模式)。
從圖標中看到,小米筆記本Air 4G版在前半段充電速度非常快,一小時就達到了82%,每10分鐘都能充入10%以上的電量。
後期充電速度較慢,從82%到100%耗時20分鐘,整個充電過程用時100分鐘。如果是關機或是睡眠狀態下充電的話,相信充電時間會進一步縮短。
——續航測試
充電測試完成後,接著是續航測試,通過本地播放1080P電影《絕地逃亡》來實際體驗一下小米筆記本Air 4G版的續航表現。
測試條件:
-屏幕亮度50%
-播放器Windows Media Player
-外放音量為50%
-Wi-Fi為開啟狀態
經過實測,播放一部《絕地逃亡》,電量從94%降至71%,電影時長為1小時47分鐘,以此推算小米筆記本Air 4G版能連續播放7小時的1080P視頻,基本符合官方宣傳的7.5小時。
此外,我們還測試了待機耗電情況,息屏(非睡眠)狀態下一小時耗電3%,如果是睡眠狀態的話,相信待機耗電量會更低,因此如果經常使用的話是完全沒必要關機的。
Windows節電模式下,系統會限制後臺活動和推送通知以達到延長續航的目的,用戶可以自行設定節電模式開啟節點。
——溫度測試
溫度測試,移動辦公狀態下CPU的溫度在37℃左右,而在跑分狀態下,CPU溫度達到了58℃,此時在功能鍵區F9鍵附近能明顯感知到熱量。
發熱最明顯的位置是底部USB 3.0接口附近區域,如果把筆記本放到腿上的話,基本感受不到機身溫度的變化,如果是在跑分測試狀態,底部的熱量就非常明顯了。
總體來說,雖然沒有風扇主動散熱,但小米筆記本Air 4G被動散熱表現尚可,只有在火力全開的情況下才會出現60℃,日常使用中幾乎不會出現,因此M3-6Y30性能不算強勁,但溫度控制方面非常給力。
【總結:商務人士好伴侶】
小米筆記本Air 4G版在外觀、配置方面與Wi-Fi版基本一致,全鋁合金一體化機身、非主流的無Logo設計、12.9mm的厚度以及1.08kg的重量等等完全符合輕薄筆記本的標準。
配置上,小米筆記本Air 4G版搭載的M3-6Y30超低功耗處理器對於移動辦公來說已是綽綽有餘,超低功耗處理器不僅在發熱控制上表現優秀,還帶來了長續航,經過測試,小米筆記本Air 4G版可以連續本地播放7小時的視頻,出門在外也不用擔心電量問題。
儘管外觀、配置和續航與Wi-Fi版基本一致,但小米筆記本Air 4G版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更加強調「移動便攜」這一理念。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手機正在電腦化,而發展緩慢的筆記本則應該「手機化」。電腦不只是個家居辦公產品,更應該是個行動裝置,無需藉助任何設備,只需一臺筆記本就可以暢遊網絡世界。
小米筆記本Air 4G版通過內置4G上網功能,結合行動網路的廣覆蓋以及安全快速的上網體驗,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移動便攜。
對於每天跑在路上總連移動熱點不方便,佔用手機流量不夠用,還要實時處理在線文檔的商務人士來說,小米筆記本Air 4G版各方面的表現切實滿足了他們的需求,因此對於普通用戶來講吸引力可能不大,但對於商務人士,卻是值得考慮的。
相關閱讀: 人類要在月球生存 諾基亞要建首個月球4G網絡699元確實香!華米Amazfit GTS 2 mini評測再見了 熱管直觸!酷冷至尊新款散熱器評測:風更大燈更炫我愛死iPhone 12 mini了 但續航真的要「殺人」了或許是最強的生產力輕薄本!尊爵Prestige 14筆記本評測開啟4K光追遊戲次時代!索尼PS5評測:這就是完美主機
- THE END -
轉載請註明出處:快科技
#4G#評測#網絡#小米筆記本Air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