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最痛心的一幕:飯店坍塌29人遇難,無罪老人下跪道歉……
這一年,我已經不知道該不該怪2020太魔幻。
8月29號上午9點40分左右,
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一家兩層飯店突然坍塌,多人被困其中。
距泉州酒店的倒塌,還不到5個月的時間,可意外總是這樣讓人猝不及防。
事故現場,留下一片斷壁殘垣。
一個大姐被發現壓在樓板下生命垂危,
救助的消防員一邊安慰她,一邊急的喊啞了嗓子:
堅持住啊,不敢睡著。
廢墟下,一個父親牢牢抱住了自己的孩子。
為了救孩子上來,消防員不得不忍住眼淚把他們分開。
可奇蹟還是沒有發生,父子二人已沒有了生命體徵。
8月30號3點,一天一夜的緊張與揪心後,救援終於結束。
共救出57人。其中7人重傷,21人輕傷。
還有29個人,在這個本以為尋常的日子,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如果不是因為外面正在進行表演,
大部分客人在飯店外的空地上,這個數字可能更加難以想像。
遇難者名單公布,他們大都是一個村子裡的人。
當天,飯店正在為一個老人舉辦80歲的生日宴。
因為疫情,通情理的老人本沒有打算過這個壽,可沒耐住旁人一直勸說。
加上家裡孩子要上學,便又把生日宴提前了一天。
誰也沒有想到,最後喜事變成了悲劇。
老人哭得泣不成聲。
那些突然離去的人,大都是他的親人,他的朋友。
還有他的老伴兒也沒逃出來,不幸遇難。
她78了,我80了,我倆差2歲。
我倆連架都沒吵過。
我老伴最好了!
他只是在自己80歲的時候,和自己親人朋友一起到一家飯店吃了一頓飯。
又何罪之有呢?
但凡有一點思考能力的人都不會怪老人,不會把錯誤歸咎於他。
媒體卻一直盯著他,
評論下有很多人變成了詛咒老人的鍵盤俠。
80歲的老人,他活了一輩子,清清白白,堂堂正正。
遇到這樣的意外,沒有人比他更難過。
自責的他不肯原諒自己,崩潰著跪下來表達愧疚和歉意。
可是,該道歉的又怎是他呢?
沒有誰願意災難發生,也沒有誰有預知未來的能力。
我們之所以如此遺憾難過,
只是因為,有一些事又明明可以不發生的。
中午的時候,看到最新消息:
坍塌飯店老闆的一個親戚發聲,飯店老闆正在協助警方調查。
「他們一家人都沒受傷,那時候他們在廚房,沒有在宴會廳,都沒事。」
因為承包了整個村子,甚至鄰村的各種大小宴席,
聚仙飯店開了有十幾年,生意一直很好,一年到頭都沒休息過幾天。
直到這次慘烈事故的發生。
有在場的村民回憶自己當時看到的情況,
「聽見『譁啦』一聲,飯店宴會廳頂部就塌了。」
從柱子斷裂到頂部完全坍塌,用了最多不到5秒的時間。
這個時候,人們也終於才意識到,
這個看似承包了十幾年熱鬧歡聲的飯店,
其實也早承受了它不該承受的重量。
圖源:中國新聞周刊
飯店房子在1982年左右就已經建好,原來是個只有一層的建築。
因為馬路抬高,以前的一層宴會廳,就成了差不多可以容納400人的地下室。
後來,又在院子上部架設了一層簡易彩鋼板房。
一層變地下室,又在一層基礎上加蓋二層。
而從第一次蓋房,加上後面的加蓋,前前後後搭建了有6次之多。
底下的預製板早承受不住上面的巨大壓力,
所以這天,「飯店從一層坍塌,導致二層連帶坍塌。」
二十多個人也在老闆的投機取巧心理下,
生命永遠被埋葬在一片廢墟下。
如果有人能意識到房子已經老化,甚至瀕危,
如果有人不那麼心存僥倖,能抽出時間對房子定期做一下檢查,
這場悲劇,一定不會來得這樣地猝不及防。
紀錄片《重返危機現場》每看一次都能讓人沉浸在悲痛和沉思中。
其中一期《商場·墳場》,還原了1995年那場重創韓國,震驚世界的三豐百貨大樓倒塌事件。
502人死亡,937人受傷,
它成了韓國在和平時期內,一次傷亡最大的事故。
每每提及,都像是一場噩夢。
三豐百貨,那曾是韓國最著名而昂貴的一家零售量販店。
1千多個員工,每天服務往來的4萬多名顧客。
只是一周的交易總額,在當時就能達到400萬美元。
從最新的家電用具到設計師的服裝,
包羅萬象的貨品,和地下4層、地上五層的面積,
無一不在炫耀著它的繁華和成功。
可就是這樣一座佇立了六年的現代化大樓,
在一天下午,在不到20秒時間裡,一下子被夷為了平地。
1500個正在商場或為愛人挑選禮物,或和朋友一起閒逛的客人,被掩埋在了下面。
一片繁華,瞬間變成一片廢墟,
一派熱鬧,瞬間全部化為悲愴。
幾千公斤的鋼筋混凝土,就這樣懸掛在現場上空,搖搖欲墜著。
很快,煙塵從殘垣中滲出來。
很快,搶救聲、車鳴聲、倒塌聲、哭喊聲……交織在一起,如人間地獄一般。
在一片混亂之中,
不斷有傷者、死者被抬出,
也不斷有悲痛欲絕的親友,不顧一切要衝上去尋找他們的親人。
事故已經過去20多年,
只是從模糊的照片,依然可以看出當時的災難有多大,窺見當時的絕望有多深。
最後,經過多日的搜救,
有幸運的人,再次重新回到地面看到了太陽,
而那些不幸的人,再也見不到家人,抱不到愛人,
在黑暗和絕望下,結束了自己過於短暫的人生,
永遠成了這場災難上被記錄的五百零二分之一。
一個如此繁華的大樓,一個如此知名的百貨商場,
怎麼就突然塌了呢?
沒有人不百思不得其解。
只是和很多突然而至的災難有一些不同的是,
這場災難,本來是被預留了挽救的時間的。
事故發生那天的凌晨,夜班警衛就聽到了屋頂傳來的怪異聲音。
他把看到的情況,寫成紙條,留在了百貨公司設施經理李永洲的桌子上。
一大早來上班的李永洲去樓頂查看了情況,看到了那一條很大的裂縫。
他知道這是因為兩年前移動冷氣機造成的,
但三豐百貨剛通過定期的安全檢查,就又繼續其他的工作。
上午10點,商場五樓的一家餐廳突然傳來消息,
他們發現一根柱子周圍出現了巨大裂縫,地板已經下陷。
李永洲決定關閉餐館,封閉通道。
掛上的警示標誌,卻只有「正在施工」的字樣。
員工也被告知,要守口如瓶,不要亂說什麼。
而商場的下面,毫不知情的人們越來越多正在湧進來。
中午12點半,4樓也已經能聽到怪異的聲音。
李經理覺得是冷氣機造成的震動,上樓關掉了冷氣機。
廣播通知,因為故障維修,冷氣機關閉一天。
此時,裂縫卻還不斷在整棟樓蔓延著。
下午4點,在大樓的結構工程師的評估下,李經理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他決定向管理層提議立刻關閉商場,
卻遭到了一口回絕。
因為,他們要考慮這一天的營收,
因為,他們不願意損失這幾個小時的收益。
可就在一個多小時後,
隨著頂樓嘭的聲音,大樓的天花板開始搖晃,
短短幾分鐘,巨大的聲音撼動了整座樓。
警報聲終於響起,可沒有人可以跑過死神的速度。
從上午九點到下午5點40分,
中間有10個小時的時間,
徵兆明明一直在發生,可人們到底是被什麼遮住了眼睛呢?
當輿論漸漸平息,當逝者還沒有安息,
大樓倒塌最後的真相,又再次震驚了所有人。
原罪:
把辦公樓改為商場,還私自在上面增加了一層;
致命傷:
安裝並移動嚴重超重的冷氣機,對大樓結構造成不可逆損傷;
最開始的隱患:
必須是80公分的柱子變成了60公分;
中間的鋼筋從16條減少到8條;
鋼筋放錯位置,由原本距離表面5cm變成距離表面10cm。
從換掉設計圖上的鋼筋,到加蓋樓層、偷工減料、維護不力、毫無監管……
如此多的環節,哪怕有一項做到位,可能都不會有如此重大的災難降臨。
但就像調查事故的教授歸咎的最終原因:
人類的無知、疏忽和貪婪。
那些本可以避免的傷害,
一旦和巨大的利益對賭,便沒有人可以阻止它的發生。
但最後,也不會有一個人真正獲勝。
「災難不會憑空發生,而是關鍵事件的連鎖效應。」
關於紀錄片《重返危機現場》的主題,有人曾給出這樣一句話。
道理顯而易見。
但就像另外一句說了無數遍的話: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
多年後,當我們回顧黎巴嫩的大爆炸,
可能就像今天我們再看韓國的那次致命坍塌一樣,
很多人不會再記起究竟是誰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一場場可怕的噩夢。
震驚永遠只是一會兒;
教訓永遠只是一時;
所謂要好好珍惜,
也只是在泉州酒店倒塌後的幾天,溫嶺槽罐車爆炸後的幾天,
突然覺得愛與生命,都沒有來日方長,
明天,卻又開始忘了要和家人好好擁抱過再出門。
但這次,希望大家能記得久一點,
因為它不只是一場意外,
它還是一場我們本可以和死神對抗的賽跑。
最後再說很重要的一點:
清醒一點!放過那個80歲的老人吧。
別讓無辜的人深陷自責,讓有罪的人不以為意。
建築坍塌時如何自救?
一定要記住這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