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1 04: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兩顆潔白剔透的「珍珠」,在晉江綠波的映襯下
正散發出奪目的光彩
歷經兩年的精心「孕育」
由中建海峽承建的
第18屆世界中學生運動會主場館
晉江市第二體育中心項目
已進入品質提升和賽事調試階段
美不美?別流口水哦!
晉江二體項目位於福建省晉江市晉東新區、泉州灣入海口,由體育館、遊泳館、訓練館、全民健身區、運動員生活區等組成,總建築面積18.8萬平方米,總投資25億元。項目定位為海峽西岸標準最高、專業性最強、運營最活躍的國際賽事平臺,是展示晉江國際形象與城市魅力的地標建築。
晉江二體項目還擁有福建省最大的室內體育館、福建首個NBA標準體育館,可同時容納15000名觀眾觀看比賽,現場感十足。
▲項目主體育館外景
▲項目主體育館內景
▲項目遊泳館外景
▲項目遊泳館內景
這麼酷的晉江二體項目是如何建設的?
又有哪些令人難忘的建設故事?
讓我們一起來看!
科技創新,愛拼才會贏
中建海峽圍繞集團「一創五強」戰略目標,積極加大科研投入和攻關力度,補短板、填空白,在項目建設中應用了多項新技術,切實把創新抓出了成效。項目施工過程中,中建人始終不忘初心使命,敢拼、愛拼、能拼,創下了福建省最大鋼結構高空整體提升施工記錄。
▲空間網格結構體系
項目館頂鋼結構整體提升是建設中最重要、最複雜,也是最困難的工程。體育館鋼結構屋蓋由10447根杆件和3349個節點件組成,其中單榀構件最重28噸,屋蓋中部空間網格重700噸。
▲館頂鋼結構整體提升現場
為確保鋼結構提升成功,項目部採用了國內領先的「超大液壓同步整體提升技術」,先在地面將鋼構件焊在一起,再整體提升至41.2米高空。
①下部勁性柱安裝
②室內提升區網格地面拼裝
③室內提升區施工
④安裝屋面網格及網格柱
項目總工陳曉明介紹:「50名焊匠採用全熔透一級焊縫,耗時一個月才焊接成型,僅焊絲用量就多達10噸。」
項目在建築頂部設置了6個吊點、12個監測點。重達700噸的屋蓋通過70根鋼絞線牽引,由計算機控制6臺液壓油缸同步發力。最終,經過32個小時的努力,屋蓋穩穩提升至距地41.2米處的高空。
▲建設中的晉江「新地標」
▲全國首例「高空手搖自鎖式高空滑動吊籃系統」
另外,項目還採用摩擦擺支座減隔震技術,設計並應用全國首例「高空手搖自鎖式高空滑動吊籃系統」,以及福建省首例MIIA裝配式制冷機房。
▲福建省首例MIIA裝配式制冷機房
中建海峽企業技術中心和機電安裝工程公司主動探索、積極創新,結合BIM技術與機電安裝項目管理的新型施工技術成功總結提出了MIIA裝配式制冷機房技術。
該技術基於BIM和裝配式施工工藝,包括模塊化設計、工業化生產、智能化建造、裝配式安裝四部分,具有速度快、質量優、安全高、成本低、節能環保和運維方便等優勢。
採用該技術後,機房安裝工期壓縮至20天,節約了時間85%、成本623萬。實現了從大量依靠人工轉為機械自動化主導的轉變,真正做到了「同步設計、同步策劃、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僅用半個月就完成了現場機房組裝工作,順利解決了難題。
黨旗飄揚,築堡壘當先鋒
2019年9月20日,經中共晉江市委組織部批准,中建海峽晉江市第二體育中心項目部與晉江市第二體育中心項目建設指揮部、晉江中運體育建設發展公司,成立中共晉江市第二體育中心項目臨時聯合委員會。
▲項目臨時黨委成立大會
項目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將黨建工作和項目建設相結合,成立黨員模範崗、工人先鋒號、青年突擊隊「三支隊伍」。
▲三支隊伍攻堅在一線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項目臨時黨委迅速行動,帶頭開展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
項目實行半軍事化管理,「三支隊伍」積極開展宣傳、排摸及巡查工作,落實「最嚴」管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不僅因時制宜優化完善疫情防控舉措,還千方百計創造有利於復工復產的條件。
協調各方資源,解決項目防疫物資採購、勞動力回流受阻、材料供應等難題。
國際中體聯主席勞倫特·佩楚卡發來視頻說:「我們完全信任你們能帶來國際中體聯歷史上最精彩的一屆賽事,我們對中國政府、中國人民充滿信心。」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東方時空》《朝聞天下》欄目先後4次報導項目復工建設情況。
「愛拼才會贏」
中建海峽將堅持新發展理念
不斷激發愛拼會贏、敢為人先的勇氣和智慧
為實現集團「一創五強」目標
中建七局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素材來源:中建海峽
原標題:《【重磅】福建省最大的室內體育館,中建七局承建!可容納15000人同時觀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